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68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光学摄像镜头包含七片透镜,所述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第七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于大光圈配置下加强周边成像的效能,有助于扩大视角,降低光学摄像镜头的制造敏感度,进而提高生产性。进而提高生产性。进而提高生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摄像镜头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1月14日、申请号为201711119965.2、专利技术名称为“光学摄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及取像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上且兼顾大光圈配置时周边成像效能及小型化的光学摄像镜头及取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摄影模块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将摄影模块装置应用于各种智能电子产品、娱乐装置、运动装置与家庭智能辅助系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等装置功能强,消费者对于照相功能需求也越来越严苛(比如夜间录影、拍摄快速或具有焦深照片等)。已知现有光学镜头难以同时满足大光圈与短总长的需求,尤其是周边影像对光圈大小较为敏感。因此,如何加强周边成像品质,乃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光学摄像镜头,通过光学摄像镜头组搭载七片透镜来加强周边成像的效能,尤其是在大光圈的配置下效果更为良好;通过第三透镜为具有较强的屈折力的正透镜,可将光学摄像镜头中主要正屈折力透镜往成像面移动,有助于扩大视角,降低光学摄像镜头的制造敏感度,进而提高生产性。
[0005]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包含七片透镜,所述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第七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光学摄像镜头中透镜总数为七片。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七片透镜的阿贝数中小于20的透镜总数为V20,七片透镜的阿贝数中小于30的透镜总数为V30,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6]|f3/f1|≤1.0;
[0007]|f3/f2|≤1.0;
[0008]|f3/f4|≤1.0;
[0009]|f3/f5|≤1.0;
[0010]|f3/f6|≤1.0;
[0011]|f3/f7|≤1.0;
[0012]1≤V20;
[0013]3≤V30;以及
[0014]T34/T45≤8.0。
[0015]依据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包含七片透镜,所述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第七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光学摄像镜头中透镜总数为七片。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七片透镜的阿贝数中小于20的透镜总数为V20,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其满足下列条件:
[0016]|f3/f1|≤1.0;
[0017]|f3/f2|≤1.0;
[0018]|f3/f4|≤1.0;
[0019]|f3/f5|≤1.0;
[0020]|f3/f6|≤1.0;
[0021]|f3/f7|≤1.0;
[0022]1.0<CT3/CT1<3.0;
[0023]1≤V20;以及
[0024]T34/T45≤8.0。
[0025]依据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包含七片透镜,所述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第七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光学摄像镜头中透镜总数为七片。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为f,七片透镜的阿贝数中小于20的透镜总数为V20,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其满足下列条件:
[0026]|f3/f1|≤1.0;
[0027]|f3/f2|≤1.0;
[0028]|f3/f4|≤1.0;
[0029]|f3/f5|≤1.0;
[0030]|f3/f6|≤1.0;
[0031]|f3/f7|≤1.0;
[0032]f/f3<1.0;
[0033]1≤V20;以及
[0034]T34/T45≤8.0。
[0035]当|f3/f1|、|f3/f2|、|f3/f4|、|f3/f5|、|f3/f6|以及|f3/f7|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将光学摄像镜头中主要正屈折力透镜往成像面移动,有助于扩大视角,降低光学摄像镜头
的制造敏感度,进而提高生产性。
[0036]当V20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加强光学摄像镜头消色差的能力,有利于在大光圈配置下维持成像品质。
[0037]当V30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加强光学摄像镜头消色差的能力,有利于在大光圈配置下维持成像品质。
[0038]当CT3/CT1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进一步提升第三透镜屈折力的强度,并可确保第一透镜具有足够的中心厚度足够,而可提升第一透镜的制造性。
[0039]当f/f3满足上述条件时,可降低光学摄像镜头中单一透镜屈折力的强度,可避免透镜之间屈折力差距过大而造成影像修正不足或过度修正等问题。
[0040]当T34/T45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让第三透镜至第五透镜间的透镜间距配置较为平均,可避免因透镜间距太大而造成透镜形状过于弯曲。
附图说明
[0041]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0042]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0043]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0044]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0045]图5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0046]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0047]图7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七片透镜,该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以及一第七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该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该第七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该第七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其中,该光学摄像镜头中透镜总数为七片,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该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该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所述七片透镜的阿贝数中小于20的透镜总数为V20,所述七片透镜的阿贝数中小于30的透镜总数为V30,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其满足下列条件:|f3/f1|≤1.0;|f3/f2|≤1.0;|f3/f4|≤1.0;|f3/f5|≤1.0;|f3/f6|≤1.0;|f3/f7|≤1.0;1≤V20;3≤V30;以及T34/T45≤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该第二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凹面,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其满足下列条件:|f7/f1|≤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像高为ImgH,该光学摄像镜头的光圈值为Fno,该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角为FOV,其满足下列条件:0.80<TL/ImgH<1.60;1.0<Fno<2.0;以及70度<FOV<100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其满足下列条件:0.50<T34/T45<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该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该光学摄像镜头的入射瞳直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0.8<TD/EPD<2.0。11.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七片透镜,该七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以及一第七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该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该第七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该第七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其中,该光学摄像镜头中透镜总数为七片,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该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该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该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该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该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所述七片透镜的阿贝数中小于20的透镜总数为V20,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其满足下列条件:|f3/f1|≤1.0;|f3/f2|≤1.0;|f3/f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伯纶陈俊谚薛钧哲陈纬彧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