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容热致变发射率和频率选择散热的红外隐身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红外隐身
,具体涉及一种兼容热致变发射率和频率选择散热的红外隐身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的生物和处于工作状态的仪器,表面温度在20
‑
900℃之间,根据维恩位移定律(λT=b,其中λ是波长,T是温度,b是维恩常数,b=0.002897m
·
K),热辐射峰值将分布在3
‑
14μm。然而,3
‑
5μm和8
‑
14μm波段是大气透射窗口,窗口内的红外辐射容易穿过大气层被热感相机侦测到。当目标与周围环境的辐射强度存在差异时,通过辐射对比度可以在热成像中识别目标。在红外成像中如何将目标与周围环境融合以躲避红外热探测是一个巨大挑战。红外隐身一般通过减小目标与背景的热辐射强度差异来避免红外探测。由于大多数目标物的辐射强度高于背景,因此通常在目标上使用低发射率材料来降低目标物的辐射强度。在3
‑
14μm波段具有低发射率的各种材料,如贵金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容热致变发射率和频率选择散热的红外隐身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衬底上呈周期排列的若干电磁谐振单元,各电磁谐振单元均分别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设的发射率调控层和介电层,以及周期排布于所述介电层之上的若干金属柱;所述发射率调控层是通过在叠设于所述衬底之上的金属层中嵌入相变材料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采用贵金属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隐身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的横截面尺寸为1
‑
2μm、高度为50
‑
300nm、间距为3
‑
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隐身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层采用绝缘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隐身超结构,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介电层的绝缘材料包括硫化锌、聚酰亚胺和氮化硅。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红外隐身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层的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