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调节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73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调节药物,该药物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调节药物


[0001]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
,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调节药物。

技术介绍

[0002]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再障主要见于青壮年,其发病高峰期有2个,即15~25岁的年龄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
[0003]急性型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从而导致败血症。肺炎也很常见。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使病情日益恶化。
[0004]慢性型再障起病缓慢,以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黏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但也有部分患者迁延多年不愈,甚至病程长达数十年,少数到后期进展为重型或极重型再障。
[0005]针对慢性再障类疾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调节药物,可以用于生产治疗慢性再障类疾病的药物,可有效治疗慢性再障类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调节药物, 可以对慢性再障类疾病的患者起到养阴降火的作用,同时能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再平衡,补气养血的功效,对血热妄行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类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调节药物,该药物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0.5

3份、丹皮10

15份、贯众10

15份、生地21

26份、麦冬21

26份、地肤子21

26份、生龙骨21

26份、生牡蛎21

26份、茜草13

17份、板蓝根13

17份、黄苓8

12份、苍耳子8

12份、三七1

3份、枸杞子18

22份、大枣8

10枚。
[0008]进一步的,该药物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0.5

2份、丹皮11

13份、贯众11

13份、生地23

25份、麦冬23

25份、地肤子23

25份、生龙骨23

25份、生牡蛎23

25份、茜草14

16份、板蓝根14

16份、黄苓9

11份、苍耳子9

11份、三七2份、枸杞子19

21份、大枣9

10枚。
[0009]进一步的,该药物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1份、丹皮12份、贯众12
份、生地24份、麦冬24份、地肤子24份、生龙骨24份、生牡蛎24份、茜草15份、板蓝根15份、黄苓10份、苍耳子10份、三七2份、枸杞子19份、大枣9枚。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药物的原料经过粉碎、混合、制丸等工序制成中药丸。
[0011]进一步的,所述羚羊角粉、丹皮、贯众、生地、麦冬均粉碎为粒径r1为0.02

0.5mm的粉状;所述地肤子、生龙骨、生牡蛎、茜草、板蓝根、黄苓、苍耳子、三七均粉碎为40

100目的粉状,所述枸杞子和大枣粉碎为粒径r2为0.02

0.1mm的粉状。
[0012]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中各种药物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各种药物之间气动协同作用,提高药效,其中所述地肤子、生龙骨、生牡蛎、茜草、板蓝根、黄苓、苍耳子、三七的比表面积为S,S=(r1*S1+r2*S2)/4,其中S1为羚羊角粉、丹皮、贯众、生地、麦冬的比表面积, S2为枸杞子和大枣颗粒的比表面积。
[0013]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调节药物的药效,本方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的生产装置,其包括多个粉碎机,每个所述粉碎机均连接有煎药机,所述煎药机设置药物混合机构和药品输送装置;还包括混药器,所述混药器包括与所述药品输送装置的第一出药口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第一药品输送通道及一个第二药品输送通道,多个所述第一药品输送通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药品输送通道的第二进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药品输送通道还设置有一个第二出药口。
[0014]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粉碎机粉碎制得的药粉颗粒均不相同。
[0015]通过设置多个粉碎机和煎药机,从而可以针对药物的配方不同,可以将药物粉碎后再进行煎药,并在煎药的过程中进行搅拌,可以使药物更好的进行混合,通过设置多个粉碎机和煎药机可以药粉粒径不同的药品分类进行粉碎,并分类进行煎药,可以使制得的药丸内部的更重要无可以混合均匀,提高药效。
[0016]进一步的,所述混药器包括为柱状结构的本体,所述第二药品输送通道为与所述本体同轴设置的圆柱型通道,多个所述第一药品输送通道围绕所述本体的轴心均匀间隔设置。
[0017]进一步的,该生产装置的粉碎机及煎药机均设置有三台,第一药品输送通道设置有三个,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S3,第二药品输送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4,为了使多种药片从第一药品输送通道输送至第二药品输送通道时使每种药品可以有效粘合,并使各种药品的配比更为均匀,则S4=(S1+S2+S3)*a,a的取值范围为:0.45

0.85;其中各个第一药品输送通道的横截面积可以根据对应的煎药机内部药品占总药品的比重进行设置,即对应的煎药机内部的药品的比重越大,其对应的第一药品输送通道的横截面积也越大,又由于药品的输送阻力与药品颗粒的大小也具有一定的关系,药粉的颗粒粒径越小,其形成的药条与第一药品输送通道的内侧壁的附着力越大,在输送使受到的阻力也越大,为了降低输送阻力,当药粉的历经约小时,第一药品输送通道的内径应设置的越大,则第一药品输送通道的横截面积的确定满足如下关系式:s=(b*S4/r)*R*c,其中b为该第一药品输送通道所要输送药品的质量占总药品质量的比重,r为该第一药品输送通道所要输送药品颗粒的粒径,R为三个第一药品输送通道内三种药粉粒径不同的药品粒径之和,c为调整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调节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0.5

3份、丹皮10

15份、贯众10

15份、生地21

26份、麦冬21

26份、地肤子21

26份、生龙骨21

26份、生牡蛎21

26份、茜草13

17份、板蓝根13

17份、黄苓8

12份、苍耳子8

12份、三七1

3份、枸杞子18

22份、大枣8

10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调节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0.5

2份、丹皮11

13份、贯众11

13份、生地23

25份、麦冬23

25份、地肤子23

25份、生龙骨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修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超之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