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和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和部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间的推移,共聚焦显微镜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优化改进,包括利用旋转圆盘显微镜的优化改进,但是,在获取图像的速度以及图像的质量上仍需要不断提升。有关共聚焦显微镜领域优化改进的其他背景信息可访问http://zeiss
‑
campus.magnet.fsu.edu/articles/spinningdisk/introduction.html进行具体查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其能够快速地获取高质量的图像。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包括:
[0006]光源,其包括可沿光路发射光的LED或者激光器;
[0007]旋转偏振器,其设置在所述光路中以使从所述光源发射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其包括可沿光路发射光的LED或者激光器;旋转偏振器,其设置在所述光路中以使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通过所述旋转偏振器;第一物镜,其设置在所述光路中以接收并允许穿过所述旋转偏振器的光通过所述第一物镜;微透镜阵列元件,其邻近所述第一物镜设置以接收穿过所述第一物镜的光,所述微透镜阵列元件包括板,所述板上具有以阵列形状排列的多个孔;以及第二物镜,其设置在所述光路中以接收并允许穿过所述微透镜阵列元件的光通过所述第二物镜后到达样品;其中,所述光路的设置方式为:当光到达样品之后,光作为发射光束穿过所述第二物镜,所述微透镜阵列元件和所述第一物镜直接返回到至少一个相机上,所述相机可提供所述样品上一点的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元件中孔的直径为1~10微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元件中孔的直径为1~5微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元件中孔的直径为1~3微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元件的外围限定了一区域,所述区域的尺寸为10mm
×
10mm~20mm
×
2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为4~10,000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相机包括第一相机、第二相机和第三相机,从而提供三通道传输结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电控制驱动器,其与所述微透镜阵列元件耦合以驱动所述微透镜阵列元件运动。9.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的光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物镜;第一成像镜;第一缩小透镜;压电驱动的微透镜阵列元件,其包括板,所述板上设置有以阵列形状排列的多个滤光器;第二物镜;第二成像镜;第二缩小透镜;以及相机;其中,当通过共聚焦显微光学系统观察样品时,所述压电驱动的微透镜阵列元件与样品的成像面共焦。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