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高效率太阳能露水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61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高效率太阳能露水灌溉装置,冷凝罩的底端与导水空心管的顶端连接,导水空心管的底端与插地十字锥连接,顶盖与冷凝罩的顶端连接;太阳能板设置在顶盖的顶面,蓄电池设置在顶盖的底面,控制单元设置在顶盖基座顶面,顶盖基座与顶盖连接,半导体制冷片贴在冷凝罩内部,太阳能板、半导体制冷片和蓄电池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单元实现白昼条件下太阳能板给蓄电池充电和夜间条件下蓄电池给半导体制冷片放电;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冷却,进一步提高冷凝罩表面露水凝结效率,大大提高露水收集的效率;整个装置均可方便拆装,存放和携带;使用时占地面积小,抗自然侵蚀能力强。抗自然侵蚀能力强。抗自然侵蚀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高效率太阳能露水灌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高效率太阳能露水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发强度日益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日益严峻。植被重建作为当地生态保护的关键工程,受区域降水条件限制,导致乔灌植被养护成本极高,阻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矿区及当地公园建设等。在传统重建植被供水中,管网铺设可实现植被生长用水的近地表输送。由于受水源运距及环境腐蚀限制,其经济及人力成本较高。相较于传统方法,露水作为自然水汽过饱和部分凝结而成的液态水源,具有不受地理位置限制,且发生频次高等优点。现有露水收集装置中,被动式露水收集装置存在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缺陷,且难以抵御大风天气干扰,主动式露水收集装置存在能源依赖性强、配套电力设施成本高、维护不便等缺陷,缺少对清洁可持续能源的充分运用。即在当前露水收集装置成果中,尚且缺乏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清洁可持续能源利用下,主动式与被动式相结合,占地面积小,抗自然侵蚀能力强,且携带使用方便的露水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高效率太阳能露水灌溉装置,露水收集效率高,能源清洁,使用维护成本低,携带方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高效率太阳能露水灌溉装置,包括冷凝罩、导水空心管、插地十字锥和顶盖,冷凝罩的底端与导水空心管的顶端连接,导水空心管的底端与插地十字锥连接,顶盖与冷凝罩的顶端连接,还包括太阳能板、半导体制冷片、控制单元、蓄电池和顶盖基座;太阳能板设置在顶盖的顶面,蓄电池设置在顶盖的底面,控制单元设置在顶盖基座顶面,顶盖基座与顶盖连接,半导体制冷片贴在冷凝罩内部,太阳能板、半导体制冷片和蓄电池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包括盖板和环形嵌板,环形嵌板顶端与盖板的底面连接,盖板顶面设有电池板基座,电池板基座上开设顶盖导线孔,太阳能板安装在电池板基座中;位于环形嵌板内部的盖板底面上设有电池基座和基座螺纹柱,蓄电池安装在电池基座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基座上开设有开关镂空孔和与基座螺纹柱对应的基座连接孔,开关镂空孔两边的顶盖基座上分别设有一个控制单元螺纹柱。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上开设有与控制单元螺纹柱位置对应的控制单元连接孔,两个控制单元连接孔之间设有电源开关,控制单元与顶盖基座固定好之后,电源开关由开关镂空孔露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基座边缘处设有走线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基座包括电池基座正极和电池基座负极,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池基座正极、电池基座负极连接,电池基座正极、电池基座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罩上部设有通气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源清洁,通过控制单元实现白昼条件下太阳能板给蓄电池充电和夜间条件下蓄电池给半导体制冷片放电;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冷却,进一步提高冷凝罩表面露水凝结效率,而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则通过空气接触及热辐射的形式,实现与外部环境热交换,大大提高露水收集的效率;整个装置均可方便拆装,存放和携带都很方便;使用时占地面积小,抗自然侵蚀能力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顶盖顶面和太阳能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顶盖底面和蓄电池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控制单元与电源开关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顶盖基座底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顶盖基座顶面与控制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凝罩,2、导水空心管,3、插地十字锥,4、顶盖,41、电池基座,41a、电池基座正极,41b、电池基座负极,42、太阳能板基座,43、顶盖导线孔,44、基座螺纹柱,45、盖板,46、环形嵌板,5、顶盖基座,51、基座连接孔,52、控制单元螺纹柱,53、开关镂空孔,54、走线槽,6、控制单元,61、电源负极接口,62、电池板负极接口,63、电池板正极接口,64、电源正极接口,65、输出负极接口,66、输出正极接口,67、电源开关,68、控制单元连接孔,7、太阳能板,8、半导体制冷片,9、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冷凝罩1、导水空心管2、插地十字锥3、顶盖4、太阳能板7、半导体制冷片8、控制单元6、蓄电池9和顶盖基座5;冷凝罩1上部设有通气口,冷凝罩1由高辐射率,内层磨砂的白色半透明PVC塑料材质构成,保证夜间具备较高的被动冷却速率,以实现其表面较周边环境具有较高的露水产生效率。
[0016]冷凝罩1的底端与导水空心管2的顶端连接,导水空心管2的底端与插地十字锥3顶端连接,顶盖4与冷凝罩1的顶端连接。
[0017]如图3和图4所示,顶盖4包括盖板45和环形嵌板46,环形嵌板46顶端与盖板45的底面连接,盖板45顶面设有安装太阳能板7的电池板基座42,电池板基座42上开设供连接太阳能板7和控制单元6的导线通过的顶盖导线孔43,太阳能板7安装在电池板基座42中;位于环形嵌板46内部的盖板45底面上设有安装蓄电池9的电池基座41和用于固定安装顶盖基座5的基座螺纹柱44,电池基座41包括电池基座正极41a和电池基座负极41b,蓄电池9安装在电
池基座41中且蓄电池9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池基座正极41a、电池基座负极41b连接。
[0018]如图6和图7所示,顶盖基座5形状尺寸与顶盖4相适配,顶盖基座5表面开设有开关镂空孔53,顶盖基座5顶面设有与基座螺纹柱44对应的基座连接孔51,开关镂空孔53两边的顶盖基座5顶面分别设有一个控制单元螺纹柱52;控制单元6上开设有与控制单元螺纹柱52位置对应的控制单元连接孔68,如图5所示,两个控制单元连接孔68之间的控制单元6的底面设有电源开关67,控制单元6的顶面设有电源正极接口64、电源负极接口61、电池板正极接口63、电池板负极接口62、输出正极接口66和输出负极接口65,控制单元6与顶盖基座5固定好之后,电源开关67由开关镂空孔53露出。
[0019]半导体制冷片8通过导热硅胶,冷端粘接的方式贴在冷凝罩1内部,太阳能板7正、负极导线由顶盖导线孔43穿过后分别与电池板正极接口63、电池板负极接口62连接。
[0020]为了便于半导体制冷片8接线,在顶盖基座5边缘处设有走线槽54,半导体制冷片8正、负极导线由走线槽54穿过后分别与输出正极接口66、输出负极接口65连接,蓄电池9正、负极导线分别由电池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高效率太阳能露水灌溉装置,包括冷凝罩(1)、导水空心管(2)、插地十字锥(3)和顶盖(4),冷凝罩(1)的底端与导水空心管(2)的顶端连接,导水空心管(2)的底端与插地十字锥(3)连接,顶盖(4)与冷凝罩(1)的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板(7)、半导体制冷片(8)、控制单元(6)、蓄电池(9)和顶盖基座(5);太阳能板(7)设置在顶盖(4)的顶面,蓄电池(9)设置在顶盖(4)的底面,控制单元(6)设置在顶盖基座(5)顶面,顶盖基座(5)与顶盖(4)连接,半导体制冷片(8)贴在冷凝罩(1)内部,太阳能板(7)、半导体制冷片(8)和蓄电池(9)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高效率太阳能露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包括盖板(45)和环形嵌板(46),环形嵌板(46)顶端与盖板(45)的底面连接,盖板(45)顶面设有电池板基座(42),电池板基座(42)上开设顶盖导线孔(43),太阳能板(7)安装在电池板基座(42)中;位于环形嵌板(46)内部的盖板(45)底面上设有电池基座(41)和基座螺纹柱(44),蓄电池(9)安装在电池基座(41)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少刚夏嘉南卞正富程伟陈东兴王维忠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准格尔旗矿区事业发展中心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