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022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00:05
一种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包括温室气象系统、自动气象站、远程智能终端、一组温室PLC控制系统和一组温室;所述自动气象站包括雨量计、风向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大气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大气温度传感器,所述雨量计、风向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大气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大气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均通过通信系统传送至温室气象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光照、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农业环境要素,根据温室植物生长要求,温室控制系统可自动控制开窗、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
,具体地,涉及一种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如今的温室大棚使用率越来越高,自然天气又是影响温室大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温室大棚用综合气象系统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智能温室大棚用综合气象系统在使用时无法进行综合的气象数据检测,导致数据检测偏向性过大,而且现有技术智能温室大棚用综合气象系统在使用时无法进行实时的检测预警,导致对温室大棚的保护措施不到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温室进行气象监测系统在数据的全面性和预警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造成温室气象数据统计控制不完全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包括温室气象系统、自动气象站、远程智能终端、一组温室PLC控制系统和一组温室,所述温室气象系统与自动气象站和远程智能终端之间分别进行通信,所述一组温室PLC控制系统和一组温室一一对应,所述一组温室PLC控制系统和温室气象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温室PLC控制系统包括外设单元、执行单元、传感器单元、电源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外设单元和执行单元均与温室PLC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和报警单元均与温室PLC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单元和温室PLC控制系统的电源连接;所述自动气象站包括雨量计、风向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大气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大气温度传感器,所述雨量计、风向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大气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大气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均通过通信系统传送至温室气象系统。本技术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光照、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农业环境要素,根据温室植物生长要求,温室控制系统可自动控制开窗、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为植物生长提供合适环境。
[0006]进一步的,上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所述远程智能终端包括电脑、手机、平板和WEB网页。无需现场观测,即可随时了解温室的环境信息。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所述外设单元包括触摸屏和存储器。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所述执行单元包括日光灯模块、加热器模块、风机模块、遮阳系统和灌溉模块,所述日光灯模块、加热器模块、风机模块、遮阳系统和灌溉模块分别与温室PLC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PH值传感器、土壤导电率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所述PH值传感器、土壤导电率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分别与温室PLC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温室内湿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所述日光灯模块包括照明灯和农用钠灯。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所述加热器模块包括电暖气和太阳能板。
[0013]进一步的,上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所述灌溉模块包括滴灌和喷雾。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所述遮阳系统包括内外遮阳网、天窗和侧窗。
[0015]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0016]1.自动化:通过对气候参数的检测分析,可以自动控制设备的运行,降低能耗,减轻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负荷;
[0017]2.强大的扩展功能:通过选用不同的外围设备,可以控制温室环境及灌溉、施肥等;
[0018]3.完善的资料处理功能:通过中央控制软件,可以不问断地记录各种传感器的信息以及各种控制设备的动作记录等;
[0019]4.远程监控功能:即使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温室内的设备参数进行监视和控制;
[0020]5.数据联网功能:通过GPRS,可将各种数据联入局域网或INTERNET,真正实现数据共享。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所述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的整体框架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所述温室PLC控制系统的框架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所述远自动气象站的框架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所述远程智能终端的框架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框架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框架图;
[0027]图7为本技术所述日光灯模块的框架图;
[0028]图8为本技术所述加热器模块的框架图;
[0029]图9为本技术所述灌溉模块的框架图;
[0030]图10为本技术所述遮阳系统的框架图。
[0031]图中:温室气象系统1、自动气象站2、雨量计21、风向传感器22、气压传感器23、大气湿度传感器24、风速传感器25、大气温度传感器26、远程智能终端3、电脑31、手机32、平板33、WEB网页34、温室PLC控制系统4、温室5、外设单元6、触摸屏61、存储器62、执行单元7、日光灯模块71、照明灯711、农用钠灯712、加热器模块72、电暖气721、太阳能板722、风机模块73、遮阳系统74、内外遮阳网741、天窗742、侧窗743、灌溉模块75、滴灌751、喷雾752、传感器单元8、PH值传感器81、土壤导电率传感器82、温度传感器83、温室内温度传感器831、土壤温度传感器832、湿度传感器84、温室内湿度传感器841、土壤湿度传感器84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85、光照传感器86、电源单元9、报警单元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气象系统(1)、自动气象站(2)、远程智能终端(3)、一组温室PLC控制系统(4)和一组温室(5),所述温室气象系统(1)与自动气象站(2)和远程智能终端(3)之间分别进行通信,所述一组温室PLC控制系统(4)和一组温室(5)一一对应,所述一组温室PLC控制系统(4)和温室气象系统(1)之间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温室PLC控制系统(4)包括外设单元(6)、执行单元(7)、传感器单元(8)、电源单元(9)和报警单元(10),所述外设单元(6)和执行单元(7)均与温室PLC控制系统(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8)和报警单元(10)均与温室PLC控制系统(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单元(9)和温室PLC控制系统(4)的电源连接;所述自动气象站(2)包括雨量计(21)、风向传感器(22)、气压传感器(23)、大气湿度传感器(24)、风速传感器(25)和大气温度传感器(26),所述雨量计(21)、风向传感器(22)、气压传感器(23)、大气湿度传感器(24)、风速传感器(25)和大气温度传感器(26)的数据均通过通信系统传送至温室气象系统(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智能终端(3)包括电脑(31)、手机(32)、平板(33)和WEB网页(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单元(6)包括触摸屏(61)和存储器(6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的信息化气象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7)包括日光灯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治宇闻俊朱宪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汇丰农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