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37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于建筑结构缝的相对两侧的拐角部的两护角板,两所述护角板相对设置;支承板,安装于两所述护角板的相对侧,所述支承板的上部与所述护角板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盖板,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及支撑组件,可伸缩地支撑于两所述护角板之间,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承板的下部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结构缝处的临时保护方式不牢靠,且会对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破坏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由于受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会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如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产生裂缝甚至倒塌,影响使用与安全。对此,解决的办法有: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来克服这些破坏应力,而不产生破坏;预先在这些建筑的变形敏感部位将结构断开,留出一定的缝隙即建筑结构缝,以保证建筑物的各部分在这些建筑结构缝中有足够的变形宽度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损。
[0003]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缝处的临时保护方式大多不牢靠,固定方式也会对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建筑结构缝处的临时保护方式不牢靠,且会对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破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包括:
[0006]用于贴合于建筑结构缝的相对两侧的拐角部的两护角板,两所述护角板相对设置;
[0007]支承板,安装于两所述护角板的相对侧,所述支承板的上部与所述护角板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0008]盖板,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及
[0009]支撑组件,可伸缩地支撑于两所述护角板之间,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承板的下部的下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护角板包括第一翼缘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翼缘板的第二翼缘板,所述第一翼缘板与所述第二翼缘板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翼缘板贴合于所述建筑结构缝的内侧壁,所述第二翼缘板贴合于所述建筑结构缝的外侧的建筑结构的侧面,所述支撑组件可伸缩地安装于两所述护角板的所述第一翼缘板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翼缘板的远离所述第一翼缘板的一侧形成有斜坡面,所述斜坡面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翼缘板的方向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翼缘板的顶部齐平。
[0013]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顶部涂覆有警示图案。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0015]承插套管,安装于一所述护角板的相对侧,所述承插套管设有内螺纹;以及
[0016]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第一端支撑于另一所述护角板的相对侧,所述插接杆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插接杆的第二端螺合于所述承插套管。
[0017]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杆的第一端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抵靠于所述护角板的相对侧。
[0018]进一步的,支承板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三翼缘板和第四翼缘板,所述第三翼缘板连接于所述第四翼缘板,所述第三翼缘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翼缘板,所述第四翼缘板支撑于所述盖板。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一方面,通过护角板保护结构缝的拐角部在车轮等碾压时不被损坏,另一方面,通过支撑组件的伸缩后将本技术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从结构缝中完整的拆卸下来,进而可以周转使用,而且不会破坏建筑结构,保持了建筑结构的完整性。此外,本技术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通过支撑组件与护角板的配合可实现不同宽度结构缝的临时防护,为施工提供最大安全通行保障。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0026]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包括:两护角板1、支承板2、盖板3和支撑组件4。
[0027]具体的,两护角板1相对设置。护角板1用于贴合于建筑结构缝a的相对两侧的拐角部。
[0028]支承板2安装于两护角板1的相对侧。支承板2的上部与护角板1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0029]盖板3可拆卸地嵌设于容置空间内。
[0030]支撑组件4设置于支承板2的下部的下方。支撑组件4可伸缩地支撑于两护角板1之间以将护角板压抵于建筑结构缝a的相对两侧的拐角部。
[0031]本技术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一方面,通过护角板保护结构缝的拐角部在车轮等碾压时不被损坏,另一方面,通过支撑组件的伸缩后将本技术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从结构缝中完整的拆卸下来,进而可以周转使用,而且不会破坏建筑结构,保持了建筑结构的完整性。
[0032]此外,本技术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通过支撑组件与护角板的配合可实现不同宽度结构缝的临时防护,为施工提供最大安全通行保障。
[0033]在本实施例中,护角板1包括第一翼缘板11和第二翼缘板12。第二翼缘板12连接于第一翼缘板11。第一翼缘板11与所述第二翼缘板12呈角度设置,具体的,第一翼缘板11垂直于第二翼缘板12。其中,第一翼缘板11贴合于建筑结构缝a的内侧壁,第二翼缘板12贴合于建筑结构缝a的外侧的建筑结构5的侧面。支撑组件4可伸缩地安装于两护角板1的第一翼缘板11之间。
[0034]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支撑组件4包括:承插套管41和插接杆42。
[0035]具体的,承插套管4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一护角板1的第一翼缘板11的外侧。承插套管的第二端内设有内螺纹。插接杆42的第一端支撑于另一述护角板1的第一翼缘板11的外侧。插接杆42的第二端设有与承插套管41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插接杆42的第二端螺合于承插套管41。
[0036]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护角板分别安装于结构缝的两侧的拐角部后,将支撑组件的承插套管的第一端连接于其中一护角板的第一翼缘板,之后,通过转动给插接杆,使得插接杆的第一端支撑于另一护角板的第一翼缘板,进而使得两护角板分别紧密地贴合于结构缝的拐角部。
[0037]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插接杆42的第一端连接有垫板,垫板抵靠于护角板1的相对侧。在本实施例中,垫板支撑于护角板的第一翼缘板上。
[0038]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护角板的第二翼缘板12的远离第一翼缘板11的一侧形成有斜坡面,斜坡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贴合于建筑结构缝的相对两侧的拐角部的两护角板,两所述护角板相对设置;支承板,安装于两所述护角板的相对侧,所述支承板的上部与所述护角板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盖板,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及支撑组件,可伸缩地支撑于两所述护角板之间,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承板的下部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板包括第一翼缘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翼缘板的第二翼缘板,所述第一翼缘板与所述第二翼缘板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翼缘板贴合于所述建筑结构缝的内侧壁,所述第二翼缘板贴合于所述建筑结构缝的外侧的建筑结构的侧面,所述支撑组件可伸缩地安装于两所述护角板的所述第一翼缘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缝的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缘板的远离所述第一翼缘板的一侧形成有斜坡面,所述斜坡面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翼缘板的方向设置。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吕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