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互锁装置以及层流病房用方管门传递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94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互锁装置以及层流病房用方管门传递窗。本机械互锁装置包括:互锁器底板、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本层流病房用方管门传递窗包括:方形内扣框、方形外扣框、第一密封门、第二密封门和机械互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单个按压第一锁紧机构或第二锁紧机构的触发端时,被按锁紧机构处于解锁状态,另一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实现机械互锁。通过机械互锁装置使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不能同时打开,确保传送通道单向连通普通病房或层流病房,避免普通病房与层流病房产生空气对流,防止因传送物品给层流病房的病人带来灾难性的危害。物品给层流病房的病人带来灾难性的危害。物品给层流病房的病人带来灾难性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互锁装置以及层流病房用方管门传递窗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互锁装置以及层流病房用方管门传递窗。

技术介绍

[0002]普通病房与层流病房间的物品传递一般通过传递窗进行。传统的传递窗包括传送通道、设置在传送通道前后两端的前门和后门,操作过程为:打开前门或后门,将要传递的物品放入传送通道内,关闭前门或后门,然后进行消毒,再打开后门或前门,取出物品,最后再关闭后门或前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前门和后门之间是没有互锁装置的,容易出现前门和后门同时打开的现象,导致普通病房与层流病房空气对流,给层流病房的病人带来灾难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互锁装置以及层流病房用方管门传递窗,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机械互锁装置,包括:
[0005]互锁器底板;
[0006]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间隔设置在互锁器底板上;
[0007]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均包括触发端和锁紧端,且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互锁器底板;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间隔设置在互锁器底板上;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均包括触发端和锁紧端,且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的触发端和第二锁紧机构的锁紧端位于互锁器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的锁紧端和第二锁紧机构的触发端位于互锁器底板的另一侧;当同时按压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的触发端和第二锁紧机构的触发端时,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的锁紧端和第二锁紧机构的锁紧端均处于解锁状态;当按压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的触发端时,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的锁紧端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的锁紧端处于锁紧状态,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的触发端处于待压状态;当按压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的触发端时,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的锁紧端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的锁紧端处于锁紧状态,所述第一锁紧机构的触发端处于待压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第一顶杆、第一锁钩片和第一销轴;其中所述互锁器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顶杆穿设在挡板上;所述第一锁钩片的中部经第一销轴铰接在互锁器底板上;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穿过挡板后伸出互锁器底板形成触发端,所述第一顶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锁钩片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锁钩片的另一端伸出互锁器底板形成锁紧端;当按压所述触发端时,第一顶杆向第一锁钩片移动,从而推动第一锁钩片以第一销轴为轴旋转,实现锁紧端缩回互锁器底板处于解锁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二顶杆、第二锁钩片和第二销轴;其中所述互锁器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顶杆穿设在挡板上;所述第二锁钩片的中部经第二销轴铰接在互锁器底板上;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穿过挡板后伸出互锁器底板形成触发端,所述第二顶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锁钩片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锁钩片的另一端伸出互锁器底板形成锁紧端;当按压所述触发端时,第二顶杆向第二锁钩片移动,从而推动第二锁钩片以第二销轴为轴旋转,实现锁紧端缩回互锁器底板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一锁紧机构位于互锁器底板的上部,所述第二锁紧机构旋转180度设置在互锁器底板的下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套设在第一顶杆位于挡板与触发端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一顶杆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浩东净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