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通信系统中,由于无线信道存在信号衰落的问题,无线信号的接收端可能无法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正确译码,从而无法获取准确的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是一种将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相结合的技术。传统的HARQ的工作原理为:当接收端无法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正确译码时,接收端会保留接收到的数据,并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之前传输的信息。接收端收到重传的信息后,将重传的信息和之前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合并后再译码。可见,接收端要正确译码出发送端发出的所有比特,可能需要进行多次重传。但是传统的HARQ在多次重传时,传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数据处理方法使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X个信息比特块,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K个信息比特;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被划分为Q个信息比特子块,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子块为长度为K/Q的二进制序列;将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按照第一顺序置于M个第一待编码块中的Q个第一待编码块中,所述第一顺序为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第q个信息比特子块位于所在第一待编码块的第(q-1)*K/Q+1至第q*K/Q可靠的位置,所述q满足1≤q≤Q;所述M满足M=X+Q-1;对所述M个第一待编码块分别进行polar码编码,获取M个第一编码块;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第一编码块;当需要重传时,将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按照第二顺序置于M个第二待编码块中的Q个第二待编码块中,所述第二顺序与所述第一顺序满足映射关系;对所述M个第二待编码块分别进行polar码编码,获取M个第二编码块;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第二编码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顺序为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第q个信息比特子块位于所在第二待编码块的第(Q-q)*K/Q+1至第(Q-q+1)*K/Q可靠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顺序和所述第二顺序满足以下映射关系:其中,所述a
q
为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中的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子块,所述A
t
为所述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子块映射后对应的信息比特子块,所述F为polar码的生成矩阵,所述J为正整数且满足K/Q=2
J
,所述P为正整数且满足2
P-1
≤Q≤2
P
;所述t满足1≤t≤2
P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需要重传时,将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按照第二顺序置于M个第三待编码块中的Q个第三待编码块中;所述第三待编码块采用的第二顺序与所述第二待编码块采用的第二顺序不同;对所述M个第三待编码块分别进行polar码编码,获取M个第三编码块;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第三编码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需要重传时,将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从二进制域映射至2
w
进制域,获取映射后的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块为其中,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块中的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子块,所述为长度为K/wQ的序列,所述w为大于1的正整数;将每一个映射后的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进行转换,其中,任意一个映射后的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与转换后对应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其中,所述为所述转换后对应的信息比特子块,所述H
n
为在2
w
进制域上的K/w
×
K/w的通用解码矩阵UDM,所述n用于指示第n次传输;将所述进行反映射,获取所述反映射后对应的信息比特块为[A
n,1
,A
n,2
,...,A
n,Q
];其中,所述A
n,Q
为长度为K/Q的二进制序列;将反映射后的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按照所述第一顺序置于M个第n待编码块中;所述n满足n∈[1,2,...,N],所述N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传输的总次数,且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对所述M个第n待编码块分别进行polar码编码,获取M个第n编码块;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第n编码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一个编码块至少承载一个信息比特子块,至多承载Q个信息比特子块;其中,所述编码块包括所述第一编码块和所述第二编码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编码块按照所述编码块的标识依次排列,其中,第一个所述编码块承载一个信息比特子块;第一个至第Q个所述编码块承载的信息比特块的数量按照所述编码块的排列顺序,依次增加一个,第Q个所述编码块承载Q个信息比特子块;第Q+1个至第M个所述编码块承载信息比特子块的数量按照所述编码块的排列顺序,依次减少一个;所述第M个所述编码块承载一个信息比特子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为码率R的量化阶数,所述Q为正整数;第i个所述编码块的码率r
i
=i
×
R/Q,所述i满足1≤i≤Q;第j个所述编码块的码率r
j
=(M-j+1)
×
R/Q,所述j满足Q+1≤j≤M。9.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初传的M个第一编码块,所述M个第一编码块是M个第一待编码块进行polar码编码得到的;M个所述第一待编码块承载X个信息比特块,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被划分为Q个信息比特子块,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按照第一顺序置于M个所述第一待编码块中的Q个所述第一待编码块中,所述第一顺序为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第q个信息比特子块位于所在第一待编码块的第(q-1)*K/Q+1至第q*K/Q可靠的位置,所述q满足1≤q≤Q;所述M满足M=X+Q-1;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重传的M个第二编码块,所述M个第二编码块是M个第二待编码块进行polar码编码得到的;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按照第二顺序置于M个所述第二待编码块中的Q个所述第二待编码块中,所述第二顺序与所述第一顺序满足映射关系;将所述M个第一编码块和所述M个第二编码块进行合并译码,获取译码数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顺序为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第q个信息比特子块位于所在第二待编码块的第(Q-q)*K/Q+1至第(Q-q+1)*K/Q可靠的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顺序和所述第二顺序满足以下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a
q
为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中的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子块,所述A
t
为所述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子块映射后对应的信息比特子块,所述F为polar码的生成矩阵,所述J为正整数且满足K/Q=2
J
,所述P为正整数且满足2
P-1
≤Q≤2
P
;所述t满足1≤t≤2
P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M个第一编码块和所述M个第二编码块进行合并译码,获取译码数据,包括: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两次传输的信道容量之和大于或等于码率R,译码获取所述第一待编码块承载的一个信息比特块包括的k1个信息比特子块所述k1满足1≤k1≤Q;译码获取所述第二待编码块承载的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的k2个信息比特子块所述k2满足1≤k2≤Q,k1+k2≥Q;获取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为[a1,a2,...,a
Q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重传的M个第三编码块,所述M个第三编码块是M个第三待编码块进行polar码编码得到的;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按照第二顺序置于M个所述第三待编码块中的Q个所述第三待编码块中;所述第三待编码块采用的第二顺序与所述第二待编码块采用的第二顺序不同;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两次传输的信道容量之和小于所述码率R,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三次传输的信道容量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码率R,译码获取所述第一待编码块承载的一个信息比特块包括的k1个信息比特子块以及所述第二待编码块承载的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的k2个信息比特子块所述k1和k2满足k1+k2<Q;译码获取所述第三待编码块承载的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的k3个信息比特子块所述k3满足1≤k3≤Q,所述k1、k2和k3满足k1+k2+k3≥Q;根据所述第一顺序和所述第二顺序的映射关系,获取所述k3个信息比特子块映射前对应的k3个信息比特子块为获取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为[a1,a2,...,a
Q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重传的M个第n编码块,所述M个第n编码块是M个第n待编码块进行polar码编码得到的;每一个处理后的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按照所述第一顺序置于M个所述第n待编码块中的Q个所述第n待编码块中;将所述M个第一编码块直至所述M个第n编码块进行合并译码,获取译码数据;其中,对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处理满足以下条件: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从二进制域映射至2
w
进制域,且映射后的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块满足其中,所述为所述映射后的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块
中的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子块,所述为长度为K/wQ的2
w
进制序列,所述w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映射后的任意一个信息比特块与转换后对应的信息比特块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其中,所述为所述转换后对应的信息比特子块,所述H
n
为在2
w
进制域上的K/w
×
K/w的通用解码矩阵UDM,所述n用于指示第n次传输;所述n满足n∈[1,2,...,N],所述N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传输的总次数,且所述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述进行反映射后对应的信息比特块满足[A
n,1
,A
n,2
,...,A
n,Q
];其中,所述A
n,Q
为长度为K/Q的二进制序列。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一个编码块至少承载一个信息比特子块,至多承载Q个信息比特子块;其中,所述编码块包括所述第一编码块和所述第二编码块。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编码块按照所述编码块的标识依次排列,其中,第一个所述编码块承载一个信息比特子块;第一个至第Q个所述编码块承载的信息比特块的数量按照所述编码块的排列顺序,依次增加一个,所述第Q个所述编码块承载Q个信息比特子块;所述第Q+1个所述编码块至第M个所述编码块承载信息比特子块的数量按照所述编码块的排列顺序,依次减少一个;所述第M个所述编码块承载一个信息比特子块。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为码率R的量化阶数,所述Q为正整数;第i个所述编码块的码率r
i
=i
×
R/Q,所述i满足1≤i≤Q;第j个所述编码块的码率r
j
=(M-j+1)
×
R/Q,所述j满足Q+1≤j≤M。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用于获取X个信息比特块,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K个信息比特;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被划分为Q个信息比特子块,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子块为长度为K/Q的二进制序列;处理单元,用于将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按照第一顺序置于M个第一待编码块中的Q个第一待编码块中,所述第一顺序为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第q个信息比特子块位于所在第一待编码块的第(q-1)*K/Q+1至第q*K/Q可靠的位置,所述q满足1≤q≤Q;所述M满足M=X+Q-1;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M个第一待编码块分别进行polar码编码,获取M个第一编码块;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M个第一编码块;当需要重传时,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每一个所述信息比特块的Q个信息比特子块按照第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