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茂松专利>正文

一种酱油灭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281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酱油灭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酱油灭菌系统;包括进料管、滤膜、拉绳和钢球;当正反转电机进行转动时,一号通气管随着正反转电机进行转动,三号通气管随着一号通气管进行转动,三号通气管在进行转动时,三号通气管撞击钢球,钢球进行摆动,当钢球进行摆动时,钢球带动拉绳进行摆动,拉绳带动滤膜进行摆动,滤膜摆动时,避免了酱油内的细菌在滤膜上堆积停留,三号通气管旋转时进入两个弧形片之间,两个弧形片之间的距离与三号通气管的直径相同,三号通气管进入两个弧形片之间时,弧形片之间的一号凸块对三号通气管的外圈进行刮动,避免三号通气管内壁出现结垢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灭菌罐的使用效率。而提高了灭菌罐的使用效率。而提高了灭菌罐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酱油灭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酱油灭菌
,具体的说是一种酱油灭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酱油的制造过程中,到了酱油的最后工序中,需要对酱油进行灭菌处理,即对酱油以较高的温度进行加热处理;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之间蒸汽灭菌法和间接蒸汽灭菌法,采用直接蒸汽灭菌法直接通入高温蒸汽进行灭菌,容易造成酱油营养成分损失,影响口感;采用间接灭菌法需要用到换热管、夹套等间接加热杀菌方式,但换热管等容易结垢清洗不方便,加大劳动强度。
[0003]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酱油灭菌系统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921282596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蒸汽酱油灭菌罐,包括立式的罐体、设置于罐体的顶板上的入料口、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出料口;罐体内竖直排布有多个换热管,各换热管的上端与入料口连通,下端与出料口连通;于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蒸汽入口、尾气出口和凝水排出口,由蒸汽入口进入罐体的蒸汽与流经换热管的物料形成热交换,蒸汽的尾气由尾气出口排出,蒸汽的凝水由凝水排出口排出;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换热管、汇集腔、出料口、蒸汽入口、蒸汽夹层、出气孔、尾气出口、凝水下流缝、凝水排出口、进水口和夹套层;使该申请可提升酱油高温灭菌的工艺质量率;但上述现有技术在对酱油进行灭菌的过程中,使用换热管内部通气蒸汽间接对酱油进行高温杀菌,当换气管在进行杀菌的过程中,酱油内被杀死的细菌以及酱油内部胶体大分子杂质容易在灭菌罐内部进行堆积结垢,导致灭菌罐使用效果不佳,清理时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酱油灭菌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酱油进行灭菌的过程中,使用换热管内部通气蒸汽间接对酱油进行高温杀菌,当换气管在进行杀菌的过程中,酱油被杀死的细菌以及酱油内部胶体大分子杂质容易在灭菌罐内部进行堆积结垢,导致灭菌罐使用效果不佳,清理时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酱油灭菌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酱油灭菌系统,包括罐体、罐盖和正反转电机;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盖螺栓连接在罐体上端,所述罐盖上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罐体上方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气仓,所述通气仓上方设置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外侧通过支架固连在罐盖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一号通气管,所述一号通气管上端穿过罐盖和通气仓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一号通气管与罐盖和通气仓转动连接,所述一号通气管上端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位于通气仓内,所述一号通气管下端与罐体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一号通气管下方设置有二号通气管,所述一号通气管下端与二号通气管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一号通气管一侧设置有三号通气管,所
述三号通气管为口字形,所述三号通气管上下两个管道的中部均与一号通气管连通,所述三号通气管远离一号通气管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号刮板,所述一号刮板与罐体内壁接触,所述罐体内均匀设置有两个一号杆,所述一号杆上设置有两个弧形片,所述弧形片远离一号杆的一端为软性材质,所述两个弧形片之间的距离与三号通气管的直径相同,所述一号杆靠近一号通气管的一端固连有二号刮板;
[0008]使用时,该专利技术所使用的酱油灭菌系统为蒸汽灭菌罐,使酱油通过进料管放入罐体内,使蒸汽通过通气仓一侧的进气管进入通气仓内,蒸汽的温度为80

85
°
,当蒸汽进入通气仓内后,蒸汽通过一号通气管上开设的通气口进入一号通气管内,随后通过一号通气管传入到三号通气管内,随后蒸汽通过在三号通气管内流动后汇聚到一号通气管下端的二号通气管内,随后蒸汽流出,当蒸汽进入一号通气管内时,启动灭菌罐,正反转电机进行转动,正反转电机进行转动,正反转电机正转时,当三号通气管一侧接触到一号杆后,正反转电机进行反转,当三号通气管另一侧接触到一号杆后,正反转电机进行正反往复转动;正反转电机带动一号通气管进行转动,一号通气管与通气仓上端转动连接,一号通气管与罐盖上端进行转动连接,一号通气管进行转动带动三号通气管进行转动,一号通气管和三号通气管进行转动时对罐体内的酱油进行搅动,使一号通气管和三号通气管充分和酱油进行接触,使一号通气管和二号通气管上的热量均匀传递到酱油内,对酱油进行灭菌,且当三号通气管进行转动时,一号刮板随着进行转动,一号刮板对罐体内壁进行刮动,且当一号通气管进行转动时,一号杆不动,使一号杆一端的二号刮板对一号通气管进行刮动,且当三号通气管进行转动时,三号通气管进入弧形片之间,使两个弧形片对三号通气管进行刮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罐体内出现结垢的现象。
[0009]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内固连有滤膜,所述滤膜下表面固连有拉绳,所述拉绳下端固连有钢球,当正反转电机转动时,三号通气管上端撞击钢球;
[0010]使用时,通过在进料管内固连滤膜,在滤膜下端面固连拉绳,在拉绳下端固连钢球,当酱油通过进料管进行进料时,酱油与滤膜进行接触,滤膜使酱油内的细菌与酱油进行分离,使酱油进入罐体内部时,酱油内的细菌减少,从而减少罐体内部出现结垢的现象,当正反转电机进行转动时,一号通气管随着正反转电机进行转动,三号通气管随着一号通气管进行转动,三号通气管在进行转动时,三号通气管撞击钢球,钢球进行摆动,当钢球进行摆动时,钢球带动拉绳进行摆动,拉绳带动滤膜进行摆动,滤膜摆动时,避免了酱油内的细菌在滤膜上堆积停留,从而提高了滤膜的过滤效率。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弧形片一侧均固连有一号凸块,所述一号凸块位于两个弧形片之间,所述一号凸块为等腰三角形状;
[0012]使用时,通过在弧形片一侧设置一号凸块,使一号凸块为等腰三角形状,且使一号凸块位于两个弧形片之间,当正反转电机进行转动时,一号通气管随着正反转电机进行转动,三号通气管随着一号通气管进行转动,三号通气管旋转时进入两个弧形片之间,两个弧形片之间的距离与三号通气管的直径相同,三号通气管进入两个弧形片之间时,弧形片之间的一号凸块对三号通气管的外圈进行刮动,避免三号通气管内壁出现结垢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灭菌罐的使用效率。
[0013]优选的,每个所述弧形片远离一号杆的一端均设置有二号凸块,所述二号凸块位于两个弧形片之间,相邻所述二号凸块之间的距离小于三号通气管的直径,且二号凸块远
离一号杆的一端为弧形设置;
[0014]使用时,通过在弧形片远离一号凸块的位置设置二号凸块,使二号凸块位于两个弧形片之间,且使相邻的二号凸块之间的距离小于三号通气管的直径,使二号凸块远离一号杆的一端为弧形设置,当正反转电机进行转动时,一号通气管随着正反转电机进行转动,三号通气管随着一号通气管进行转动,三号通气管接触到二号凸块时,二号凸块之间的距离小于三号通气管的直径,使二号凸块远离一号杆的一端对三号通气管侧壁进行包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三号通气管进入弧形片之间,另一方面二号凸块与三号通气管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弧形片对三号通气管的清理效率,从而进一步避免了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酱油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盖(11)和正反转电机(12);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盖(11)螺栓连接在罐体(1)上端,所述罐盖(11)上方设置有进料管(13),所述罐体(1)上方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气仓(14),所述通气仓(14)上方设置正反转电机(12),所述正反转电机(12)外侧通过支架固连在罐盖(1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有一号通气管(15),所述一号通气管(15)上端穿过罐盖(11)和通气仓(14)与正反转电机(12)的输出轴固连,所述一号通气管(15)与罐盖(11)和通气仓(14)转动连接,所述一号通气管(15)上端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位于通气仓(14)内,所述一号通气管(15)下端与罐体(1)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一号通气管(15)下方设置有二号通气管(16),所述一号通气管(15)下端与二号通气管(16)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一号通气管(15)一侧设置有三号通气管(17),所述三号通气管(17)为口字形,所述三号通气管(17)上下两个管道的中部均与一号通气管(15)连通,所述三号通气管(17)远离一号通气管(15)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号刮板(18),所述一号刮板(18)与罐体(1)内壁接触,所述罐体(1)内均匀设置有两个一号杆(19),所述一号杆(19)上设置有两个弧形片(2),所述弧形片(2)远离一号杆(19)的一端为软性材质,所述两个弧形片(2)之间的距离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茂松钱柏融
申请(专利权)人:杨茂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