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运输用转运伸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210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运输用转运伸缩装置。包括集装箱、运输平台及两个可伸缩支撑机构,其中两个可伸缩支撑机构设置于集装箱的底部,用于支撑运输平台及将支撑运输平台推进或推出集装箱;运输平台用于承载水下机器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受场地约束,可在陆地和母船甲板等平地场所使用,可用于多种构型的水下机器人的装卸工作,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机器人运输用转运伸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下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运输用转运伸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质量较轻的水下机器人或水下探测设备,如水下滑翔机和小型浮标,多采用航空箱包装运输,对于稍重的如1

2吨的水下机器人,可采用集装箱运输,在集装箱内顶板安装起吊伸缩装置,如电动葫芦等设备,节省了空间和人力,对于质量更大且体积不超过常用集装箱的设备,因其自重超出集装箱顶板的承受能力,需放置在底板,为此需设计一种适用于重量大于2吨的水下机器人运输的转运装置,进一步解放人力,提高装卸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运输用转运伸缩装置,便于重量大于2吨的水下机器人的快速装卸,提高效率,解放人力,降低操作风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水下机器人运输用转运伸缩装置,包括承载平台、运输平台及两个可伸缩支撑机构,其中两个可伸缩支撑机构设置于承载平台上,所述可伸缩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运输用转运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运输平台(26)及两个可伸缩支撑机构,其中两个可伸缩支撑机构设置于承载平台上,所述可伸缩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运输平台(26)及将支撑运输平台(26)推进或推出承载平台;所述运输平台(26)用于承载水下机器人(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运输用转运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支撑机构包括底板(1)、两级轨道支撑部、托架(7)、举升装置及防倾翻装置,其中两级轨道支撑部和防倾翻装置设置于底板(1)上,所述两级轨道支撑部可伸缩;所述托架(7)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两级轨道支撑部上,所述举升装置设置于所述两级轨道支撑部上且与所述托架(7)连接;所述托架(7)用于支撑承载所述水下机器人(27),所述防倾翻装置用于辅助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运输用转运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轨道支撑部包括下级直线驱动机构、下级导轨槽(35)、下级导轨(36)、下级支撑轮组件、中间支撑板(18)、上级直线驱动机构、上级导轨槽(37)、上级导轨(38)、上级支撑轮组件及顶支撑板(12),其中下级直线驱动机构、下级导轨槽(35)和下级支撑轮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且所述下级导轨槽(35)位于下级支撑轮组件的外侧;所述中间支撑板(18)通过下级导轨(36)与所述下级导轨槽(35)滑动连接,所述下级支撑轮组件用于支撑中间支撑板(18);所述下级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中间支撑板(18)连接,用于驱动中间支撑板(18)沿下级导轨槽(35)滑动;所述上级直线驱动机构、上级导轨槽(37)和上级支撑轮组件均设置于中间支撑板(18)上,且上级导轨槽(37)位于上级支撑轮组件的外侧;所述顶支撑板(12)通过上级导轨(38)与所述上级导轨槽(37)滑动连接,所述上级支撑轮组件用于支撑中间支撑板(18);所述上级直线驱动机构与顶支撑板(12)连接,用于驱动顶支撑板(12)沿上级导轨槽(37)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运输用转运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支撑板(12)的侧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升降直线导轨(22),所述托架(7)通过升降滑块(23)与升降直线导轨(22)滑动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兴亚唐元贵陆洋于得勇陈聪王福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