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CAM技术的钢结构制造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033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CAM技术的钢结构制造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BIM设计端和CAM生产端的信息传递,所述BIM设计端包括相连的设计图制作模块和管材软件处理模块,所述CAM生产端包括数控设备操作模块,所述管材软件处理模块通过以太网总线连接至数控设备操作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以取代体力劳动实现自动化,软件可以取代智力劳动实现智能化,将人的工作经验固化。BIM和CAM端的数据打通及加工设备的信息化提升,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材料成本,加速工程建设时间,减少对社会的影响。减少对社会的影响。减少对社会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CAM技术的钢结构制造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CAM技术的钢结构制造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BIM已经进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目前CAM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数控切割下料管材,型材,板材,甚至钢筋上效率已经很高,目前制约BIM应用的主要困难是,如何从传统的结构设计软件过度到BIM,Autodesk行业软件集,如何把BIM数据自动提供给CAM软件,并经过智能化套料提供给数控加工设备,国内已进入探索阶段。如图1所示,国内目前对于管材钢结构加工通过设计院提供BIM或CAD模型,由施工单位组织人员翻样深化,加工成可供生产的cad图纸,再由设备操作人员将cad图纸中的尺寸参数填入至加工设备,结合焊接标准及加工工艺,由加工设备生产一个工件,由此往复。该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0003]一、BIM技术目前只运用到设计端,在其下游的生产及施工方并未打通数据传递通道,信息的传递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重复智力劳动人员及体力劳动人员进行同质化的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CAM技术的钢结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IM设计端和CAM生产端的信息传递,所述BIM设计端包括相连的设计图制作模块和管材软件处理模块,所述CAM生产端包括数控设备操作模块,所述管材软件处理模块通过以太网总线连接至数控设备操作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CAM技术的钢结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图制作模块包括TEKLA软件、Revit软件和Rhino软件,施工图纸通过TEKLA软件、Revit软件和Rhino软件自动生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CAM技术的钢结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软件处理模块包括解析数据单元、轨迹编程单元和套料单元,加工信息通过解析数据单元、轨迹编程单元、套料单元进行分析、设置和套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CAM技术的钢结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设备操作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运动控制器和管材加工设备,所述运动控制器接收到管材软件处理模块后将加工信号传送至管材加工设备。5.一种基于BIM+CAM技术的钢结构制造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CAM技术的钢结构材料制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宜言吴运欣王先前李建璞龙小湖雷建王小花李跃国
申请(专利权)人:任逸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