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37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6
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其包括外壳,外壳上端覆盖安装有盖板,其下端安装有底座,底座与外壳间安装有风机,所述的外壳中空形成有过滤腔,过滤腔内安装有过滤净化装置,并从盖板端面的出气孔排出,所述的过滤净化装置与外壳间通过安装框架连接,安装框架上下端部贯穿设置有上通气槽及下通气槽,所述的过滤净化装置设置有若干个,每个过滤净化装置内部留空设置有风道,风道通过下通气槽、上通气槽分别与进气孔、出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风道的设计有效利用了过滤净化装置内部的空间,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了空气的过滤净化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空气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具体是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装置时一种能够过滤、吸附、分解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洁净度的产品,其在居家、办公、医疗及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大多采用一个风轮单风道的结构,为了提高净化空气效率,部分厂家采用了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风轮组合来对空气净化装置内单风道进行进风及出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风轮组合结构是在风道内部平面及空间叠加加来,造成空气净化装置的体积增大、成本高,更甚至于是气流组织不合理,容易相互干扰而增加噪音及降低空气净化效率。
[0003]为了解决以上弊端,急需提出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体积小巧,净化效率高,进出风顺畅的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
[0005]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其包括外壳,外壳上端覆盖安装有盖板,其下端安装有底座,底座与外壳间安装有风机,所述的外壳中空形成有过滤腔,过滤腔内安装有过滤净化装置,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从底座下端面的进气孔进入过滤腔内,经由过滤净化装置进行过滤净化,并从盖板端面的出气孔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净化装置与外壳间通过安装框架连接,安装框架上下端部贯穿设置有上通气槽及下通气槽,所述的过滤净化装置设置有若干个,每个过滤净化装置内部留空设置有风道,风道通过下通气槽、上通气槽分别与进气孔、出气孔连通,从而导通过滤腔与外部空气;所述的上通气槽与下通气槽错位分布设置。
[0006]所述的安装框架上方内端面由其本体向内弯折形成有上安装槽,过滤净化装置上端部卡置于该上安装槽内;所述的上通气槽位于相邻上安装槽两侧。
[0007]所述的安装框架下方内端面由其本体向内弯折形成有下安装槽,过滤净化装置下端部卡置于该下安装槽内;所述的下通气槽位于相邻两下安装槽间。
[0008]所述的底座内部由隔板分割成上风腔及下风腔,隔板中部贯穿设置有通孔,风机安装于上风腔内且分布于该通孔上,所述的通孔直径大于风机最大直径。
[0009]所述的下风腔内设置有粗滤板,粗滤板覆盖于进气孔上端面;所述的粗滤板为活性炭板。
[0010]所述的过滤净化装置包括若干组过滤模块,每组过滤模块间留空形成有风道,风道其下端部对应下通气槽。
[0011]所述的过滤模块为由若干个活性炭板相互拼接呈框型的过滤板,每组过滤模块内
至少设置有两个过滤板,所述的过滤板其上下端分别卡置于上安装槽、下安装槽内。
[0012]所述的风道内还安装有净化模块,净化模块为静电吸附板。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有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提高其生产效益。2、多风道的设计有效利用了过滤净化装置内部的空间,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了空气的过滤净化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空气质量。3、上通气槽与下通气槽错位分布设置,空气不再是直线进出风,进出风顺畅,气流走向合理,避免了相邻风道间受到干扰,利于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外部空气与过滤净化装置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总装效果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与外壳的结构装配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隐藏外壳后的过滤净化装置与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过滤净化装置与安装框架的结构装配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中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其包括外壳1,外壳1上端覆盖安装有盖板2,其下端安装有底座3,底座3与外壳1间安装有风机4,所述的外壳1中空形成有过滤腔,过滤腔内安装有过滤净化装置,在风机4的作用下,空气从底座3下端面的进气孔31进入过滤腔内,经由过滤净化装置进行过滤净化,并从盖板2端面的出气孔21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净化装置与外壳1间通过安装框架5连接,安装框架5上下端部贯穿设置有上通气槽51及下通气槽52,所述的过滤净化装置设置有若干个,每个过滤净化装置内部留空设置有风道,风道通过下通气槽52、上通气槽51分别与进气孔31、出气孔21连通,从而导通过滤腔与外部空气;所述的上通气槽51与下通气槽52错位分布设置。
[0021]所述的安装框架5上方内端面由其本体向内弯折形成有上安装槽53,过滤净化装置上端部卡置于该上安装槽53内;所述的上通气槽51位于相邻上安装槽53两侧。
[0022]所述的安装框架5下方内端面由其本体向内弯折形成有下安装槽54,过滤净化装置下端部卡置于该下安装槽54内;所述的下通气槽52位于相邻两下安装槽54间。
[0023]所述的底座3内部由隔板6分割成上风腔61及下风腔62,隔板6中部贯穿设置有通孔63,风机4安装于上风腔61内且分布于该通孔63上,所述的通孔63直径大于风机4最大直径。
[0024]所述的下风腔62内设置有粗滤板7,粗滤板7覆盖于进气孔31上端面;所述的粗滤板7为活性炭板。
[0025]所述的过滤净化装置包括若干组过滤模块,每组过滤模块间留空形成有风道,风道其下端部对应下通气槽52。
[0026]所述的过滤模块为由若干个活性炭板相互拼接呈框型的过滤板8,每组过滤模块内至少设置有两个过滤板8,所述的过滤板8其上下端分别卡置于上安装槽53、下安装槽54
内。
[0027]所述的风道内还安装有净化模块,净化模块为静电吸附板9。
[0028]工作原理:本案中,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内包括了外壳,外壳上端覆盖安装有盖板,其下端安装有底座,底座与外壳间安装有风机,其中外壳中空形成有过滤腔,过滤腔内安装有过滤净化装置,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从底座下端面的进气孔进入过滤腔内,经由过滤净化装置进行过滤净化,并从盖板端面的出气孔排出。
[0029]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效率,过滤净化装置与外壳间通过安装框架连接,安装框架上下端部贯穿设置有上通气槽及下通气槽,
[0030]其中的过滤净化装置设置有若干个,每个过滤净化装置内部留空设置有风道,风道通过下通气槽、上通气槽分别与进气孔、出气孔连通,外部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净化装置内,经由下通气槽进入过滤腔内,在风机在作用下一直往上流动。其中空气在流动期间经由过滤净化装置进行过滤净化操作,过滤净化后的空气通过上通气槽流动至盖板内,并通过出气孔排出至外部,实现对外部空气的净化。
[0031]进一步地,过滤净化装置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个过滤净化装置内部留空设置有风道,即本技术中的风道设置有若干个,有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其包括外壳(1),外壳(1)上端覆盖安装有盖板(2),其下端安装有底座(3),底座(3)与外壳(1)间安装有风机(4),所述的外壳(1)中空形成有过滤腔,过滤腔内安装有过滤净化装置,在风机(4)的作用下,空气从底座(3)下端面的进气孔(31)进入过滤腔内,经由过滤净化装置进行过滤净化,并从盖板(2)端面的出气孔(21)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净化装置与外壳(1)间通过安装框架(5)连接,安装框架(5)上下端部贯穿设置有上通气槽(51)及下通气槽(52),所述的过滤净化装置设置有若干个,每个过滤净化装置内部留空设置有风道,风道通过下通气槽(52)、上通气槽(51)分别与进气孔(31)、出气孔(21)连通,从而导通过滤腔与外部空气;所述的上通气槽(51)与下通气槽(52)错位分布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框架(5)上方内端面由其本体向内弯折形成有上安装槽(53),过滤净化装置上端部卡置于该上安装槽(53)内;所述的上通气槽(51)位于相邻上安装槽(53)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风道低风阻的空气消毒杀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框架(5)下方内端面由其本体向内弯折形成有下安装槽(54),过滤净化装置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仪冯永坚罗志峰邱桂花郭锦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光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