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90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草药施肥装置,该中草药施肥装置包括储料箱以及设于储料箱上的进料口,还包括施肥管,所述施肥管通过送料管与所述储料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施肥管的内部设有可转动、可复位的顶板;通杆,穿设于所述施肥管的内部,且其顶端设有复位结构,所述通杆配合所述复位结构使所述顶板开启或关闭继而使得所述施肥管呈现打开或封闭两种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草药施肥装置,采用施肥管插入土壤并通过按压通杆使顶板开启,继而使肥料进入土壤的方式,使得肥料不易挥发,有利于中药材对肥料的吸收。肥料的吸收。肥料的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草药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草药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中草药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材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道地药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随着科学界对中医药领域的深入研究,中医药医术在全世界逐渐的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也因此,市场上对中药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传统的中药是采自于山坡野林,主要是野生,但是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中药远不够供应市场需求,对此就要求药农们通过人工栽培增加产量,实现中药现代化,中药现代化是以中药材栽培研究的现代化基础,作为中药源头部分的重要资源。
[0003]在药材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药材进行施肥、喷洒药物等,以补充药材生产所需的营养成分,而现有的施肥方式是,手提肥料桶,边走边进行施肥,肥料挥洒在土地上方会造成肥料的浪费,且不利于药材的吸收,因此,提出一种利于药材吸收肥料的中草药施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中草药施肥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肥料挥洒在土地上方会造成肥料的浪费,且不利于药材的吸收的缺点。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中草药施肥装置,包括储料箱以及设于储料箱上的进料口,还包括施肥管,所述施肥管通过送料管与所述储料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施肥管的内部设有可转动、可复位的顶板;通杆,穿设于所述施肥管的内部,且其顶端设有复位结构,所述通杆配合所述复位结构使所述顶板开启或关闭继而使得所述施肥管呈现打开或封闭两种状态。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挡板和复位拉簧,所述复位拉簧一端与所述施肥管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复位拉簧处于原长时所述通杆的前端抵住所述顶板且所述顶板呈关闭状态。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施肥管的底端呈弯折状设置,该弯折状前端的开口处呈扁平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通杆伸出所述施肥管的顶端固定设有垫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箱的底壁以所述送料管为中心向下凹陷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箱上设有背带。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管与所述施肥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复位结构的下方,所述储料箱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所述施肥管的固定夹。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4]本技术所述的中草药施肥装置,采用施肥管插入土壤并通过按压通杆使顶板开启,继而使肥料进入土壤的方式,将肥料埋入中药材易于吸收肥料的深度,使得肥料不易挥发,有利于中药材对肥料的吸收。
[0015]施肥管底端呈弯折状,工作人员施肥时,施肥管便于插入土壤,而施肥管弯折状的前端能更靠近中药材的根部且不损伤中药材,更加有利于中药材对肥料的吸收。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草药施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草药施肥装置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草药施肥装置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储料箱;11、进料口;12、送料管;2、施肥管;21、顶板;3、通杆; 4、复位结构;41、挡板;42、复位拉簧;5、垫板;6、背带;7、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本实施例设计一种中草药施肥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中草药施肥装置包括储料箱1以及设于储料箱1上的进料口11,储料箱1的底壁中心处连通有送料管12,而送料管12的另一端连接有施肥管2,施肥管2的内部设有可转动的顶板21,顶板21与施肥管2的连接处设有能使其复位的扭簧,施肥管2 的内部还设有通杆3,通杆3穿设在施肥管2上并能沿着施肥管2的长度方向滑动,通杆3的顶端贯穿施肥管2的顶部,此外,通杆3顶端设有复位结构4,通杆3配合复位结构4使顶板21开启或关闭继而使得施肥管2呈现打开或封闭两种状态。
[0026]工作人员对中药材进行施肥时,将施肥管2插入土壤中,此时压动通杆3,通杆3靠近顶板21的一端抵住顶板21并使其转动,肥料则会沿着施肥管2进入土壤中,松开通杆3,通杆3在复位结构4的作用下复位,顶板21继而关闭,拔出施肥管2完成施肥,施肥管2深入土壤中,使得肥料靠近中药材根部,有利于中药材对肥料的吸收。
[0027]根据上述设计,参照图3,送料管12与施肥管2的连接处位于复位结构4 的下方,复位结构4包括挡板41和复位拉簧42,挡板41水平设置,复位拉簧 42一端与施肥管2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挡板41连接,复位拉簧42处于原长时通杆3的前端抵住顶板21且顶板21呈关闭状态。
[0028]进一步的,结合图2,施肥管2的底端呈弯折状设置,该弯折状前端的开口处呈扁平状。
[0029]施肥管2的弯折状设计,使施肥管2更易插入土壤中,并且,施肥管2的底端呈弯折状,施肥管2插入土壤后更靠近中药材根部,且不破坏中药材,肥料靠近中药材的根茎,肥料不易挥发且更加利于中药材对肥料的吸收。
[0030]通杆3伸出施肥管2的顶端固定设有垫板5,垫板5为圆形板且垫板5水平设置,垫板5能增大工作人员按压通杆3的接触面积。
[0031]为提高肥料的使用率结合图3,储料箱1的底壁以送料管12为中心向下凹陷设置,肥料能沿储料箱1倾斜的底壁滑动至送料管12处,肥料不易残留在储料箱1内部的边角处。
[0032]储料箱1上还设有背带6,便于工作人员携带。储料箱1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施肥管2的固定夹7,固定夹7设置有两个,相邻的固定夹7以储料箱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固定夹7呈环状,施肥管2能卡置在固定夹7上,便于携带。
[0033]本实施例所述的中草药施肥装置,工作人员对中药材进行施肥时,取下施肥管2,将施肥管2弯折状的前端插入土壤中并尽可能的靠近中药材根茎处,按压垫板5,通杆3使顶板21开启后肥料沿施肥管2的开口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草药施肥装置,包括储料箱(1)以及设于储料箱(1)上的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肥管(2),所述施肥管(2)通过送料管(12)与所述储料箱(1)的底部连通,所述施肥管(2)的内部设有可转动、可复位的顶板(21);通杆(3),穿设于所述施肥管(2)的内部,且其顶端设有复位结构(4),所述通杆(3)配合所述复位结构(4)使所述顶板(21)开启或关闭继而使得所述施肥管(2)呈现打开或封闭两种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4)包括挡板(41)和复位拉簧(42),所述复位拉簧(42)一端与所述施肥管(2)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41)连接,所述复位拉簧(42)处于原长时所述通杆(3)的前端抵住所述顶板(21)且所述顶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玥
申请(专利权)人:大厂回族自治县地玖种植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