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连续接收反馈定时方法和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非连续接收反馈定时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非连续接收技术目前仅用于蜂窝系统中,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对应的drx
‑
HARQ循环时间定时器通过高层RRC信令半静态配置,为一个固定取值。
[0003]drx
‑
HARQ循环时间定时器的长度在边链路通信中与终端侦听信道获取重传资源的时延相关,传统蜂窝通信中为该定时器配置半静态固定取值的方法会导致终端过早启动drx重传定时器增大功率开销,或者过晚启动drx重传定时器而延长了数据包传输时延。
[0004]而半静态配置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边链路通信。目前关于边链路上的drx
‑
HARQ循环时间定时器如何配置无解决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将提出一种边链路通信中的drx
‑
HARQ循环时间定时器配置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出一种非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连续接收反馈定时方法,应用在边链路通信中,其特征在于,接收终端在非连续接收时,接收终端反馈信息SFCI为NACK时,启动第一定时器,当第一定时器超时启动第二定时器,接收终端在第二定时器启用期间侦听重传数据包;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持续时长为以下时长值中的一个:第一时长T1,为发送终端在触发资源选择时进行信道侦听的时长;第二时长T2,为重传资源与前一个反馈HARQ的PSFCH资源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三时长T3,为接收终端HARQ反馈的PSFCH资源与该资源之后非连续接收配置的激活状态之间的时间间隔;第四时长T4,为发送终端接收HARQ反馈的PSFCH资源与该资源之后非连续接收配置的激活状态之间的时间间隔。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的持续时长按照以下规则之一选择:min(T1,T2);max(T1,T3);max(T1,T4);max(T1,T3,T4);min(max(T1,T3),T2);min(max(T1,T4),T2);min(max(T1,T3,T4),T2)。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获取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定时器的持续时长;所述指示信息的获取方式为以下至少一种:发送终端通知、基站通知、系统默认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长、第二时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霞,王志勤,杜滢,闫志宇,焦慧颖,刘晓峰,魏贵明,徐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