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BR联合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77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9
一种MBBR联合污水处理装置,沿污水净化方向上依次包括格栅池(1)、预沉淀池(2)、MBBR反应池(3)、二次沉淀池(4)和曝气池(5),其中格栅池(1)采用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BBR联合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的生活污水排放,恶化了水环境,直接影响了人民生活。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原生生物,这种污水直接排入外部环境,使得自然水体受到污染,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形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而且水体会逐渐发臭。黑臭水体对于自身水体而言,除了水质和自净能力遭到不可逆的破坏,也会改变水体中的生物群落,极大地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和价值。同时,生活污水中的细菌等会大量繁殖,甚至会造成传染病的蔓延。
[0003]针对当前水环境问题,我们开发一种MBBR联合污水处理装置,主要降低生活污水中的COD,氨氮等的含量,消除水体异味,并且杀菌消毒,提升水体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BBR联合污水处理装置。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消除由生活污水造成的水体黑臭,提升水体水质。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MBBR联合污水处理装置,沿污水净化方向上依次包括格栅池、预沉淀池、MBBR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和臭氧池,其中格栅池采用3

5层格栅,并且至少1层格栅为粗格栅,至少1层格栅为细格栅,所述MBBR反应池填装可悬浮载体填料,所述可悬浮载体填料采用圆柱形聚丙烯填料,圆柱形内部空间设置有多个贯穿圆柱体结构的正六边形蜂窝结构,所述圆柱形高度与直径比为(1

1.5):1。
[0007]进一步地,所述预沉淀池底部设置集泥斗,右上方设置溢流板,污水通过溢流板进入MBBR反应池。
[0008]进一步地,所述MBBR反应池底部设置曝气管网,曝气管网连通外部的鼓风机,右上方上方设置溢流管与二次沉淀池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沉淀池底部有积泥漏斗,左上方入口处设置挡流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二次沉淀池的积泥漏斗通过污泥回流泵和污泥回流管路将至少一部分污泥回流至MBBR反应池。
[0011]进一步地,臭氧池采用封闭式臭氧池,在臭氧池下方设有臭氧分散盘,连接外部的臭氧发生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格栅为四层格栅,沿水流方向上包括两层粗格栅和两层细格栅,粗格栅格栅孔当量直径3

6cm,细格栅当量直径 2

4cm。
[0013]本专利技术MBBR步骤的可悬浮载体填料通过曝气作用处于硫化状态后可与污水充分接触,微生物处于三相生长环境,此时载体内部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生长,载体外部好氧菌生长,这样每个载体都形成了一个微型反应器,同时存在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悬浮生长的污
泥泥龄相对较短,不仅污泥负荷低,而且可有效去除有机物,悬浮填料持续受到水流和气流的冲刷,保证了生物膜的活性,减少污泥膨胀的发生。悬浮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附着在载体的生物种类多,大幅度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臭氧发生器将臭氧直接打入水体内部,臭氧分解生成新生态氧原子,在水中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除臭等作用,羟基自由基还可破坏有机物结构,达到降解水体COD、氨氮、总磷的效果,提升水体透明度,净化水体。
[0015]本技术的处理工艺具有简便、高效的优势:
[0016]1、针对生活污水垃圾多而复杂的特点,采用了预过滤、预沉淀处理,能够去除大颗粒和垃圾,提高后续处理步骤的处理效率。
[0017]2、针对生活污水污染物复杂的特点,采用MBBR工艺,结合生物填料形成生物挂膜以及臭氧处理的步骤,能够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细菌病毒进行深度处理,使得水体满足净化要求。
[0018]3、多种处理步骤相结合,但省去了化学处理等复杂过程,使得应用场景和范围大大提高,能够在乡村、城镇等不发达地区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和特征有更好的展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进一步对本技术进行阐述。
[0021]本技术适用于城镇、乡村和工业居住区的生活污水的水体治理。
[0022]如图1所示,具体的,一种MBBR联合污水处理装置,沿污水净化方向上依次包括格栅池1、预沉淀池2、MBBR反应池3、二次沉淀池4和臭氧池5,其中格栅池1采用3层格栅,其中1层格栅为当量直径5cm的粗格栅,2层格栅为当量直径2cm的细格栅,格栅下游直接进入预沉淀池2,所述预沉淀池2底部设置集泥斗,右上方设置溢流板,污水通过溢流板进入MBBR反应池3。
[0023]所述MBBR反应池3底部设置曝气管网,曝气管网连通外部的鼓风机,右上方上方设置溢流管与二次沉淀池4连通。所述MBBR 反应池3填装可悬浮载体填料6,所述可悬浮载体填料6采用圆柱形聚丙烯填料,圆柱形内部空间设置有多个贯穿圆柱体结构的正六边形蜂窝结构,所述圆柱形高度与直径比为1:1。
[0024]所述二次沉淀池4底部有积泥漏斗,左上方入口处设置挡流板。积泥漏斗通过污泥回流泵和污泥回流管路将至少一部分污泥回流至 MBBR反应池3,所述臭氧池5采用封闭式臭氧池,在臭氧池下方设有臭氧分散盘,连接外部的臭氧发生器。
[0025]经过本技术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体基本不含有垃圾、有机和无极污染物,也杀灭了生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排放到水体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非常便捷。
[0026]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BR联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污水净化方向上依次包括格栅池(1)、预沉淀池(2)、MBBR反应池(3)、二次沉淀池(4)和臭氧池(5),其中格栅池(1)采用3

5层格栅,并且至少1层格栅为粗格栅,至少1层格栅为细格栅,所述MBBR反应池(3)填装可悬浮载体填料(6),所述可悬浮载体填料(6)采用圆柱形聚丙烯填料,圆柱形内部空间设置有多个贯穿圆柱体结构的正六边形蜂窝结构,所述圆柱形高度与直径比为(1

1.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MBBR联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施怀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邦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