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态事件触发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采样数据的非 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多智能体系统在电网、传感器网络、交通与机器人等领域的 广泛应用,其分布式控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分布式协同控制包括众多分 支,如:蜂拥、一致、编队与合围等。编队控制的目标是使一群智能体实现指 定的几何队形,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卫星组网与无人机表演等场景。
[0003]在真实系统中,控制器在嵌入式微处理器上运行,并且周期性执行。因此, 离散控制策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Y.P.Gao等人研究了时变有向通讯拓扑 下,二阶系统的一致性问题,每个智能体只能在采样时刻获得邻居的位置与速 度信息,并且每个智能体的采样周期不同。G.H.Wen等人针对具有非线性动态 的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了延时输入策略,通过该方法,可以将离散系统转换为 具有时变延时的非线性系统,并且可以估计系统允许的最大采样周期。此外, 还有更多有关基于采样数据的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每个智能体同步采样状态信息,并周期性监测事件触发函数,每个智能体只在函数触发时广播自己的状态;S2、事件触发函数中的参数动态更新;S3、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1之前进行的:给出图理论、每个智能体的动力学与编队问题的定义,以及后续用到的假设与引理;所述图理论包括:考虑具有N个节点的无向图G,表示为G={V,E,W},其中V={v1,v2,...,v
N
}表示节点的集合,表示边的集合,W=[w
ij
]∈R
N
×
N
表示邻接矩阵;对于邻接矩阵W,如果(v
i
,v
j
)∈E,则w
ij
>0,其中v
i
与v
j
互为邻居;否则w
ij
=0;N
i
表示智能体i的邻居的集合;图G的拉普拉斯矩阵L=[l
ij
]∈R
N
×
N
定义为当图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存在连接通路时,无向图G是全连接的;问题描述如下:考虑具有通讯拓扑G的多智能体系统,包含N个智能体,每个智能体的动力学模型描述为:其中x
i
(t)∈R
n
,u
i
(t)∈R
m
,f(x
i
(t),t)∈R
n
分别表示智能体i的状态、输入与非线性动态,并且有态,并且有A和B是具有相应维数的常矩阵;定义1:如果对于任意给定有界初始条件,满足下列要求,则称多智能体系统能够实现时变状态编队h:其中h
i
∈R
n
表示状态x
i
(t)的偏移量,并且有r(t)是编队位置函数;定义2:如果采用控制器u
i
(t)(i=1,2,...,N),多智能体系统能够实现编队h,则称编队h是可行的;假设与引理如下:假设1:图G是无向图且全连通;假设2:对于任意的x,y∈R
n
,非线性动力学f(x
i
(t),t)满足如下李普希兹条件:引理1:无向图G的拉普拉斯矩阵为L∈R
N
×
N
,则:L至少有一个零特征值,并且该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1
N
,即L1
N
=0
N
;如果G是全连通的,则0是L的单特征值,其余N
‑
1个特征值都具有正实部,即0=λ1<λ2≤...≤λ
N
;
引理2:如果矩阵R>0,则对于任意矩阵X与标量ρ>0,满足下式:
‑
XR
‑1X≤ρ2R
‑
2ρX引理3:对于对称矩阵A
11
,A
12
,A
22
,下列性质是等价的:,下列性质是等价的:,下列性质是等价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设计事件触发机制:定义编队误差为:δ
i
(t)=x
i
(t)
‑
h
i
(i=1,2,...,N)且有定义测量误差为:其中T为采样周期,为智能体i的最近一次触发时刻,且有定义组合测量为:其中为智能体j的最近一次触发时刻,且有忽略非线性项f(x
i
(t),t),得到智能体i的状态估计为:其中KT为采样时刻,且有其中KT为采样时刻,且有为智能体i在时刻KT的状态估计,且有然后,得到状态估计误差为:其中x
i
(KT+T)为智能体i的状态在KT+T时刻的采样值,且有设计基于采样数据的事件触发编队控制策略如下所示:其中且智能体i的动态事件触发函数g
i
(t)定义为:(t)定义为:
其中σ
i
(KT)为动态参数,θ>0为正常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体仅在每一个采样时刻KT检查动态事件触发函数g
i
(t);首先,根据式更新动态参数σ
i
(KT);然后,将采样值代入式当且仅当g
i
(KT)≥0时,系统触发并更新控制器u
i
(t);触发时刻表示为:引理4:对于给定初始条件σ
i
(0)∈[0,1)与θ>0,采用式进行参数更新,则σ
i
(KT)在任意时刻满足如下约束条件:0≤σ
i
(KT)≤σ
i
(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动态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当K=1时,得到:表明0≤σ
i
(T)≤σ
i
(0)<1;对于假设0≤σ
i
(KT)≤σ
i
(0)<1,得到:且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瑶,柴小丰,孙长银,冯涛,解乃颖,刁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