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脉冲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60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5
一种气体脉冲缓冲装置,属缓冲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进气管与集气管,所述壳体内为缓冲室与集气室,进气管与集气管上设有气孔,并且进气管上的出气孔设置在缓冲室内,集气管上的集气孔设置在集气室内,所述进气管的原出气口堵死,所述出气孔均布在进气管上,并且出气孔截积的总和大于进气管截面积。由于出气孔面积较进气管的截面积增大,气体由出气孔流出后,其流速降低,缓解脉冲气体间歇运动的打击力度。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所以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业化生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脉冲缓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脉冲缓冲装置,特别是往复式压缩机用的脉冲缓冲装置,属缓冲器


技术介绍

[0002]往复式压缩机在工作时进气阀和排气阀开关相互合作,使其能够对流体做功,压缩气体在输送管道内的压力、流速、密度等性能参数随时间呈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工作方式使其排气具有脉动性。脉冲压缩气体在管道输送过程中遇到阀门、弯头、三通等管道元件时随脉冲气体流速和压力的变化引起激震力,并且造成管道震动,往复式压缩机的气流脉动会造成气体输送管道震动甚至共振、管道焊口开裂、管道爆炸等危害。如果气流脉动剧烈,会使出口管路振动加大,所受应力增大,对管路和附属设备均会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气体脉冲缓冲装置,其在进气管的圆周上设置数个排气孔,脉冲气体由进气管排气孔排出后在缓冲室内进行缓冲消化、滑动分解、脉冲气体多方位分流消化、脉冲气体互冲分解消化进入集气管,由于出气孔面积较进气管的截面积增大,气体由出气孔流出后,其流速降低,缓解脉冲气体间歇运动的打击力度,以减小脉冲对管路的破坏。
[0004]本技术所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0005]一种气体脉冲缓冲装置,包括壳体、进气管与集气管,所述壳体内为缓冲室与集气室,进气管与集气管上设有气孔,并且进气管上的出气孔设置在缓冲室内,集气管上的集气孔设置在集气室内,所述进气管的原出气口堵死,所述出气孔圆周均布在进气管上,并且出气孔截积的总和大于进气管截面积。
[0006]上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所述集气管与进气管成互相垂直,所述集气孔对称设置两组,每组设有多个集气孔,并且在进气管的轴向方向上,集气管的管壁上不设置集气孔。
[0007]上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增设节流孔板,所述节流孔板位于进气管与集气管之间,节流孔板中心设有节流孔,所述节流孔直径大于进气管直径。
[0008]上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增设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进气管上,支撑板上设有流道。
[0009]上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脉冲缓冲室容积大于进气管容积100倍,所述壳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进气管。
[0010]上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所述出气孔截积的总和大于进气管截面积的5倍。
[0011]上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所述壳体截面半径大于进气管截面半径的5倍。
[0012]上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所述集气室容积高于脉冲缓冲室容积的80%。
[0013]上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所述节流孔的直径大于进气管内径的2倍。
[0014]上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所述壳体的容积大于进气管容积的100倍。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对输入脉冲气体缓冲消化、滑动分解、脉冲气体多方位分流消化、脉冲气体互冲分解消化,缓冲集气输出设计达到消除压缩气体脉冲的目的,脉冲压缩气体的脉冲冲击力被消除后的稳定气流对气体管道输送更安全。通过设置对称的进气管,在进气管上设置气孔,对输入的脉冲气体进行多孔径向圆周输出,以降低脉冲气体流速、脉冲气体缓冲消化。脉冲压缩气体的脉冲冲击力被消除后的稳定气流对气体管道输送更安全。本压缩气体脉冲缓冲装置设置对称的脉冲缓冲室,每个脉冲缓冲室设置一个进气管,在进气管上设置圆周出气孔,两个脉冲缓冲室中间为集气室,集气室内设有集气管,用以收集消化后的残余脉冲气体,并连接外网,将消化的脉冲气体输出。集气管为径向收气,轴向输出,残余脉冲压缩气体绕集气管的周向运动一定的角度后进入输出管道,本装置为双轴向进气,径向集气输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进壳体进气管剖面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节流孔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壳体内集气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各个标号分别表示:1、壳体,2、进气管,3、支撑板,4、节流孔板,5、集气管,6、出气孔,7、集气孔,8、流道,9、节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阅附图1、2,本技术包括壳体1、进气管2与集气管5,所述壳体1内为左右对称缓冲室与集气室,进气管与集气管上设有气孔,并且进气管2上的出气孔6设置在缓冲室内,集气管5上的集气孔7设置在集气室内,所述进气管2的原出气口堵死,所述出气孔6均布在进气管2上,并且出气孔6截积的总和大于进气管2截面积。气体由进气管2的出气孔6排出后,由集气孔7进入集气管5,通过集气管5接外网。气体由出气孔6流出。
[0024]脉冲缓冲室进气管2与往复式压缩机出口管径相同(即往复式压缩机压缩气体在管道内的流量、流速),脉冲缓冲室的进气管设置的8孔4组径向分布的排气孔,排气孔的孔径总和为进气管2直径的5倍,即脉冲气体出排气孔的流速为压缩机出口流速的1/5,因此脉冲气体出排气孔的间歇性和周期性运动击打力减少20%,装置1的直径设计为脉冲缓冲室进气管2直径的10倍,且脉冲缓冲室容积大于进气管容积100倍,因此脉冲缓冲装置圆心半径为脉冲缓冲室进气管圆心半径的5倍,出进气管排气孔的气体作用在本装置壳体上的脉冲击打力消减20%,因出排气孔的脉冲气体至本装置壳体的气流为圆锥型分布,缓解脉冲气体间歇运动打击力度。脉冲缓冲室进气管分布的圆周排气孔与本装置壳体设计,使脉冲气体作用在本装置壳体上的冲击力圆周分布均匀,消除了脉冲气体对本装置的冲击振动。
[0025]同时,壳体的外壁也是圆柱形的,当脉冲气体流出出气孔后,会撞击在弧形的壳体外壁上,气流被壳体外壁反弹后呈圆锥型分布,有50%的间歇性脉冲击打力的气体通过气
流沿装置内壳体滑动消减、折射消减、反作用力消减、脉冲互击改变方向消减完成。
[0026]参阅附图1、5,所述集气管5与进气管2成互相垂直,所述集气孔7对称设置两组,每组多个集气孔7,并且在进气管2的轴向方向上,集气管5的管壁上不设置集气孔7。气体由进气管2的出气孔6排出后,在进入集气管5之前的残余脉冲气体,由于有集气管5管壁的阻挡,气体绕集气管5的周向运动一定的角度。并且集气管5为径向收气,轴向输出,降低缓冲力度。
[0027]参阅附图1、4,增设节流孔板4,所述节流孔板4位于进气管2与集气管5之间,将壳体1内分为缓冲室与集气室,节流孔板4中心设有节流孔9,所述节流孔直径9大于进气管2直径。节流孔板4阻止流出进气管2的轴向间歇性脉冲气体直接进入集气管5,脉冲气体撞击在节流孔板4与壳体1内壁上的改变方向,节流孔消减脉冲间歇性气体的冲击力。
[0028]参阅附图1、3,增设支撑板3,支撑板3设置在进气管2上,用于支撑进气管2,防止进气管2在长时间使用或者在搬运过程中发生歪斜掉落。支撑板3上设有数个流道8,用于脉冲气体流出。
[0029]所述壳体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进气管2。可以一个压缩机连接本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脉冲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进气管(2)与集气管(5),所述壳体(1)内为缓冲室与集气室,进气管与集气管上设有气孔,并且进气管(2)上的出气孔(6)设置在缓冲室内,集气管(5)上的集气孔(7)设置在集气室内,所述进气管(2)的原出气口堵死,所述出气孔(6)均布在进气管(2)上,并且出气孔(6)截积的总和大于进气管(2)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5)与进气管(2)成互相垂直,所述集气孔(7)对称设置两组,每组设有多个集气孔(7),并且在进气管(2)的轴向方向上,集气管(5)的管壁上不设置集气孔(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脉冲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增设节流孔板(4),所述节流孔板(4)位于进气管(2)与集气管(5)之间,节流孔板(4)中心设有节流孔(9),所述节流孔(9)直径大于进气管(2)直径。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伟韩立全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