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对机动车辆产生的噪音的控制,更具体地说,涉及 以分成小室以利用各个小室的声共振的箱式结构通过控制噪音从噪音源 沿声学传递路径到达噪音接收处的传播,来减少机动车辆乘客厢中的噪
技术介绍
机动车中动力系统的运行是造成机动车乘客厢中接收到的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新的动力系统技术,例如电动阀启动(electronicvalve actuation)禾卩可变排量式发动机(variable displacement engine),需要新的控制内部噪音的方法。为了改善消费者感知内部噪音的质量,乘客厢主 动噪音控制已成为研究的流行策略。这些噪音控制方法将在以下相对于公 知技术进行讨论。总体上,这些方法成本高,且其仅控制问题的接收终端, 例如乘客、驾驶员的耳朵位置,这会影响乘客的听说能力。已开发了其它 针对源头的控制噪音方法,例如对进气或排气系统的主动控制。然而,主 动控制能力受到限制,并且非常复杂而且昂贵。因此,即使主动噪音控制 的方法和技术能力已存在多年,主动噪音控制系统还是未被证明得到普 及。乘客厢主动声音抑制技术的例子可见1985年3月19日授予Sh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包含: 底盘,其确定发动机舱和纵向间隔的乘客厢; 发动机,其安装在上述发动机舱中并可运行生成噪音能量; 横向的箱式结构,其设在上述发动机舱和上述乘客厢之间、从上述发动机传播到上述乘客厢的噪音能量的传递路径中,上述箱式结构被纵向延伸的内壁分成多个分立的小室;以及 噪音控制系统,其安放在上述箱式结构的每个上述小室中,控制上述噪音能量传递到上述乘客厢中,上述噪音控制系统包括抵消噪音生成装置,其位于每个上述小室内,并且可操作地为生成噪音能量制造抵消噪音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6-12-14 11/638,8261.一种机动车辆,包含底盘,其确定发动机舱和纵向间隔的乘客厢;发动机,其安装在上述发动机舱中并可运行生成噪音能量;横向的箱式结构,其设在上述发动机舱和上述乘客厢之间、从上述发动机传播到上述乘客厢的噪音能量的传递路径中,上述箱式结构被纵向延伸的内壁分成多个分立的小室;以及噪音控制系统,其安放在上述箱式结构的每个上述小室中,控制上述噪音能量传递到上述乘客厢中,上述噪音控制系统包括抵消噪音生成装置,其位于每个上述小室内,并且可操作地为生成噪音能量制造抵消噪音能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 括可操作地连接至上述抵消噪音生成装置的控制器,以在每个小室中独立 于其它小室操作抵消噪音生成装置。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操作一个小室中的 抵消噪音生成装置,使得某些生成噪音能量能够穿过,到达乘客厢,而操 作另一个小室以控制上述某些生成噪音能量。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壁可以位于 不同的横向隔开的位置,以向各个小室提供不同的几何构造,导致相应的 不同声共振。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个小室的声共振 用作抵消噪音生成装置生成的抵消噪音能量的放大器。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横向的箱式结构为 连接到仪表板的双舱壁集气室,其中该仪表板位于上述乘客厢中的前方位置。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乘客厢分成驾 驶员侧和乘客侧,操作与上述驾驶员侧相应的小室使得某些生成噪音能量 穿过小室进入上述驾驶员侧,同时操作与上述乘客侧相应的小室以控制上 述某些生成噪音能量。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噪音控制系统 还包括连结至上述控制器的环境传感器,用以提供表示与上述生成噪音能 量有关的运行环境条件的信号,以及位于上述乘客厢内并连结至上述控制 器的反应传感器,用以提供表示到达上述乘客厢的生成噪音能量的信号。9. 一种噪音控制系统,其可与制造生成噪音能量的噪音生成装置和远 离上述噪音生成装置用以接收上述生成噪音能量的接收处一起工作,包箱式结构,其位于在上述噪音生成装置和接收处之间延伸的传递路径 上,上述箱式结构被内壁分成横向隔开的小室;对抗能量生成装置,其位于每个小室中以产生对抗噪音能量,抵消上 述生成噪音能量。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噪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可操 作地连结至每个上述对抗能量生成装置的控制器,用以独立操作每个上述 对抗能量生成装置。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噪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相对于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G瑞班特二世,郑明德,安倍武,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