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性强的纺织筒用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适用性强的纺织筒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0003]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纺线进行纺织,纺线需要使用到纺织筒对其进行缠绕整理,纺织筒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转运装置,现有的转运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减震效果不佳,这样会导致纺织筒因晃动出现混乱难以整理,而且对纺织筒保护不全面,导致纺织筒暴露在外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强的纺织筒用转运装置,具备减震效果更佳,避免各个纺织筒之间出现混乱,保护更加全面,避免受到外界因素污染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转运装置减震效果不佳,导致纺织筒因晃动出现混乱难以整理,对纺织筒保护不全面,导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性强的纺织筒用转运装置,包括底座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4),所述底座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箱(1)内腔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1),所述固定柱(21)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18),左右固定柱(21)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19)和阻尼器(20),所述连接块(3)的顶部贯穿至底座箱(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箱体(5),所述箱体(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的顶部贯穿至隔板(14)的顶部并与箱体(5)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隔板(14)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9),所述导向杆(9)和丝杆(15)之间活动连接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柱(16),所述放置柱(16)的前侧开设有定位槽(17),所述放置柱(16)的表面套设有放置板(8),所述放置板(8)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定位销(23),所述定位销(23)的后侧依次贯穿壳体(7)和放置板(8)并延伸至定位槽(17)的内腔,所述定位销(23)的前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拧西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