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逄凌志专利>正文

电子琴力度琴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605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琴力度琴键,以电阻橡胶作为力度传感部件,利用其阻值随与电极接触面积大小而变化的特性,将电阻橡胶与电极接触面制成曲面,电子琴每个键盘控制开关为电极,将作用于琴键上的力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击键力越大,电阻橡胶变形越大,阻值橡胶变形越大,阻值变化也就越大,从而控制电子琴的音量,完成力——电转换功能。(*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琴力度键盘,属于电子乐器的部件。电子琴发展到今天这种技术水平,几乎可以模拟所有乐器的音色,但并没有一种乐器因此而被淘汰,这主要是由于电子琴在弹奏过程中没有击键力度的控制,音量不可变,所以表现不出演奏者的全部感情,给演奏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琴力度琴键,它可以通过击键力度的调节来实现音量的变化,从而使演奏效果更佳。本技术的构思为对于现有的电子琴,通过改良键盘使其在各种音色的演奏上都能反映出此种乐器的演奏力度。以电阻橡胶为力度传感部件,利用其阻值随与电极接触面积大小而变化和电阻橡胶本身的弹力特性,将电阻橡胶与电极接触面制成曲面,电子琴每个键盘控制开关的两端为两个电极,按下琴键电阻橡胶接触两个电极使其导通,将作用于琴键上的力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是随电阻橡胶与两电极接触面积不同而变化,从而控制电子琴的音量,完成力——电转换功能。附图说明图1、2为本技术原理结构图。图3、4为击键力度控制电路图。本技术由琴键(1)、电阻橡胶(2)、电极开关(3)、(4),弹簧(5)及击键力度控制电路等组成,电阻橡胶(2)为柱形,其截面积为半曲面,柱平面固定在琴键(1)的底部,弹簧(5)安装在琴键(1)的后部,电极开关(3)、(4)安装在琴键(1)的下面,电极开关(3)、(4)为击键力度控制电路的开关K,当按下琴键时电阻橡胶的曲面产生变形,联接电极开关(3)、(4)使其导通,击键力越大,电阻橡胶产生的形变越大,与电极开关接触面积越大,根据电阻橡胶的电学性质电极开关间电阻值变化也就不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音量大小亦随变化。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弹簧改变对琴键压力与电极开关(3)、(4)间电阻的函数关系,对键压力的反作用力不只是靠电阻橡胶的形变力,橡胶的形变力主要作用是放开琴键后,尽快恢复形状。电阻橡胶可以是不同曲面形状的,还可以是空心或实心的,安装形式也可为图2所示,电极开关(3)、(4)一个固定在琴键下面,另一个与电阻橡胶连在一起,随琴键一起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对于连续型乐器如笛子,本技术用键位移传感器作为连续力度传感器,参照图1、3,电阻R1为电阻橡胶,开关K为电极开关,电阻R2、R3为分压电阻分别接在三极管BG1、BG2的基极上,BG1起开关作用,替代原来的开关电路,BG2起音量控制作用。对于离散型乐器如低音鼓,演奏时击键力度不同,琴键下降的速度也不同,引起电阻橡胶电阻减小的速度不同,电极两端电压的下降速度亦不同。与电阻橡胶适当配以积分电容器,在限定的一个很短时间内,电阻橡胶阻值单调递减。用电容对变化的电压在进行积分,其结果将与击键力度有直接对应关系。参照图4,R1、K1为琴键部分,电阻R2为分压电阻,开关K2、K3为电控多路开关,可用适当的逻辑电路完成要求功能,积分电容C1、C2跨接在电阻R2之间,这里用两个电容保证在一定击键频率下,总有至少一个积分电容器处于“准备好”状态。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对离散型乐器和连续型乐器均可实现其击键力度表现,使电子琴上的各种音色演奏效果提高很多,更逼真地模拟各种乐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琴力度琴键,由琴键(1)、电极开关(3)、(4)及压力传感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为电阻橡胶(2),该橡胶为柱形,截面积为半曲面,柱平面固定琴键(1)的底部,电极开关(3)、(4)安装在琴键(1)的下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子琴力度琴键,由琴键(1)、电极开关(3)、(4)及压力传感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为电阻橡胶(2),该橡胶为柱形,截面积为半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凌志
申请(专利权)人:逄凌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