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芦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11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芦丝,包括吹口管(1)、音箱(2)、主音管(4)和副音管,音箱(2)为横直的封闭竹管,为吹口管(1)安置于音箱(2)上侧,主音管(4)和一对副音管安置于音箱(2)上吹口管(1)的对侧。副音管包括duo音副音管(9)和mi音副音管(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演奏五声和七声,而且音色浑厚、明亮、柔和,和声效果较强,造型新颖别致,更具民族特色。(*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Zhulusi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mboo reed wire, including a pipe (1), the speaker (2), (4) the tube and deputy speaker sound tube (2) is closed because of bamboo, for a pipe (1)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speaker (2), (4) and a lead pipe the sound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speaker (2) on a pipe (1) on the side. The auxiliary sound tube comprises a duo sound auxiliary sound tube (9) and a mi sound auxiliary sound tube (10).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can play five tones and seven tones, but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rich and bright tone, bright and soft sound, strong harmonic effect, novel and unique design, and mor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乐器
,具体涉及一种民族民间管乐器竹芦丝
技术介绍
葫芦丝是一种传统的云南民族民间竹管乐器,流传于云南的滇西地区,如德宏、瑞丽等傣族地区,以葫芦做音箱竹子作发音管,故称葫芦丝,又称葫芦萧。葫芦丝由音箱、主管、簧片、附管组成。葫芦丝发音优美、亲切,但是附管仅只发一个音,和声强度较弱。为此,本设计人在现有葫芦丝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以竹筒作音箱和声效果好的竹芦丝,试验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型新颖,和声能力强的竹管乐器竹芦丝。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吹口管、音箱、主音管和副音管,其音箱为横直的封闭竹管,吹口管安置于音箱上侧,主音管和一对副音管安置于音箱上吹口管的对侧。本技术由于采用的双音副音管和竹筒音箱,不仅能够演奏五声和七声,而且音色浑厚、明亮、柔和,和声效果较强,造型新颖别致,更具民族特色。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对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之后视图;图3为图1之纵向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吹口管1、音箱2、主音管4和副音管,吹口管1、主音管4和副音管均与音箱2气通式连接,主音管、副音管发音端一侧分别设置主声簧片5和副声簧片6,副音管下端开口设有气塞8,主音管4上开有7个音孔,其中正面6个音孔3,背面一个音孔3,出音孔7,装饰挂件孔11;音箱2为横直的封闭竹管,吹口管1安置于音箱2上侧,主音管4和一对副音管安置于音箱2上吹口管1的对侧。所述的一对副音管包括duo音副音管9和mi音副音管10。所述的音箱2一般可用自然生成的封闭竹节加工造型而成,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封堵竹管形成音箱2之腔体。所述的主音管4、duo音副音管9和mi音副音管10既可用竹管制作,也可以用其他金属管加工,均可使用技术的目的,并可具有不同的音色效果。音箱2也是如此。本使用方法与葫芦丝相似,即吹奏竹芦丝时,用嘴包含吹口管1吹气,气流进入音箱2,并分别进入主音管4和副音管,气流使主声簧片5和副声簧片6震动,通过主音管的4个音孔控制主音管4中的气流,发出不同音和多音的组合,从而产生音乐旋律;当需要和声时,拔下副音管的端塞,副音管发出duo和mi音,从而产生持续和声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芦丝,包括吹口管(1)、音箱(2)、主音管(7)和副音管,吹口管(1)、主音管(4)和副音管均与音箱(2)气通式连接,主音管(4)、副音管置于音箱(2)内的端侧面分别设置主声簧片(5)和副声簧片(6),副音管下端开口设有气塞(8),主音管(4)上开有7个音孔,其中正面6个音孔(3),背面一个音孔(3),出音孔(7),装饰挂件孔(11),其特征是:音箱(2)为横直的封闭竹管,为吹口管(1)安置于音箱(2)上侧,主音管(4)和一对副音管安置于音箱(2)上吹口管(1)的对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芦丝,包括吹口管(1)、音箱(2)、主音管(7)和副音管,吹口管(1)、主音管(4)和副音管均与音箱(2)气通式连接,主音管(4)、副音管置于音箱(2)内的端侧面分别设置主声簧片(5)和副声簧片(6),副音管下端开口设有气塞(8),主音管(4)上开有7个音孔,其中正面6个音孔(3),背面一个音孔(3),出音孔(7),装饰挂件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桂江静蒋文波黄庆明杨文辉李安明苏兆祥向学志李鸿钧汤应寿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玉溪市文化管理服务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