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施工洞口止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010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管施工洞口止水系统,属于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部、连接环、弧形止水部以及限位机构;支撑部设有工作孔;所述连接环的内孔与所述工作孔同轴设置;所述连接环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槽;弧形止水部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弧形止水部首尾相连、形成环状结构;限位机构设在所述连接环的自由端,具有第二插接部;在对弧形止水部进行安装时,将弧形止水部安装在连接环的较低位置,并通过转动弧形止水部,使连接环上的较低位置空出,并安装下一个弧形止水部,以此类推,直至使若干止水部形成环状结构;因此,在管件的直径较大时,也能够通过在连接环的较低位置完成若干弧形止水部的安装,方便快捷,且无需使顶进设备与管件分离。备与管件分离。备与管件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施工洞口止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顶管施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顶管施工洞口止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施工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洞口处设置止水环,管件从止水环的通孔中穿过,且止水环的内周壁与管件的外周壁接触;现有技术中,在止水环的内周壁上固定设置橡胶圈、并通过橡胶圈与管件接触,或者止水环本身为橡胶材质,因此,能够增加止水环的防水性能;但是,在顶管过程中,管件的外周壁与止水环的内周壁之间会产生摩擦,容易导致止水环的损坏;在止水环出现损坏时,需要将顶进设备与管件分离,然后将新的止水环从管件的端部套入,还需要将止水环沿着管件的轴线方向滑动至洞口位置;在管件直径较大时,不便于带动止水环沿管件的轴线方向在管件的外周壁上滑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管施工洞口止水系统,旨在解决在止水环出现损坏时不便于进行更换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施工洞口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设有工作孔,所述工作孔用于使管件穿过所述支撑部;连接环,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连接环的内孔与所述工作孔同轴设置,且所述连接环的内孔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工作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环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连接环的自由端之间形成插环;弧形止水部,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弧形止水部首尾相连、形成环状结构,且每一个所述弧形止水部的圆心角均小于180
°
;所述弧形止水部的内侧壁与所述工作孔的内侧壁处于同一圆周面、以使所述弧形止水部的内侧壁与管件的外侧壁接触;所述弧形止水部上具有与所述插环插接的插槽,并具有与所述环形槽插接的第一插接部,所述弧形止水部具有可沿所述连接环的圆周方向转动的自由度;所述插槽与所述连接环的自由端接触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工作孔同轴的弧形槽;以及限位机构,设在所述连接环的自由端,具有与所述弧形槽插接限位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可沿所述弧形槽滑动,并用于限制所述弧形止水部沿所述连接环的直径方向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洞口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壁上设有可沿所述连接环的轴线方向滑动的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的一部分与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壁接触,所述按压机构的另一部分在滑动后与所述弧形止水部的外侧壁接触、以使所述弧形止水部固定在所述连接环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洞口止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环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环的直径,所述弧形止水部的外侧壁与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壁处于同一圆周面上;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可沿所述连接环的轴线方向滑动的按压环,所述按压环套设在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洞口止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民辉陈克均程振邦向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