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823 阅读:23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八音琴,它包含有发条机构、音鼓(3)、音板(2)、传动齿轮链、调速器和底板(1),其特征是发条壳(13)与调速器支架(8)由塑料模制而成,呈独立的单体但相互之间又呈可脱卸的连接。发条壳(13)的围壁是连续不分段的,其底部有向下突出的凸缘(17)与底板上的凹槽(20)相嵌合。调速器支架整体呈“*”字形结构只有一个与底板相互连接的固定点(10),因此拆装十分方便。音鼓里端盖(27)内侧加工有用来与动力外输轴相互连接的螺孔(30),使动力外输轴(26)的拆装变得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Guoqin octav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rinette, which comprises a spring mechanism, sound drum (3), (2), soundboard gear chain, governor and the bottom (1),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spring shell (13) and (8) governor stent made of plastic molded, a single body of independent but mutually and a demountable connection. The enclosing wall of the spring shell (13) is continuous, an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downward projecting flange (17)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oove (20)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governor bracket is in a '*' shape structure, and has a fixed point (10)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The inner side of the end cover (27) of the drum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30) which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external transmission shaft of the power, so that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of the power external transmission shaft (26) is very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安装在玩具和工艺品内用发条驱动来演奏音乐的八音琴。在现有技术中有类似的产品,如美国专利US4458573中所公开的那种技术方案(见图4)。但这一技术方案存在诸多缺点,首先,其发条壳采用上下二半对合式结构,上半部是塑料质的上半壳3,下半部为铝合金的下半壳27,二者之间通过连接桩头29、30和连接桩孔48、49进行固定连接。由于二者结合后中间存有一条接缝,所以整体刚性差,由于发条壳和调速器支架是二者为一体的连体结构,当容纳在发条壳内的发条被卷紧以后,上半壳3可能发生变形。当上半壳3一旦发生变形时,与其连体成为悬臂结构的调速器支架3A也相应跟着变形,甚至其远端的支架轴孔45部位还可能是变形最厉害的部位,这样会引起调速轴20的轴承端20b从所述的轴孔45脱出。另外,产品在运输途中也可能遇到强烈的振动,也可能发生同样的情况。所以,这种发条壳与调速器支架设计成连体结构,发条壳设计成二个半壳对合的结构,以及调速器支架呈悬臂状的结构已被实践证明是不理想的方案。再说,一旦上述的调速轴20从轴承孔45中脱出的情况发生,为了要重新安装,必须将调速器支架与发条壳连体结构的所有固定桩全部拆掉,十分麻烦。这种拆装在生产厂内的制造装配过程中也会碰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推出一种消除二个半壳对合的发条壳结构、消除调速器支架的悬臂状结构,使调速器的安装更加牢固,不会发生调速轴从支架上脱落的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要使调速器的拆装变得十分方便快捷,实现仅需拆开一只固定连接点就能方便地对调速器轴进行拆装的良好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推出一种能实现将动力外输轴方便地与音鼓实现拆装的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一种发条壳与调速器支架呈分立布置但相互之间又呈可脱卸的连接关系的八音琴方案。它是包含有发条机构、音鼓、音板、传动齿轮链、调速器和底板等零部件的一个八音琴整体。与对比技术方案(图4)相比,所不同的是a.所述发条机构的发条壳整体由塑料模制而成,其围壁是自顶面至其根部连续的围壁,不分上下二半,从而围壁上不存在中间接缝,在所述的围壁上开有供发条的一端自内向外伸出并固定于其上的窗口;b.所述的发条壳的底缘上有一向下突出的弧形凸缘,它与所述底板相应位置上的弧形凹槽相配合定位; c.所述发条壳与所述调速器的支架呈相互间可脱卸的连接,所述的调速器支架整体由塑料模制而成。所述发条壳与调速器支架相互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卡扣和扣槽的配合连接,所述的卡扣被设置在所述调速器支架顶面与发条壳相邻接的那条侧边上,所述的扣槽被设置在发条壳接近其顶面位置的围壁上。所述的卡扣与扣槽的位置可以互换。由于发条壳用于与底板相互连接的脚平面一般是贴在底板平面上,为了避免高起的脚平面与音鼓大齿轮相互间发生干涉,也为了让底板的边侧留出更多的空间以便加设其它构件,如动力外输轴,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采用埋入式的方案,它是这样布置的,即,所述的发条壳有三个与底板相互连接固定的连接孔,位于靠近音鼓大齿轮的那只连接孔的脚平面被埋入底板上设有的一个向下凹陷的平台内,所述的下凹平台位于靠近音鼓大齿轮并与音鼓轴线相平行的那条底板侧边上,这样,所述脚平面的上表面与底板上表面齐平。为了方便对调速器进行拆装,本专利技术将发条壳和调速器支架设计成相互独立、不成连体并相互间呈可脱卸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调速器支架其整体具有“”字形的形状结构,它包含有水平布置的顶面和垂直向下延伸的支撑件。为了进一步方便于对调速器进行拆卸,本专利技术的调速器支架还被设计成只有一个与底板相互连接的固定连接孔的方案。其方案是在所述“”字形的调速器支架上开设一个先在顶面延伸、然后经弯折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字形窗口,在所述垂直支撑件的末端设有一只固定螺丝孔。所述的窗口起到二个作用,一只节省材料,二是方便于所述固定螺丝的置入和旋紧操作。当然螺丝孔改为光孔与桩尖相互铆接也是可行的方案。八音琴音鼓的轴心线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被利用布置一根动力外输轴,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外输轴为一根直轴,它的二端端头上被加工有阳螺纹,而音鼓带齿轮的那个端盖内侧平面中央有一个带阴螺纹的螺孔,二者相互螺接后,当音鼓处于转动的工作状态时,动力外输轴也跟着一起转动,完成动力的外输。所述螺纹的旋向正好与音鼓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中动力外输轴不会松脱。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发条壳和调速器支架二者呈独立的单体,相互之间呈可脱卸的连接,在需要对调速器支架进行拆装时只需拧动一只固定螺丝或拆去一个铆接桩头就可完成,十分方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还在于发条壳与调速器支架均由塑料模制而成,可大批量生产,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的发条壳虽然采用塑料制成,但是由于采用的是连续圈壁,没有中间接缝,而且其根部埋入底板上的弧形凹槽内,限制了围壁根部沿底板平面方向上发生移动或变形的可能性,所述全塑发条壳的整体刚性不比全金属的或半金属半塑料的方案差。再一方面,用本专利技术的音鼓安装动力外输轴十分方便,只要将其插入音鼓内腔,使动力外输轴的前端与音鼓(带齿轮的)里端盖内侧的中央螺孔相互螺接就行了,手续十分简便,而且由于螺旋的转动方向正好与音鼓的转动方向相反,所以只会越转越紧,不会发生中途松脱的现象。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叙述。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八音琴的总体结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八音琴音鼓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八音琴的发条壳与调速支架装成后的立体斜视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八音琴的立体分解图。图1至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八音琴的总体结构,它包含有底板(1)、固定在底板上的发条机构、音板(2)、音鼓(3)、传动齿轮链、调速机构等构件。调速器支架(8)、发条壳(13)是各自独立的单体、由塑料模制成形,相互之间呈可脱卸的连接。发条壳(13)的围壁(16)是自其顶面至其根部连续的围壁,不是分为上下二个半部对合而成,所以没有中间接缝。在所述的围壁上开有供发条(未显示)一端端头自内向外伸出并固定于其上的窗口(15)。发条壳(13)的根部边缘上有向下突出的弧形凸缘(17),它与开设在底板(1)相应位置上的弧形凹槽(20)配合定位固定。所述的发条壳(13)有三个用于与底板(1)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孔,其中连接孔(19)的脚平面被埋入底板平面上的一个下凹平台(21)内,所述的下凹平台(21)位于与所述转鼓(3)轴线相平行的那条底板侧边上,其位置靠近音鼓大齿轮(4),连接方式采用连接孔(19)与桩头(22)的铆接。连接孔(18)与桩头(23)铆接,连接孔(32)与桩头(24)铆接。所述的发条壳(13)与所述的调速器支架(8)相互之间通过卡扣(12)和扣槽(14)的配合构成可脱卸的连接。所述的卡扣(12)被设置在所述调速器支架顶面与发条壳相邻接的那条侧边上。所述的扣槽(14)被设置在发条壳接近其顶面位置的围壁上。所述的卡扣(12)具有方形的外廓,其末端有弯脚,所述的扣槽(14)具有方形的孔。卡扣(12)与扣槽(14)配合后,所述的弯脚起到防脱出的弹性卡扣作用,但只要将调速器支架(8)向上轻轻一提,所述的卡扣(12)就能方便地从扣槽(14)中脱出,发条壳(13)与调速器支架(8)二者即可分离。所述卡扣(12)与扣槽(14)的位置可以互换。所述的调速器支架(8)具有“”字形的形状,水平面为顶面,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八音琴,它包含有发条机构、音鼓、音板、传动齿轮链、调速器和底板,其特征在于: a.所述发条机构的发条壳(13)具有自其顶面到其根部连续的围壁,发条壳整体由塑料模制而成,在所述的围壁上开有供发条的一端自内向外伸出并固定于其上的窗口(15); b.所述的发条壳(13)的底缘有一向下突出的弧形凸缘(17),它与底板(1)上相应位置的弧形凹槽(20)相配合定位; c.所述发条壳(13)与所述调速器的支架(8)呈相互间可脱卸的连接,所述的调速器支架(8)整体由塑料模制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音琴,它包含有发条机构、音鼓、音板、传动齿轮链、调速器和底板,其特征在于a.所述发条机构的发条壳(13)具有自其顶面到其根部连续的围壁,发条壳整体由塑料模制而成,在所述的围壁上开有供发条的一端自内向外伸出并固定于其上的窗口(15);b.所述的发条壳(13)的底缘有一向下突出的弧形凸缘(17),它与底板(1)上相应位置的弧形凹槽(20)相配合定位;c.所述发条壳(13)与所述调速器的支架(8)呈相互间可脱卸的连接,所述的调速器支架(8)整体由塑料模制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音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条壳(13)有三个与所述底板(1)相互连接固定的连接孔(18)、(19)、(20),其中连接孔(19)的脚平面被埋入底板上设有的一个向下凹陷的平台(21)内,所述的下凹平台(21)位于靠近音鼓大齿轮(4)并与音鼓轴线相平行的那条底板侧边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音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条壳(13)与所述的调速器支架(8)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德白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韵声精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3月22日 21:42
    八音本来是古籍中一种称谓,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后来逐渐为各种民俗与宗教吸收,有了佛教八音、乐昌八音、乐器八音、镇隆八音等,是我们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律史的重要符号。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