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特别是涉及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废水处理为使废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废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废水来源分类,废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废水处理和生活废水处理,生产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医疗废水等,而生活废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废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废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废水。
[0003]处理废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但是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加药混合箱(1)、第一机械过滤箱(2)、第二机械过滤箱(3)、电解箱(4)、沉淀池(5)、MBR箱(6)、消毒池(7)和控制柜(8),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混合箱(1)、第一机械过滤箱(2)、第二机械过滤箱(3)、电解箱(4)、沉淀池(5)和MBR箱(6)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MBR箱(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输水总管(9)相连通,所述输水总管(9)的一端与消毒池(7)的进口连接,所述输水总管(9)的另一端延伸至加药混合箱(1)的上方;所述加药混合箱(1)的侧面上端设置有废水进水管(102),所述加药混合箱(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搅拌器(101)和加药混合箱出水管(103),所述加药混合箱出水管(103)的一端延伸至加药混合箱(1)的内部底端,所述加药混合箱出水管(103)的另一端与加药混合箱出水管(103)处的水泵(11)的进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1)的出口通过一支管与输水总管(9)相连通,所述水泵(11)的出口通过另一支管与第一机械过滤箱(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过滤箱(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02)支撑,所述轴承座(202)固定在第一机械过滤箱(2)的外部两侧面上,所述转轴(201)上固定套设有滤网(203),所述第一机械过滤箱(2)的内部最右侧设置有第一机械过滤箱出水管(204),所述第一机械过滤箱出水管(20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机械过滤箱(2)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一机械过滤箱出水管(204)的另一端与第一机械过滤箱(2)处的水泵(11)的进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1)的出口通过一支管与输水总管(9)相连通,所述水泵(11)的出口通过另一支管与第二机械过滤箱(3)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过滤箱(3)的内部设置有高精度滤芯(301),所述高精度滤芯(301)与第二机械过滤箱(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机械过滤箱出水管(302),所述第二机械过滤箱出水管(30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机械过滤箱(3)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机械过滤箱出水管(302)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械过滤箱(3)处的水泵(11)的进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1)的出口通过一支管与输水总管(9)相连通,所述水泵(11)的出口通过另一支管与电解箱(4)的进口连接;所述电解箱(4)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电极(401),所述电解箱(4)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曝气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范存峰,李利霞,陈芙蓉,张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范存峰李利霞陈芙蓉张小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