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56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58
一种电机,抑制轴承部件的劣化。电机(100)具备支承框架(2)、定子(3)、轴承部件(4a)以及转子(5)。支承框架具有第一筒状部(21)、第二筒状部(22)以及通气孔(23)。第二筒状部配置在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通气孔在第一筒状部与第二筒状部之间沿着轴向延伸。定子配置在第二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定子由第二筒状部支承。轴承部件在第一筒状部内由第一筒状部支承。转子具有转子框架(51)、轴(52)以及永磁铁(53)。转子框架在轴向上配置在支承框架的第一侧。轴固定于转子框架。轴通过轴承部件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支承框架。永磁铁配置在定子的径向外侧。永磁铁由转子框架支承。铁由转子框架支承。铁由转子框架支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无人机开始普及。一般,无人机具有主体部、从主体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框架、以及安装于各框架的前端的电机。电机使推进器旋转。用于该无人机的电机具有外壳,并通过该外壳来支承轴承部件及线圈部(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9/0181701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无人机用的电机中,线圈部发热。并且,从线圈部通过外壳向轴承部件传热,其结果,会发生轴承部件劣化这样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抑制轴承部件的劣化。
[000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某一侧面所涉及的电机具备支承框架、定子、轴承部件以及转子。支承框架具有第一筒状部、第二筒状部以及通气孔。第二筒状部配置在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通气孔在第一筒状部与第二筒状部之间沿着轴向延伸。定子配置在第二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定子由第二筒状部支承。轴承部件在第一筒状部内由第一筒状部支承。转子具有转子框架、轴以及永磁铁。转子框架在轴向上配置于支承框架的第一侧。轴固定于转子框架。轴通过轴承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支承框架。永磁铁配置在定子的径向外侧。永磁铁由转子框架支承。
[0011]根据该构成,由于定子由第二筒状部支承,所以从定子向第二筒状部传热。由于在该第二筒状部与第一筒状部之间形成有通气孔,所以能够抑制从第二筒状部向第一筒状部传热。其结果,由于还抑制向由第一筒状部支承的轴承部件的传热,所以能够抑制轴承部件的劣化。
[001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该通气孔内,由于通过推进器进行旋转而被供给到电机内的空气流动,所以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被冷却。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从第二筒状部向第一筒状部传热,并且进一步抑制向轴承部件的传热。
[0013]优选的是,第一筒状部具有比第二筒状部更向轴向的第一侧突出的突出部。通过该突出部,能够将空气向通气孔引导。
[0014]优选的是,第一筒状部具有主体部。突出部从主体部向轴向的第一侧突出。突出部的外径比主体部的外径小。
[0015]优选的是,轴承部件在突出部内被支承。
[0016]优选的是,转子框架具有沿着周向排列的多个贯通孔。贯通孔相对于通气孔配置在径向外侧。
[0017]优选的是,转子框架具有倾斜部。倾斜部朝向径向外侧接近轴向的第二侧。贯通孔形成于倾斜部。根据该构成,能够向通气孔供给通过贯通孔进入到电机内的空气。
[0018]优选的是,通气孔的截面积在轴向第一侧的端部,朝向轴向的第一侧而逐渐变大。
[0019]优选的是,转子具有从转子框架向轴向的第一侧突出的凸台部。凸台部构成为供推进器安装。
[0020]优选的是,定子具有定子铁心和卷绕于定子铁心的线圈部。
[0021]优选的是,线圈部比第二筒状部更向轴向的第一侧延伸。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轴承部件的劣化。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电机的立体图。
[0025]图2为电机的剖视图。
[0026]图3为支承框架的立体图。
[0027]图4为支承框架的俯视图。
[0028]图5为卸下转子后的状态的电机的立体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0:电机;2:支承框架;21:第一筒状部;211:主体部;212:突出部;22:第二筒状部;23:通气孔;3:定子;31:定子铁心;32:线圈部;4a:第一轴承部件;4b:第二轴承部件;5:转子;51:转子框架;52:轴;53:永磁铁;54:凸台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机。图1为电机的立体图,图2为电机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意指电机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轴向的第一侧意指图2的上侧,轴向的第二侧意指图2的下侧。另外,周向意指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圆的圆周方向。径向意指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圆的径向。
[0032][整体构成][0033]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100具备支承框架2、定子3、多个轴承部件4a、4b以及转子5。该电机100构成为使无人机的推进器旋转。电机100的旋转轴O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意指上下方向。该电机100是无人机用电机。详细而言,该电机100用于工业用无人机。
[0034]无人机的推进器(省略图示)配置于电机100的上侧(轴向的第一侧的一例)。无人机具备多个该电机100。通常,无人机具备四个该电机100。各电机100通过臂等安装于无人机的主体部分。在无人机的主体部分收纳有电池和控制单元等。
[0035][支承框架][0036]支承框架2具有第一筒状部21、第二筒状部22以及多个通气孔23。支承框架2的材质例如为金属。详细而言,支承框架2的材质可以设为铝合金或镁合金等。
[0037]第一筒状部21为沿着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第一筒状部21具有主体部211和突出部212。主体部211和突出部212为沿着轴向延伸的圆筒状。主体部211在内周面具有多个台阶部。通过该台阶部来限制轴承部件4a、4b在轴向上的移动。
[0038]突出部212从主体部211向上侧突出。突出部212比第二筒状部22更向上侧突出。即,突出部212的上端位于比第二筒状部22的上端更靠上侧的位置。这样,由于形成有突出部212,所以可以将向径向内侧流动的空气向通气孔23引导。
[0039]突出部212的外径小于主体部211的外径。突出部212的内径与主体部211的内径基本相同。
[0040]第二筒状部22为沿着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第二筒状部22在径向上配置在第一筒状部21的外侧。即,在第二筒状部22内配置有第一筒状部21。第一筒状部21和第二筒状部22在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而配置。即,第一筒状部21的外周面不与第二筒状部22的内周面接触。
[0041]如图3所示,第二筒状部22在外周面具有台阶部221。该台阶部221以第二筒状部22的轴向第二端部的外径变大的方式而形成。利用该台阶部221限制定子3向下侧移动。
[0042]第二筒状部22在外周面上具有卡合突起222。卡合突起222从第二筒状部22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0043]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筒状部21和第二筒状部22由多个连结部24连结。连结部24沿着径向延伸。另外,连结部24沿着轴向延伸。即,连结部24为板状。各连结部24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而配置。
[0044]通气孔23在第一筒状部21与第二筒状部22之间沿着轴向延伸。通气孔23沿着轴向贯通。通气孔23由第一筒状部21、第二筒状部22和一对连结部24划定。
[0045]在轴向观察时,通气孔23沿着周向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具备支承框架、定子、轴承部件以及转子,所述支承框架具有第一筒状部、第二筒状部以及通气孔,所述第二筒状部配置在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所述通气孔在所述第一筒状部与所述第二筒状部之间沿着轴向延伸,所述定子配置在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由所述第二筒状部支承,所述轴承部件在所述第一筒状部内由所述第一筒状部支承,所述转子具有转子框架、轴以及永磁铁,所述转子框架在轴向上配置在所述支承框架的第一侧,所述轴固定于所述转子框架,并且通过所述轴承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支承框架,所述永磁铁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并由所述转子框架支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筒状部具有比所述第二筒状部更向轴向的第一侧突出的突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筒状部具有主体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主体部向轴向的第一侧突出,并且所述突出部的外径比所述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垣好文井本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