一种多源冷热水模块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85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源冷热水模块机组,包括冷媒泵推模块、整流模块、冷热源换热器模块、引射模块、使用侧模块和水力模块。本申请将传统水冷制冷主机与冷却塔高度集成为一体,以风冷热泵模块机组为模板在水冷机组中增设风冷换热器,创造了一种集风冷热泵机组与水冷机组合二为一的全新机型——风水一体化多源冷热水模块机组,不仅实现传统冷水机组小型模块化,同时扩展水冷机组风冷热泵制热功能,同时采用喷气引射技术极大提升热泵机械效率,可实现大型机组小型化、冷冻冷却集成化、风冷水冷一体化、冷源热源多元化、制冷制热高效化、安装运维便利化。运维便利化。运维便利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源冷热水模块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源冷热水模块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中央空调风冷冷(热)水(热泵)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
[0003]1、风冷热泵利用室外环境空气为冷、热源:优势为夏季制冷、冬季制热采暖,一机两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施工、维护,屋面安装不占用室内空间;多机并联互为备用系统稳定性强;缺点为制冷时冷凝温度高,制冷效率低下,能耗高于水冷(包括蒸发冷却)式30%以上;制热时蒸发温度低,低环境温度时制热能力衰减严重,导致制热效率低。
[0004]2、水冷(包括蒸发冷却)机组利用“低温”水为冷源:优势为单机功率大、制冷能力强,可满足大面积场景中制冷需求;冷凝温度低,故制冷效率高;缺点为体积大、重量高,不便于运输、安装、维护,需要室内机房造成室内空间浪费;制冷主机与冷却塔分离,致冷却管网过长,施工量、施工难度增大,施工成本高,冷却循环能耗增加、冷却水浪费严重;备用机组少,系统稳定性差;部分负荷时能耗高;因安装场地受限无法使用等。
[0005]基于上述机组的技术局限性,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集风冷冷(热)水(热泵)机组与水冷冷水机组合二为一的新机型——集空气与水为冷、热源的一体化热泵模块机组,即一种多源冷热水模块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热泵领域机组功能单一、能耗高、使用环境受限;水冷冷水机组体积大、安装场地受限无法使用及制热功能缺失等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多源冷热水模块机组,包括冷媒泵推模块、整流模块、冷热源换热器模块、引射模块、使用侧模块和水力模块。
[0009]冷媒泵推模块,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有喷汽口、回气口;
[0010]所述喷汽口通过多通阀组和管路形成连通至冷热源换热器模块的节点A1、A2,及连通至使用侧模块的节点B;所述节点A1(或A2)和节点B之间通过多通阀组和管路形成有连通至引射模块的节点C;
[0011]所述回气口通过管路形成连通至引射模块的节点D;
[0012]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所述喷汽口、节点A1、节点C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四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所述节点A2、节点B、节点C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二四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的剩余一个阀口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通;
[0013]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所述喷汽口、并联后的节点A1、A2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三通阀的两个阀口相连通,所述节点B、并联后的节点A1、A2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三三通阀的两个阀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的剩
余一个阀口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节点B、节点C、并联后的节点A1、A2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
[0014]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第一两通阀、第二两通阀、第三两通阀、第四两通阀、第九两通阀和第十两通阀,所述喷汽口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一两通阀、第二两通阀之间,所述节点A1、A2并联后分别与第一两通阀、第三两通阀、第十两通阀相连通,所述第一两通阀与第二两通阀、第九两通阀串联后连通至节点B,所述第三两通阀与第四两通阀串联后连通至节点B,所述第十两通阀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二两通阀、第九两通阀之间,所述节点C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三两通阀、第四两通阀之间。
[0015]整流模块,包括通过多通阀组及管路形成的连通至冷热源换热器模块的节点F、连通至使用侧模块的节点G、连通至引射模块的节点H和节点I;
[0016]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第三四通阀,所述节点F、节点G、节点H和节点I分别通过管路与其四个阀口相连通;
[0017]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并联设置的第四三通阀、第五三通阀,所述节点F、节点H、节点I分别通过管路与第四三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所述节点G、节点H、节点I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五三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
[0018]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相串联的第五两通阀、第六两通阀及与其并联设置的相串联的第七两通阀、第八两通阀,所述节点F连通至第五两通阀、第六两通阀之间,所述节点G连通至第七两通阀、第八两通阀之间,所述节点H连通至第六两通阀、第八两通阀之间,所述节点I连通至第五两通阀、第七两通阀之间;
[0019]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相串联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及与其并联设置的相串联的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
[0020]冷热源换热器模块,包括水源换热器和空气源换热器,以及通过多通阀组和管路形成的分别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的节点A1'、A2',及连通至整流模块的节点F';
[0021]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第六三通阀,所述水源换热器、空气源换热器、节点F'分别通过管路与第六三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所述水源换热器通过节点A1'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所述空气源换热器通过节点A2'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
[0022]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第十一两通阀、第十二两通阀,所述第十一两通阀连通于空气源换热器和节点F'之间,所述第十二两通阀连通于水源换热器和节点F'之间,所述水源换热器通过节点A1'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所述空气源换热器通过节点A2'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
[0023]引射模块,包括引射器、气液分离器,以及通过多通阀组和管路形成的分别连通至整流模块的节点H'和节点I';
[0024]所述引射器设有进气口、吸气口和喷射口;
[0025]所述气液分离器设有冷媒第一入口、冷媒第一出口和冷媒第二入口、冷媒第二出口;
[0026]所述吸气口具有一个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的节点C',所述冷媒第一出口具有一个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的节点D',所述喷射口与冷媒第一入口相连通;
[0027]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第七三通阀,所述进气口、节点I'、冷媒第二入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七三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所述冷媒第二出口通过冷暖膨胀阀与节点H'相连
通;
[0028]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第十三两通阀、第十四两通阀,所述第十三两通阀连通于进气口与节点I'之间,所述第十四两通阀连通于冷媒第二入口与节点I'之间,所述冷媒第二出口通过冷暖膨胀阀与节点H'相连通。
[0029]使用侧模块,包括室内侧换热器;
[0030]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具有一个冷冻水入口、冷冻水出口;
[0031]所述室内侧换热器还具有一个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的节点B'、一个连通至整流模块的节点G'。
[0032]水力模块,包括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
[0033]所述水源换热器串联于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之间;
[0034]所述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上并联有多源冷却系统;
[0035]所述多源冷却系统包括闭式冷却系统或开式冷却系统;
[0036]所述冷却水入口的管路上设有过滤器、冷却水泵、止回阀和水源换热器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冷热水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泵推模块、整流模块、冷热源换热器模块、引射模块、使用侧模块和水力模块;所述冷媒泵推模块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有喷汽口、回气口;所述喷汽口通过多通阀组和管路形成连通至冷热源换热器模块的节点A1、A2,及连通至使用侧模块的节点B;所述节点A1和节点B之间通过多通阀组和管路形成有连通至引射模块的节点C;所述回气口通过管路形成连通至引射模块的节点D;所述整流模块包括通过多通阀组及管路形成的连通至冷热源换热器模块的节点F、连通至使用侧模块的节点G、连通至引射模块的节点H和节点I;所述冷热源换热器模块包括水源换热器和空气源换热器,以及通过多通阀组和管路形成的分别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的节点A1'、A2',及连通至整流模块的节点F';所述引射模块包括引射器、气液分离器,以及通过多通阀组和管路形成的分别连通至整流模块的节点H'和节点I';所述引射器设有进气口、吸气口和喷射口;所述气液分离器设有冷媒第一入口、冷媒第一出口和冷媒第二入口、冷媒第二出口;所述吸气口具有一个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的节点C',所述冷媒第一出口具有一个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的节点D',所述喷射口与冷媒第一入口相连通;所述使用侧模块包括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具有一个冷冻水入口、冷冻水出口;所述室内侧换热器还具有一个连通至冷媒泵推模块的节点B'、一个连通至整流模块的节点G';所述水力模块,包括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所述水源换热器串联于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之间;所述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上并联有多源冷却系统;所述节点A1与节点A1'、节点A2与节点A2'、节点B与节点B'、节点C与节点C'、节点D与节点D'、节点F与节点F'、节点G与节点G'、节点H与节点H'、节点I与节点I'之间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冷热水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媒泵推模块中:所述多通阀组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所述喷汽口、节点A1、节点C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四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所述节点A2、节点B、节点C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二四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的剩余一个阀口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或者,所述多通阀组为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所述喷汽口、并联后的节点A1、A2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三通阀的两个阀口相连通,所述节点B、并联后的节点A1、A2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三三通阀的两个阀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的剩余一个阀口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节点B、节点C、并联后的节点A1、A2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或者,所述多通阀组为第一两通阀、第二两通阀、第三两通阀、第四两通阀、第九两通阀和第十两通阀,所述喷汽口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一两通阀、第二两通阀之间,所述节点A1、A2并联后分别与第一两通阀、第三两通阀、第十两通阀相连通,所述第一两通阀与第二两通
阀、第九两通阀串联后连通至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斌李一杰耿坤黄粟
申请(专利权)人:瀚润联合高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