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04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取暖器,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立板,在两个所述的立板之间上下间隔设有下连接部和上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和所述上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上,所述下连接部上设有发热组件,所述上连接部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上连接部的前后壁面上分别均布有出风槽,在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板上设有风道,所述空腔靠近所述风道的上连接部侧壁上设有连通槽,所述风道与所述空腔通过连通槽互相连通,在所述风道外侧的立板上均布有进风槽,所述风道内设有抽风装置,所述上连接部的下端面上设有反射件,所述反射件用于将热量向前后两侧反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能使位于之间的发热组件的热量快速向前后两侧扩散的优点。两侧扩散的优点。两侧扩散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暖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0002]取暖器是一种通过电加热或燃气加热、然后配合吹风装置进行送风供暖的电器,现有的取暖器并没有设置反射件,导致热量无法快速向两侧扩散,因此导致取暖效率较差,无法达到取暖温度,因此急需一种能将热量反射的取暖器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将热量反射的取暖器。
[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取暖器,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立板,在两个所述的立板之间上下间隔设有下连接部和上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和所述上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上;
[0005]所述下连接部上设有发热组件;
[0006]所述上连接部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上连接部的前后壁面上分别均布有出风槽,在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板上设有风道,所述空腔靠近所述风道的上连接部侧壁上设有连通槽,所述风道与所述空腔通过连通槽互相连通,在所述风道外侧的立板上均布有进风槽,所述风道内设有抽风装置;
[0007]所述上连接部的下端面上设有反射件,所述反射件用于将热量向前后两侧反射。
[0008]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射件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0009]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射件的下端面为弧形面。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反射件的下端面为锥形面。
[0011]作为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连接部内的燃烧腔,所述燃烧腔任意一侧的立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左右贯穿所述立板,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燃烧腔连通,所述连接孔内设有ODS点火针,在所述燃烧腔上方的下连接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发热炉头。
[0012]作为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连接部上方的电发热管。
[0013]作为优选地,还包括有倒U型防护架,所述倒U型防护架设置在所述两个所述的立板之间,所述下连接部和上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倒U型防护架内部。
[0014]作为优选地,所述倒U型防护架上设有卡扣,所述立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0015]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能使位于之间的发热组件的热量快速向前后两侧扩散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发热组件在启动后,进行自发热,由于发热组件位于反射件的正下方,当发热组件发热时,热量向上通过反射件向前后两侧扩散,并通过抽风装置带动空气从进风槽进入、流经风道和空腔,最后从出风槽吹向前后两侧,吹出的空气与热量融合形成暖风,能使热量快速向外散发形成供暖。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2]参见图1

图5,一种取暖器,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立板1,在两个所述的立板1之间上下间隔设有下连接部12和上连接部13,所述下连接部12的左右两侧和所述上连接部13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1上;
[0023]所述下连接部12上设有发热组件2;
[0024]所述上连接部13的内部设有空腔17,所述上连接部13的前后壁面上分别均布有出风槽14,在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板1上设有风道16,所述空腔17靠近所述风道16的上连接部13侧壁上设有连通槽,所述风道16与所述空腔17通过连通槽互相连通,在所述风道16外侧的立板1上均布有进风槽15,所述风道16内设有抽风装置;
[0025]所述上连接部13的下端面上设有反射件3,所述反射件3用于将热量向前后两侧反射。
[0026]发热组件在启动后,进行自发热,由于发热组件位于反射件的正下方,当发热组件发热时,热量向上通过反射件向前后两侧扩散,并通过抽风装置带动空气从进风槽进入、流经风道和空腔,最后从出风槽吹向前后两侧,吹出的空气与热量融合形成暖风,能使热量快速向外散发形成供暖。
[0027]所述抽风装置采用现有市售的风机。
[0028]所述上连接部13的外壁上涂有吸热涂层,能使上连接部吸收多余热量进行发热,即可使空气流经空腔17时形成暖风。
[0029]所述下连接部12为锥形,锥形能进一步将热量向上反射,配合反射件进行二次反射,能使热量快速扩散。
[0030]所述反射件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其表面打磨成镜面。
[0031]参见图2,所述反射件3的下端面为弧形面,弧形面能将发热组件向上散发的热量向前后两侧反射扩散。
[0032]参见图4,所述反射件3的下端面为锥形面,锥形面能将发热组件向上散发的热量向前后两侧反射扩散。
[0033]参见图1

图5,所述发热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连接部12内的燃烧腔22,所述燃烧腔22任意一侧的立板1上设有连接孔10,所述连接孔10左右贯穿所述立板1,所述连接孔10与所述燃烧腔22连通,所述连接孔10内设有ODS点火针,在所述燃烧腔22上方的下连接部12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发热炉头21;
[0034]所述发热炉头21采用现有取暖器的红外炉头;
[0035]外部的燃气管与所述连接孔进行密封连接实现进气,燃气进入到燃烧腔22时,通
过ODS点火针进行点火,燃气在燃烧腔22内燃烧通过发热炉头21向外扩散。
[0036]所述发热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连接部12上方的电发热管,电发热管能通过接电实现发热,其控制原理采用现有的原理,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成本低,安全性好。
[0037]参见图1

图5,还包括有倒U型防护架11,所述倒U型防护架11设置在所述两个所述的立板1之间,所述下连接部12和上连接部13设置在所述倒U型防护架11内部。
[0038]所述倒U型防护架11上设有卡扣,所述立板1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暖器,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立板(1),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的立板(1)之间上下间隔设有下连接部(12)和上连接部(13),所述下连接部(12)的左右两侧和所述上连接部(13)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1)上;所述下连接部(12)上设有发热组件(2);所述上连接部(13)的内部设有空腔(17),所述上连接部(13)的前后壁面上分别均布有出风槽(14),在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板(1)上设有风道(16),所述空腔(17)靠近所述风道(16)的上连接部(13)侧壁上设有连通槽,所述风道(16)与所述空腔(17)通过连通槽互相连通,在所述风道(16)外侧的立板(1)上均布有进风槽(15),所述风道(16)内设有抽风装置;所述上连接部(13)的下端面上设有反射件(3),所述反射件(3)用于将热量向前后两侧反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3)的下端面为弧形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3)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吉武刘高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名高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