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037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系统,包括:净水装置,其具有渗透膜以及位于所述渗透膜的两侧的浓水腔和净水腔;混水箱,其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以及回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引导初始水进入所述混水箱,所述回水口与所述净水装置的浓水腔连通;泵送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回水口与所述浓水腔之间;阀机构;其中:所述阀机构与所述浓水腔连通以引导所述浓水腔中的浓水流出,并将引导出的所述浓水可改变流量分配比例地分成用于借由所述第二进水口供入所述混水箱的第一支流浓水以及用于排泄的第二支流浓水;所述泵送装置用于将所述混水箱中借由所述第一支流浓水与所述初始水混合形成的原水重新供入所述浓水腔。水重新供入所述浓水腔。水重新供入所述浓水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专利申请号为20201027128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调节净水水质的 装置和方法以及净水系统,该专利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3]在具有渗透膜的净化装置(在该专利中所述的净化装置被称作了净化系 统)外增设并排设置的浓水箱和原水箱,在浓水箱和原水箱之间的隔板上开 设有竖向延伸且贯通该隔板的狭长通道,净化装置中的渗透膜一侧的浓水腔 中的浓水被持续的输送至浓水箱中,进入浓水箱中的浓水部分通过狭长通道 而进入原水箱中,并与被初始液输入管输送至原水箱中的初始水(如自来水) 混合而形成原水,该浓水参与混合而形成的原水被重新输送至渗透膜的浓水 腔,通过如此的循环,进而解决了浓水极差化的问题,即,通过使渗透膜中 的浓水至少部分的循环利用而解决了浓水腔中浓水极差化的问题。
[0004]为避免原水箱中的原水的离子浓度过低和过高以及为使原水箱中的原 水的离子浓度维持在一个所要求的浓度范围内,该专利还公开了如下技术方 案:/>[0005]在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装置,其具有渗透膜以及位于所述渗透膜的两侧的浓水腔和净水腔;混水箱,其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以及回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引导初始水进入所述混水箱,所述回水口与所述净水装置的浓水腔连通;泵送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回水口与所述浓水腔之间;阀机构;其中:所述阀机构与所述浓水腔连通以引导所述浓水腔中的浓水流出,并将引导出的所述浓水可改变流量分配比例地分成用于借由所述第二进水口供入所述混水箱的第一支流浓水以及用于排泄的第二支流浓水;所述泵送装置用于将所述混水箱中借由所述第一支流浓水与所述初始水混合形成的原水重新供入所述浓水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机构还配置成:所述阀机构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支流浓水和所述第二支流浓水的和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机构还配置成:使所述阀机构对所述浓水的所述和流量的调节过程与对所述浓水的分配比例的调节过程彼此独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离子浓度传感器;所述离子浓度传感器至少用于检测所述净化水的离子浓度,以基于所述离子浓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阀机构而调节所述第一支路浓水的流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浓度传感器还用于同时检测所述原水的离子浓度以及所述净水腔中的净化水的离子浓度,以用于建立净水腔中的净化水的离子浓度与原水的离子浓度之间的对应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离子浓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净水腔中的净化水的离子浓度位于所要求的净化水浓度范围内时,建立净水腔中的净化水的离子浓度与所述原水的离子浓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用于获得与所要求的净化水浓度范围的原水浓度范围;其中:通过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果刘小菡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菡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