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86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包括:桩孔、设置于所述桩孔内的桩孔护壁、环设于桩孔壁上的集水管,所述桩孔护壁中设置有与所述集水管连通的导流孔,所述集水管管壁设置有集水孔。集水管能够对透水段的围岩提供支撑,避免透水段出现坍塌的现象,同时减少了对桩孔围堰的破坏,进一步提高了桩孔围堰的稳定性,集水孔的设置提高了透水段中水收集的效率,且导流孔使得集水管中的水能够被集中的从集水管中导出。的从集水管中导出。的从集水管中导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挖孔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会遇到地基条件比较差,不能直接承受由高大建筑所传来的压力,地表以下存在着厚度很大的软土或这流沙层,建造高大建筑如仍沿用当时通用的摩擦桩,必然产生很大的沉降。
[0003]然而,目前通常在桩孔壁上建造集水坑,用于将收集透水段中的水,并将其引流到桩孔中,并通过抽水机将桩孔中的排出。该方法在建造集水坑的过程中,会破坏桩孔壁,导致桩孔壁承压不够,且集水坑壁的围岩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破坏了集水坑,进而不能够顺利的将透水段的水导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集水坑壁的围岩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导致不能够顺利的将透水段的水导出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包括:桩孔、设置于所述桩孔内的桩孔护壁、环设于桩孔壁上的集水管,所述桩孔护壁中设置有与所述集水管连通的导流孔,所述集水管管壁设置有集水孔。
[0006]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桩孔护壁与所述桩孔壁之间的隔水膜和安装于所述导流孔中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隔水膜与所述集水管连通。
[0007]可选地,所述导流管预埋于桩孔护壁中,所述集水管中设置有连通所述导流管的连接孔。
[0008]可选地,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集水管横截面的底部到中部之间的位置上。
[0009]可选地,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集水管横截面的中部。
[0010]可选地,所述集水孔设置于所述集水管横截面的顶部。
[0011]可选地,若干所述集水孔间隔分布于所述集水管上。
[0012]可选地,所述集水管横截面的上半部设置有集水孔。
[0013]可选地,若干所述集水管沿桩孔轴线间隔设置。
[0014]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包括:桩孔、设置于所述桩孔内的桩孔护壁、环设于桩孔壁上的集水管,所述桩孔护壁中设置有与所述集水管连通的导流孔,所述集水管管壁设置有集水孔。集水管能够对透水段的围岩提供支撑,避免透水段出现坍塌的现象,同时减少了对桩孔围堰的破坏,进一步提高了桩孔围堰的稳定性,集水孔的设置提高了透水段中水收集的效率,且导流孔使得集水管中的水能够被集中的从集水管中导出,减少了对桩孔护壁损伤,使得桩孔护壁强度更高。
[001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
[0022]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桩孔1、设置与桩孔1内的桩孔护壁2、环设于桩孔壁上的集水管3,桩孔护壁2中设置有与集水管3连通的导流孔,集水管3的管壁设置有集水孔31。本申请在桩孔1挖掘到透水段,且桩孔1在透水段开挖完毕之后,在桩孔壁上先挖掘一条环形沟,环形沟靠近透水段底部,然后将集水管3安装到环形沟中,集水管3采用软式透水管制成,软管便于集水管3能够环形设置于环形沟中,且集水管3不会出现损伤的现象,同时集水管3还能够对透水段的围岩提供支撑,避免透水段出现坍塌的现象,保证集水管3集水的作用。为了保证集水管的集水作用,在集水管3的管壁上设置有集水孔31,使得透水段的水能够通过集水孔31流入集水管3中,实现集水管3的集水作用。在集水管收集到水之后,为了保证集水管3中的水能够顺利地排出,在桩孔护壁2中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与集水管连通,使得集水管中的水能够通过导流孔排出。
[0024]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集水管3用于收集透水段的水,使得透水段的水能够通过与集水管3连通的导流孔流入桩孔底部的集水坑,因此,集水孔31不能将集水管中的水在反引流到桩孔1的围岩中,进而集水管横截面的上半部设置有集水孔31,使得集水孔31实现将透水段中水导入集水管3中,且集水管3中的水不会通过集水孔31流向透水段。为了提高集水管3收集水的效率。可选地,若干集水孔31间隔分布于集水管3上,使得透水段的水能够从集水管3上最接近的集水孔31流入集水管3中,提高了透水段的水流入集水管3中的效率。为了能够最大幅度地避免集水管3中的水从集水孔31中流出,可
选地,集水孔31设置于集水管3横截面的顶部,在集水管3中水溢满之前,流入集水管3中的水都不能从集水管3中流入桩孔围岩中,提高了桩孔围岩的稳定性。
[0025]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透水段的水都能收集到集水管3中并通过桩孔护壁2导流孔导出,还包括设置于桩孔护壁2与桩孔壁之间的隔水膜4和安装于导流孔中的导流管5,隔水膜4隔离了桩孔护壁2和桩孔壁,使得透水段的水不会影响桩孔护壁2,且能集中流到桩孔1底部的集水坑中,以便于通过排水泵将集水坑中水排出。导流管5的一端穿过隔水膜4与集水管3连通,使得集水管3中的水能够通过导流管5排出到桩孔底部集水坑中,且隔水膜4能够与导流管5外周壁紧贴,进而避免水从隔水膜4和导流管5紧贴的壁面流出,使得集水管3中的水均能顺利地通过导流管5排出到桩孔底部集水坑中。
[0026]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保证导流管5在导流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桩孔护壁2施工过程中,则将导流管5预埋于桩孔护壁2中。集水管3中设置有连通导流管5的连接孔,因此,导流管5设置的位置与集水管3中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孔、设置于所述桩孔内的桩孔护壁、环设于桩孔壁上的集水管,所述桩孔护壁中设置有与所述集水管连通的导流孔,所述集水管管壁设置有集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桩孔护壁与所述桩孔壁之间的隔水膜和安装于所述导流孔中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隔水膜与所述集水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预埋于桩孔护壁中,所述集水管中设置有连通所述导流管的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挖孔桩透水段的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冯小俊辜扬峰凌靖付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