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直流转换器及应用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97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

直流转换器及应用该直流

直流转换器的电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

直流转换器及应用该直流

直流转换器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直流

直流转换器(DC

DC)是一种将直流电压转变为另一直流电压的直流变换装置。直流

直流转换器是开关电源设计中重要的元件之一。随着电子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关电源已广泛应用计算机、通信和铁路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轨道交通、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对直流

直流转换器的安装使用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且易于安装。但现有直流

直流转换器的性能及安规还难以达到理想数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性能,且能更好地满足安规要求的变压器及应用该变压器的直流

直流转换器。
[0004]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直流

直流转换器,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若干第一变压模组、第二变压模组及两第一磁芯,所述第一变压模组包括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所述第二变压模组包括所述初级绕组,所述第二变压模组及若干所述第一变压模组依次套设于两所述第一磁芯之间,所述直流

直流转换器还包括第一电感器及第二电感器,所述第一电感器及第二电感器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感器包括第一绕组,所述第一绕组与若干所述初级绕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器包括第二绕组,所述第二绕组与所述次级绕组连接。
[0005]可选的,所述第一变压模组及所述第二变压模组还分别包括变压器骨架,所述变压器骨架包括第一承载部及两抵靠部,两所述抵靠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两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共同形成收容槽,用以收容所述初级绕组。
[0006]可选的,所述变压器骨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承载部及两所述抵靠部,所述第一承载部沿所述通孔的周沿向外延伸,在其中一所述抵靠部上形成第二承载部,所述次级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上。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磁芯包括芯部,所述芯部穿过所述通孔,以使所述变压器骨架套设于所述第一磁芯上。
[0008]可选的,每一所述次级绕组包括两导片,每一所述导片包括连接端与相接端,两所述导片的相接端互相接触。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绕组包括衔接端,所述相接端与所述第二绕组的衔接端连接,若干所述初级绕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直流

直流转换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变压器、所述第一电感器及所述第二电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基座。
[0011]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变压器、第一电感器及所述第二电感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基座还开设有若干安装孔、若干连接孔及若干相接孔,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孔及所述相接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初级绕组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孔,每一所述连接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连接孔,每一所述次级绕组的两所述相接端共同穿过同一所述相接孔。
[0012]可选的,所述直流

直流转换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导柱、第二导柱及第三导柱,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二导柱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三导柱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绕组及每一所述初级绕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柱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柱连接,每一所述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导柱连接;
[0013]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以连接若干所述连接端,若干所述相接端及所述衔接端。
[0014]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直流

直流转换器。
[0015]本技术提供的直流

直流转换器,通过将第一电感器及第二电感器与变压器集成为一体,有效节省空间。且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绕组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器与所述次级绕组连接,不仅有利于进出线的布置,还有效改善了所述直流

直流转换器的性能,并使得所述直流

直流转换器具有更优的电感量、耐压值及安规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直流

直流转换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直流

直流转换器中变压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直流

直流转换器中第一电感器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直流

直流转换器中第二电感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直流

直流转换器中基座与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6为图1所示直流

直流转换器中基座与连接件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0022]图7为图1所示直流

直流转换器中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0023]图8为图1所示直流

直流转换器的组装示意图。
[0024]图9为图1所示直流

直流转换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6]直流

直流转换器
ꢀꢀꢀꢀꢀꢀꢀꢀꢀꢀꢀꢀꢀꢀꢀꢀꢀꢀꢀꢀꢀꢀꢀꢀ
100
[0027]基座
ꢀꢀꢀꢀꢀꢀꢀꢀꢀꢀꢀꢀꢀꢀꢀꢀꢀꢀꢀꢀꢀꢀꢀꢀꢀꢀꢀꢀꢀꢀꢀꢀꢀꢀꢀ1[0028]第一表面
ꢀꢀꢀꢀꢀꢀꢀꢀꢀꢀꢀꢀꢀꢀꢀꢀꢀꢀꢀꢀꢀꢀꢀꢀꢀꢀꢀꢀꢀꢀꢀ
11
[0029]第二表面
ꢀꢀꢀꢀꢀꢀꢀꢀꢀꢀꢀꢀꢀꢀꢀꢀꢀꢀꢀꢀꢀꢀꢀꢀꢀꢀꢀꢀꢀꢀꢀ
12
[0030]第一安装槽
ꢀꢀꢀꢀꢀꢀꢀꢀꢀꢀꢀꢀꢀꢀꢀꢀꢀꢀꢀꢀꢀꢀꢀꢀꢀꢀꢀꢀꢀ
121
[0031]第二安装槽
ꢀꢀꢀꢀꢀꢀꢀꢀꢀꢀꢀꢀꢀꢀꢀꢀꢀꢀꢀꢀꢀꢀꢀꢀꢀꢀꢀꢀꢀ
122
[0032]安装孔
ꢀꢀꢀꢀꢀꢀꢀꢀꢀꢀꢀꢀꢀꢀꢀꢀꢀꢀꢀꢀꢀꢀꢀꢀꢀꢀꢀꢀꢀꢀꢀꢀꢀ
13
[0033]连接孔
ꢀꢀꢀꢀꢀꢀꢀꢀꢀꢀꢀꢀꢀꢀꢀꢀꢀꢀꢀꢀꢀꢀꢀꢀꢀꢀꢀꢀꢀꢀꢀꢀꢀ
14
[0034]相接孔
ꢀꢀꢀꢀꢀꢀꢀꢀꢀꢀꢀꢀꢀꢀꢀꢀꢀꢀꢀꢀꢀꢀꢀꢀꢀꢀꢀꢀꢀꢀꢀꢀꢀ
15
[0035]收容孔
ꢀꢀꢀꢀꢀꢀꢀꢀꢀꢀꢀꢀꢀꢀꢀꢀꢀꢀꢀꢀꢀꢀꢀꢀꢀꢀꢀꢀꢀꢀꢀꢀꢀꢀ
16
[0036]衔接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

直流转换器,包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若干第一变压模组、第二变压模组及两第一磁芯,所述第一变压模组包括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所述第二变压模组包括所述初级绕组,所述第二变压模组及若干所述第一变压模组依次套设于两所述第一磁芯之间,所述直流

直流转换器还包括第一电感器及第二电感器,所述第一电感器及第二电感器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感器包括第一绕组,所述第一绕组与若干所述初级绕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器包括第二绕组,所述第二绕组与所述次级绕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

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模组及所述第二变压模组还分别包括变压器骨架,所述变压器骨架包括第一承载部及两抵靠部,两所述抵靠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两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共同形成收容槽,用以收容所述初级绕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

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骨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承载部及两所述抵靠部,所述第一承载部沿所述通孔的周沿向外延伸,在其中一所述抵靠部上形成第二承载部,所述次级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

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包括芯部,所述芯部穿过所述通孔,以使所述变压器骨架套设于所述第一磁芯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

直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次级绕组包括两导片,每一所述导片包括连接端与相接端,两所述导片的相接端互相接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万金朱勇覃浪合樊勤先肖奇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