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调车尽头线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55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调车尽头线防撞装置,属于铁路尽头线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缓冲器、连接架和底框,在所述缓冲器的撞击端设有橡胶缓冲垫,所述橡胶缓冲垫用于减缓车辆钩头对所述缓冲器撞击力,所述缓冲器的箱体与所述底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架相连接,所述底框的两侧均设有支承座,所述支承座开设有与钢轨相配的滑槽,在所述滑槽内设有摩擦块,当所述车辆钩头撞击所述缓冲器使所述支承座在所述钢轨上滑动,所述摩擦块摩擦所述钢轨进行制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铁路尽头线采用防溜铁鞋进行防护存在稳定性低、事故率高的问题。事故率高的问题。事故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车调车尽头线防撞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铁路尽头线安全防护
,涉及一种用于机车调车尽头线的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常铁路运输作业过程中,会在铁路尽头线处停放车辆或利用牵出线进行调车作业,为了防止车辆滑逸或因机械失灵、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车辆失控、冲出线路,而设置的止挡设备称之为车挡,亦称挡车器。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线路长度和实际运输作业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尽头线所设置的挡车器与停放的车辆之间一般都难以保证有效的安全距离,而目前使用的挡车器只对车辆钩头进行简单碰撞阻挡,对车辆钩头伤害较大,极易造成机车车辆撞损挡车器及车辆受损的事故发生,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铁路运输部门为减少挡车器与车辆的撞损,一般在挡车器前端设置防溜铁鞋进行防护,但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经常发生铁鞋丢失或者铁鞋在止轮过程中出现脱落现象,起不到减速防护的作用,导致事故时常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机车调车尽头线防撞装置,以解决现有铁路尽头线采用防溜铁鞋进行防护存在稳定性低、事故率高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缓冲器、连接架和底框,在所述缓冲器的撞击端设有橡胶缓冲垫,所述橡胶缓冲垫用于减缓车辆钩头对所述缓冲器撞击力,所述缓冲器的箱体与所述底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架相连接,所述底框的两侧均设有支承座,所述支承座开设有与钢轨相配的滑槽,在所述滑槽内设有摩擦块,当所述车辆钩头撞击所述缓冲器使所述支承座在所述钢轨上滑动,所述摩擦块摩擦所述钢轨进行制动。r/>[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有连接板、螺钉和紧固螺栓,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底框与所述支承座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与所述支承座的两侧通过所述紧固螺栓相连接,便于拆装和增加所述支承座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底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支承座延伸至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摩擦块相连接,便于更换所述摩擦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块靠近所述橡胶缓冲垫的一端与水平线呈1
°
至3
°
的夹角,使所述摩擦块的底面呈斜坡状,当所述车辆钩头撞击所述缓冲器时,所述支承座会出现朝另一方轻度的倾斜,倾斜过程中所述摩擦块的底面慢慢的紧贴所述钢轨,摩擦阻力逐步增加。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承座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支承座设在所述底框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支承座设在所述底框的另一侧,四个所述支承座分布在所述底框,可增加稳定性,防止撞击力过大造成倾斜角度过大。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缓冲器的弹簧缓冲和支承座的滑动摩擦制动传递给列车,起到缓和及衰减机车与列车间的
冲击和振动,具有稳定性高、降低事故发生率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的右视图。
[0011]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2]图4是图1的K区域放大剖视图。
[0013]图5是图2的L区域放大图。
[0014]图中:1、缓冲器;11、橡胶缓冲垫;2、连接架;3、底框;31、支承座;311、滑槽;312、摩擦块;32、连接板;321、紧固螺栓;322、螺钉;4、钢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16]如图1至图5所示的机车调车尽头线防撞装置,包括缓冲器1、连接架2和底框3,在所述缓冲器1的撞击端设有橡胶缓冲垫11,所述橡胶缓冲垫11用于减缓车辆钩头对所述缓冲器1撞击力,所述缓冲器1的箱体与所述底框3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架2相连接,所述底框3的两侧均设有支承座31,所述支承座31开设有与钢轨4相配的滑槽311,在所述滑槽311内设有摩擦块312,当所述车辆钩头撞击所述缓冲器1使所述支承座31在所述钢轨4上滑动,所述摩擦块312摩擦所述钢轨4进行制动,本实例中的缓冲器1采用MT

3型缓冲器,该型缓冲器的挠力特征在铁路货车空载或在较低冲击速度时缓冲器的刚度小且变化平缓,在铁路货车满载冲击速度在7km/h以上时刚度增大较快,而且结构合理 ,容量大,能量吸收率高,稳定性好,该型缓冲器的容量达到45kj~54kj,能量吸收率可达85%~90%,检查间隔周期长,使用寿命可达15年,该型缓冲器采用了箱口密封装置,在楔块上加装了铜条由于铜条比较软,在摩擦后容易形成光滑的接触面,能够有效地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灰尘杂质等进入摩擦面,同时还可以起到润滑和吸取金属磨屑的作用,以保证稳定的摩擦系数;还包括有连接板32、螺钉322和紧固螺栓321,所述连接板32设在所述底框3与所述支承座31之间,所述连接板32的两侧与所述支承座31的两侧通过所述紧固螺栓321相连接,便于拆装和增加所述支承座31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螺钉322依次穿过所述底框3、所述连接板32和所述支承座31延伸至所述滑槽311内并与所述摩擦块312相连接,便于更换所述摩擦块312;所述摩擦块312靠近所述橡胶缓冲垫11的一端与水平线呈1
°
至3
°
的夹角,使所述摩擦块312的底面呈斜坡状,当所述车辆钩头撞击所述缓冲器1时,所述支承座31会出现朝另一方轻度的倾斜,倾斜过程中所述摩擦块312的底面慢慢的紧贴所述钢轨4,摩擦阻力逐步增加;所述支承座31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支承座31设在所述底框3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支承座31设在所述底框3的另一侧,四个所述支承座31分布在所述底框3,可增加稳定性,防止撞击力过大造成倾斜角度过大。
[0017]车辆撞击本技术时,车辆的撞击力由橡胶缓冲垫11传到缓冲器1,再由连接架2传递至支承座31,安装在支承座31下方滑槽311内的摩擦块312受力而紧贴钢轨4,摩擦阻力逐步增加;巧妙利用缓冲器1减少冲击力,将冲击力分散至连接架2上,以及摩擦块312与钢轨4的摩擦阻力,逐步减弱对车辆的碰撞冲击,消耗失控车辆的惯性动能;通过本实用新
型的运用,能够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采用MT

3型摩擦式缓冲器允许车辆最高撞击速度15km/h,总阻力不小于150kN,能够在短时间内缓冲机车带来的横向冲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调车尽头线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器、连接架和底框,在所述缓冲器的撞击端设有橡胶缓冲垫,所述缓冲器的箱体与所述底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架相连接,所述底框的两侧均设有支承座,所述支承座开设有与钢轨相配的滑槽,在所述滑槽内设有摩擦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调车尽头线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板、螺钉和紧固螺栓,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底框与所述支承座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与所述支承座的两侧通过所述紧固螺栓相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刘仕会徐剑石吉奉陈昭良梁旭昌于海洋谭开列潘柳斌傅康伦王豪吴海源何建华谢云陈向华覃显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