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震专利>正文

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677 阅读:1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簧管乐器的音管,特别是涉及一种簧管乐器中葫芦丝及巴乌乐器的主音管结构,在主音管的端部设置有簧舌,在主音管上开有七个音孔,正面六个音孔,背面一个音孔;在主音管上中、低音孔向簧舌方向移动,所有被移动的音孔内均插有一柱管;柱管的长度为音孔向簧舌方所移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主管内加装柱管,可有效拉近音位,在不改变原有葫芦丝造型的情况下,演奏者的手感无任何异样,即可自如地演奏,吹出优美的乐曲,该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he Hulusi and Bawu pip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ed pipe, especially the Hulusi and relates to a reed instrument Bawu in pipe structure, in the end of the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seven holes, six holes on the back side, a hole in the main pipe; on the move to the main direction, bass hole, a column tube is inserted in the hole all moved; column length for hole to the main side moving distan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due to the installation of column in charge, can effectively narrow the phoneme, without changing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Hulusi, players feel no different, you can freely play, blowing out beautiful music,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簧管乐器的音管,特别是涉及一种簧管乐器中葫芦 丝及巴乌乐器的主音管结构。
技术介绍
葫戸丝、巴乌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其音色优美、外形奇特而受 到人们的喜爱,传统的葫芦丝、巴乌开有七个音孔,主音管正面六个音孔, 背面一个音孔,传统的葫芦丝、巴乌缺少中低声部,原因是中低声部的管乐 器指孔或音孔要随着乐器自身音高的变化而变化,即,乐器音越低音孔位之 间的距离要越远,手指无法准确把握,图1是传统乐器主音管音孔位置示意图。如图l所示的音孔距离的乐器,例如低音D、 C、降B、 A、 G等能将以 上调式乐器进行正常使用的演奏者非常少,主要原因是音孔间距过大,手指 无法按孔所致,现在也有一些低音乐器为解决这一问题常采用加键装置来弥 补演奏者手指对乐器的要求,但是失去了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例如滑 音、叠音、倚音、加键乐器是无法演奏的,使民族乐器看上去更像西洋乐器。 另一种是在主管上采用外柱式开孔法,虽可以拉近音位,但这种方式不能随 意应用,因为一但音孔间距拉进过多时外柱自然过高,影响演奏者手指按孔 时的灵敏度及灵巧性,同时也改变了葫芦丝原有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低音葫芦丝、巴乌的音 孔间距可随意拉近至演奏者所需的最佳位置,使演奏更加灵活,而不影响乐 器自身外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主 音管的端部设置有簧舌,在所述主音管上开有七个音孔,正面六个音孔,背面一个音孔;在所述主音管上中、低音孔向簧舌方向移动,所有被移动的音孔内均插有一柱管。所述柱管长度为音孔向簧舌方所移动的距离。所述柱管为空心的圆管或隋园形管,其外径与音孔所对应的内径相适配, 所述柱管的中轴线与主音管的中轴线垂直。所述正面音孔在一条直线上或正面音孔之间相互交错排列。所述柱管可选用金属、尼龙塑料或PVC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主管内加装柱管,可有效拉近音位, 在不改变原有葫芦丝造型的情况下,演奏者的手感无任何异样,即可自如地 演奏,吹出优美的乐曲,该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附图说明图l是传统葫芦丝、巴乌主音管的音孔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音孔内插入有柱管的主音管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音孔移动位置及柱管立体示意图。 图中100.主音管 200.簧舌 300.音孔 400.柱管1、 2、 3、 4、 5、 6、 7.音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簧舌200设 置在主音管100的端部,在所述主音管100上开有七个音?L,正面六个音孔, 背面一个音孔,所述正面音孔可以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正面音孔之间的排列 也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如可相互交错排列;所述主音管100是葫卢丝或巴乌的主音管;在所述主音管100上,中、低音孔向簧舌200方向移动,移动 的音孔300均插有一柱管400。所述柱管400为空心圆管或隋园形管,其外 径与所对应的音孔内径相适配,所述柱管400的中轴线与主音管100的中轴 线垂直。所述柱管400长度为音孔300所移动的距离,即中音孔3向簧舌方 向移动Xmm,其柱管的高度为Xmm;中音孔2移动Xlmm,其柱管的高度 为Xlmm;低音孔7向簧舌方向移动X2mm,其柱管的高度为X2mm;低音 孑L6移动X3mm,其柱管的高度为X3mm。所述柱管400可选用金属、尼龙 塑料或PVC材料制作。实施例l:当中音3向簧舌方向移动8mm,其柱管的高度为8mm;中音 2向簧舌方向移动7mm,其柱管的高度为7mm;当低音7向簧舌方向移动 6mm,其柱管的高度为6mm;低音6向簧舌方向移动5mm,其柱管的高度为 5mm;以上柱管的外径分别与其对应的音孔的内径相适配。葫卢丝或巴乌的高音6、 5音位,中音1低音3仍然在传统葫芦丝的位置不变(如有需要也可随意改变位置),根据演奏者的要求,即,所需音孔的 距离确定中音2、 3和低音6、 7,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手型的演奏者进行自 由开孔,自由开孔后的中音2、 3低音6、 7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音准偏高,此 时需分别准确计算中音2、 3和低音6、 7向上移音孔与传统尺寸的差距,并 测算出音孔的实际直径,此时可准确算出柱管的外径和高度,最后对葫芦丝 进行调音,通过如上方法制得的葫芦丝有效拉近了音孔距离,使演奏者能够 自如演奏理想中的中低音乐曲。值得指出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 根据本技术的基本技术构思,也可用相同的结构对其它簧管乐器通过在 音孔内加装柱管,缩短音孔间距,依然可以实现本新型自如演奏中低音乐 曲的目的,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 施方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主音管(100)的端部设置有簧舌(200),在所述主音管(100)上开有七个音孔,正面六个音孔,背面一个音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音管上中、低音孔向簧舌(200)方向移动,所有被移动的音孔内均插有一柱管(4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主音管(100)的端部设置有簧舌(200),在所述主音管(100)上开有七个音孔,正面六个音孔,背面一个音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音管上中、低音孔向簧舌(200)方向移动,所有被移动的音孔内均插有一柱管(400)。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葫芦丝及巴乌的主音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柱管(400)长度为音孔向簧舌方所移动的距离。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震
申请(专利权)人:刘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