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除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910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除冰装置,属于电力设备除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加热部件、操作杆、可充电式电源部件、指示灯和固定螺钉。加热部件安装在操作杆上,通电后加热部件产生热量辐射到待除冰部位,冰块受热熔化,实现除冰功能,可充电式电源部件为加热部件提供能量,并具有移动方便的特点,指示灯可使本装置在夜间也可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电力作业遇到结冰现象时,人力除冰存在的劳动强度大,且机械除冰容易损伤设备和触电风险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除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除冰
,具体涉及一种加热除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冬季雨雪天气,室外的电力设备容易结冰,这种情况下,如果要维修这些电力设备,需要破除外面的结冰。对于结冰严重的设备,如果不及时清理结冰,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者漏电的危险。
[0003]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操作人员通常都是采用敲击的方式予以解决,该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而且敲击力度不容易把控,力度小不容易破冰,力度大容易损伤电力设备,且这种直接接触电力设备的操作容易引发触电安全风险。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除冰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除冰装置,具有除冰快速,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移动方便等优点。
[0006]一种加热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部件、操作杆、可充电式电源部件、指示灯和固定螺钉;
[0007]所述加热部件由加热片,隔热套,支撑体,导电柱以及螺钉构成,其中加热片为厚度3mm的PTC发热体,每个加热片还具有2个通孔,用以放置导电柱,加热片在隔热套内呈阵列排列,相邻加热片之间的间隙为1.5mm~2.5mm,隔热套为防火板材料,在其矩形结构外部具有两个支耳,用以与支撑体固定连接,矩形内部具有一个矩形槽,矩形槽底部具有分布均匀的若干凹槽,凹槽用以安装固定加热片,隔热套还具有两个侧向通孔,导电柱穿过该侧向通孔,支撑体为一长方体结构,中部具有一个凹槽,凹槽上具有一个螺纹孔,凹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盲槽,盲槽的两侧具有两个螺纹孔,隔热套沉入盲槽内,通过其自身的支耳与螺钉配合固定在支撑体上,所述隔热套为2个,对称设置在支撑体上;
[0008]所述操作杆为绝缘体材料制成,内部中空,其上具有若干处凹槽,操作杆的每处凹槽与加热部件的支撑体的中部凹槽相匹配,用以防止加热部件在操作杆上转动,且操作杆的每处凹槽上均具有通孔,用以将加热部件上的导电柱引入到操作杆内,以及将加热部件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操作杆上;
[0009]所述可充电式电源部件包括锂电池、壳体、转接板和转动轮,锂电池为可充电锂电池,置于壳体内,壳体为绝缘塑料材质制作而成,其外端一侧具有一体式的把手,壳体的下端均匀安装有3组转动轮,每组转动轮均可绕壳体360
°
旋转,壳体上还具有转接板,转接板上具有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
[0010]所述指示灯安装于操作杆的上端,可在夜间起到照明作用,便于夜间操作。
[0011]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为可充电锂电池,容量为75Ah,输出电压为72V,如此设置,使得装置可进行反复充电使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部件上的所有导线均通过操作杆内部引出连接到可充电式电源部件的放电接口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的长度为5m~8m,材料为玻璃钢环氧树脂。这是因为玻璃钢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绝缘性。
[0014]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上的若干个凹槽为2~4个。
[0015]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部件为2~4个。
[0016]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为LED夜光灯。
[0017]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操纵操作杆将操作杆上固定的加热部件放在待除冰部位,通过可充电式电源部件给相应的加热部件供电,加热部件中的加热片被加热,热能传递给待除冰部位,冰受热融化,实现除冰功能。本技术中的多个加热部件可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进行通电加热。在移动到下一个待加热设备时,可充电式电源部件由于壳体有把手,且壳体底部具有转动轮,因此可直接推动壳体即可快速移动。且操作杆为绝缘结构,加热部件的所有与可充电式电源部件连接的导线均置于操作杆的内部,绝缘性较好。并且本实施例具有指示灯,可在夜间工作。
[0018]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
[0019]a) 除冰效率高;多个加热部件设置在操作杆上,在除冰时,可同时进行加热,提升除冰效率,也可以根据实际除冰需要有选择的对加热部件进行供电,且操作人员不直接接触电力设备,安全性高;
[0020]b)可充电式电源部件的结构组成,使得其不仅充放电方便,而且把手和转动轮的设置使得其移动方便;
[0021]c) 指示灯的设置,使得其在夜间也可工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加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隔热套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隔热套结构剖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操作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可充电式电源部件结构剖视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可充电式电源部件结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图1~图7中各符号代表的含义如下:
[0030]1—加热部件,2—操作杆,3—可充电式电源部件,4—指示灯,5—固定螺钉,1

1—加热片,1

2—隔热套,1

3—支撑体,1

4—导电柱,1

5—螺钉,3

1—锂电池,3

2—壳体,3

3—转接板,3

4—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
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包括加热部件1、操作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部件(1)、操作杆(2)、可充电式电源部件(3)、指示灯(4)和固定螺钉(5);所述加热部件(1)由加热片(1

1),隔热套(1

2),支撑体(1

3),导电柱(1

4)以及螺钉(1

5)构成,其中加热片(1

1)为厚度3mm的PTC发热体,每个加热片(1

1)还具有2个通孔,用以放置导电柱(1

4),加热片(1

1)在隔热套(1

2)内呈阵列排列,相邻加热片(1

1)之间的间隙为1.5mm~2.5mm,隔热套(1

2)为防火板材料,在其矩形结构外部具有两个支耳,用以与支撑体(1

3)固定连接,矩形内部具有一个矩形槽,矩形槽底部具有分布均匀的若干凹槽,凹槽用以安装固定加热片(1

1),隔热套(1

2)还具有两个侧向通孔,导电柱(1

4)穿过该侧向通孔,支撑体(1

3)为一长方体结构,中部具有一个凹槽,凹槽上具有一个螺纹孔,凹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盲槽,盲槽的两侧具有两个螺纹孔,隔热套(1

2)沉入盲槽内,通过其自身的支耳与螺钉(1

5)配合固定在支撑体(1

3)上,所述隔热套(1

2)为2个,对称设置在支撑体(1

3)上;所述操作杆(2)为绝缘体材料制成,内部中空,其上具有若干处凹槽,操作杆(2)的每处凹槽与加热部件(1)的支撑体(1

3)的中部凹槽相匹配,用以防止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殷志群舒承志潘敏方向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台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