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953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包括:行走装置、悬挂装置、表面处理装置、回收装置;所述行走装置的轮系采用万向轮结构,所述悬挂装置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的侧壁上与轮系连接,所述表面处理装置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的中间,所述回收装置位于所述行走装置平台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悬挂装置采用两级式双气室油气弹簧进行缓冲,使行走装置不会因所述表面处理装置的振动而反弹,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全自动化工作,节省劳动力,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板表面处理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板在施工前需要经过预处理,将钢板上的水分、污泥及疏松的氧化皮通过吹风、加热或通过固定钢丝刷除去浮锈,从而获得一个干燥、较清洁的表面;然后再用钢丸或钢丝粒抛于钢板表面上将铁锈及氧化皮除尽;目前大都采用人工手持除尘器或抛丸机处理的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容易造成粉尘污染;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实现自动化处理,效率高,节省人力劳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用,体积小,自锁性能好,整体模块化设计,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的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包括:行走装置、悬挂装置、表面处理装置、回收装置;所述行走装置的轮系采用万向轮结构,所述悬挂装置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的侧壁上与轮系连接,所述表面处理装置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的中间,所述回收装置位于所述行走装置平台的一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运输平台和轮系,所述运输平台整体为矩形框架结构,整体为方钢焊接而成,一侧安装铅蓄电池,一侧安装所述回收装置,所述运输平台的表面铆接冷轧钢板,所述运输平台的中间固定所述表面处理装置,所述表面处理装置的接尘口与所述回收装置的接口连接;所述轮系有四组,对称安装在所述运输平台的下方。
[0007]进一步的,所述悬挂装置包括:固定板、扭杆、缓冲器、连接臂;所述固定板由沉头螺栓与所述行走装置的车身框架侧壁连接,所述扭杆穿过所述固定板,且安装有深沟球轴承,所述扭杆一端通过花键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并通过圆螺母和止动垫圈固定,另一端通过花键与所述行走装置的车身框架固定连接,实现扭杆悬挂功能,所述扭杆采用弹簧钢材质,断面为圆形,淬火处理,保证单位长度产生更大的扭矩,所述连接臂为中间镂空结构,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了重量;所述缓冲器的环形板一端连接万向轮的轴端,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铰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器为两级式双气室油气弹簧,包括:外缸,内缸,外浮动活塞,外端盖,主浮动活塞,内端盖,空心活塞杆,内活塞,导向环,密封圈;所述外缸包括:环形板,装配耳,注油嘴,注气嘴,螺纹孔;所述内缸包括:环形盖,阻尼孔,导向环座,空心柱,螺纹孔Ⅰ,注油嘴Ⅰ;所述外浮动活塞为圆环结构,在圆环内外表面中间周向分别加工一个密封圈槽,在密封圈槽两侧分别加工导向环座Ⅰ;所述外端盖为中空圆环结构,分为内环和外环,在外环轴向加工四个螺纹孔Ⅱ,在内环内外表面中间位置周向加工密封圈槽Ⅰ,在内环内表面
的密封圈槽Ⅰ两侧加工导向环座Ⅱ;所述主浮动活塞为中空圆环结构,分为内外和两环,内环轴向加工有圆孔,外环底面轴向加工有十二个阻尼孔Ⅰ,外环侧面周向加工有导向环座Ⅲ,外环内表面周向加工螺纹孔;所述内端盖为中空圆环结构,分为内环和外环,在外环顶面轴向加工十二个螺纹孔Ⅲ,在外环内表面加工导向环座Ⅳ,在内环内外表面左侧位置周向加工密封圈槽Ⅱ;所述空心活塞杆包括:装配耳Ⅰ,空心杆,注气嘴Ⅰ;所述空心杆为空心圆杆结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且上端面加工有注气孔,圆杆下端侧面周向加工螺纹孔,装配耳Ⅰ为拱形,侧面加工注气孔直通底面,底面的注气孔与空心杆的注气孔对齐,然后将装配耳Ⅰ和空心杆焊接在一起,注气嘴Ⅰ安装在装配耳Ⅰ的注气孔位置;所述内活塞为圆柱形,在圆柱面侧面周向中间位置加工密封圈槽Ⅲ,在密封圈槽Ⅲ两侧加工导向环座

;所述导向环安装在导向环座内,所述密封圈安装在密封圈槽内;通过多气腔室组合结构完成二级缓冲的效果。
[0009]实施本技术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悬挂装置采用两级式双气室油气弹簧进行缓冲,使行走装置不会因所述表面处理装置的振动而反弹,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全自动化工作,节省劳动力,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0]图1:本技术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的整体安装的剖视图;
[0011]图2:本技术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的悬挂装置的结构图;
[0012]图3:本技术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的悬挂装置的缓冲器结构图I;
[0013]图4:本技术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的悬挂装置的缓冲器结构图II;
[0014]图中:1

行走装置,2

悬挂装置,3

表面处理装置,4

回收装置,21

固定板,22

扭杆,23

缓冲器,24

连接臂,231

外缸,232

内缸,233

外浮动活塞,234

外端盖,235

主浮动活塞,236

内端盖,237

空心活塞杆,238

内活塞,239

导向环,2310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描述。
[0016]如图1、2、3、4所示,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包括:行走装置1、悬挂装置2、表面处理装置3、回收装置4;所述行走装置1的轮系采用万向轮结构,所述悬挂装置2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1的侧壁上与轮系连接,所述表面处理装置3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1的中间,所述回收装置4位于所述行走装置1平台的一侧;所述行走装置1包括运输平台和轮系,所述运输平台整体为矩形框架结构,整体为方钢焊接而成,一侧安装铅蓄电池,一侧安装所述回收装置4,所述运输平台的表面铆接冷轧钢板,所述运输平台的中间固定所述表面处理装置3,所述表面处理装置3的接尘口与所述回收装置4的接口连接;所述轮系有四组,对称安装在所述运输平台的下方;所述悬挂装置2包括:固定板21、扭杆22、缓冲器23、连接臂24;所述固定板21由沉头螺栓与所述行走装置1的车身框架侧壁连接,所述扭杆22穿过所述固定板21,且安装有深沟球轴承,所述扭杆22一端通过花键与所述连接臂24连接并通过圆螺母和止动垫圈固定,另一端通过花键与所述行走装置1的车身框架固定连接,实现扭杆悬挂功能,所述扭杆22采用弹簧钢材质,断面为圆形,淬火处理,所述连接臂24为中间镂空结构,所述缓冲器23的环形板一端连接万向轮的轴端,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21铰接;所述缓冲器23为两级
式双气室油气弹簧,包括:外缸231,内缸232,外浮动活塞233,外端盖234,主浮动活塞235,内端盖236,空心活塞杆237,内活塞238,导向环239,密封圈2310;所述外缸231包括:环形板,装配耳,注油嘴,注气嘴,螺纹孔;所述内缸232包括:环形盖,阻尼孔,导向环座,空心柱,螺纹孔Ⅰ,注油嘴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1)、悬挂装置(2)、表面处理装置(3)、回收装置(4);所述行走装置(1)的轮系采用万向轮结构,所述悬挂装置(2)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1)的侧壁上与轮系连接,所述表面处理装置(3)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1)的中间,所述回收装置(4)位于所述行走装置(1)平台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1)包括运输平台和轮系,所述运输平台整体为矩形框架结构,整体为方钢焊接而成,一侧安装铅蓄电池,一侧安装所述回收装置(4),所述运输平台的表面铆接冷轧钢板,所述运输平台的中间固定所述表面处理装置(3),所述表面处理装置(3)的接尘口与所述回收装置(4)的接口连接;所述轮系有四组,对称安装在所述运输平台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2)包括:固定板(21)、扭杆(22)、缓冲器(23)、连接臂(24);所述固定板(21)由沉头螺栓与所述行走装置(1)的车身框架侧壁连接,所述扭杆(22)穿过所述固定板(21),且安装有深沟球轴承,所述扭杆(22)一端通过花键与所述连接臂(24)连接并通过圆螺母和止动垫圈固定,另一端通过花键与所述行走装置(1)的车身框架固定连接,实现扭杆悬挂功能,所述扭杆(22)采用弹簧钢材质,断面为圆形,淬火处理,所述连接臂(24)为中间镂空结构,所述缓冲器(23)的环形板一端连接万向轮的轴端,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21)铰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表面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23)为两级式双气室油气弹簧,包括:外缸(231),内缸(232),外浮动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霞丁效华朱霄霄陈磊马艳辉何丽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