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玥朗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36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包括下支架,下支架上侧设有塔身,塔身内部依次设有抽吸部、第一净化部、热烘部、冷却部和第二净化部和塔顶排气部,抽吸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抽吸风机,第一净化部包括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安装有水箱,水箱设有导流板,抽吸部设有通气管道,导流板设有回流管道,导流板设有管网,管网设有进水管,管网上侧设有第二抽吸电机,热烘部上侧设有电热箱,冷却部设有冷风机,第二净化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设有若干连接管,塔顶排气部设有总排气管,总排气管设有排气分管,塔顶排气部外侧设有排气环管,排气分管与排气环管相连通,排气环管设有排气孔。排气环管设有排气孔。排气环管设有排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工厂制造的二次污染、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运动差造成扬尘等,使雾霾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化水平高的城市,可以说是八米开外看不清人,而且雾霾里面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会诱发多种疾病,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包括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上侧设有塔身,所述塔身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抽吸部、第一净化部、热烘部、冷却部和第二净化部和塔顶排气部,所述抽吸部内壁周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抽吸风机,所述抽吸部外壁设有若干与第一抽吸风机相对应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净化部包括有设置于抽吸部与第一净化部之间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侧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右侧设有水泵箱,所述水箱上侧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从左至右由下到上倾斜,所述抽吸部右侧上端与导流板右端之间设有通气管道,所述导流板左侧设有滤水网,所述导流板左端设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与水泵箱之间相连通,所述导流板上侧设有呈网格状分布的管网,所述管网与水泵箱之间设有进水管,所述管网圆周面上设有若干喷液口,所述管网上侧设有若干第二抽吸电机,所述第二抽吸电机上侧设有隔水透气板,所述热烘部上侧设有电热箱,所述电热箱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高温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冷却部设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常温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二净化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底部设有第四进风口,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上侧设有若干连接管,所述塔顶排气部设有总排气管,所述连接管与总排气管相连通,所述总排气管侧面均匀设有若干排气分管,所述塔顶排气部外侧设有环绕塔身的排气环管,所述排气分管贯穿塔身后与排气环管相连通,所述排气环管设有若干排气孔。
[0006]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下支架能够稳固的支撑塔身,在实际的建设时,通常将下支架设置为1.5m

3m;在对城市区域的含雾霾以及烟尘的待净化空气进行净化时,可采用净化区域中心设置一个净化塔,然后在区域的边缘设置相应的净化塔进行建设,也可采用矩形扩散、三角形扩散以及圆周扩散的方式进行建设,如图8所示;
[0007]净化塔的净化流程如下所示:
[0008]通过塔身下侧的抽吸部的第一抽吸风机将外界含雾霾以及烟尘的待净化空气从抽吸部外壁的第一进风口吸入,吸入抽吸部内部的待净化空气通过通气管道进入第一净化
部向上流动,此时第一净化部的水泵箱开启,将水箱的水通过进水管泵入管网中,水从管网的喷液口向下喷出形成水雾,从而与待净化的空气逆向冲刷,将待净化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以及烟尘通过水雾冲刷洗掉,水雾下落至导流板后,沿着导流板的倾斜方向流过滤水网,滤水网将水中的杂质过滤,过滤后的水通过回流管道重复进入水箱,从而使水得到重复利用;
[0009]管网上方的第二抽吸电机工作,将经过第一净化部净化后的空气抽吸进入热烘部,空气中的水分通过隔水透气板能够初步滤出,热烘部的电热箱将空气从第二进风口吸入进行加热烘干,再次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加热烘干后的高温空气通过高温出风口排出;
[0010]冷却部的冷风机将高温空气从第三进风口吸入,将高温空气降至常温后通过常温出风口排出至第二净化部,从活性炭吸附层下侧的第四进风口进入,通过活性炭吸附,将常温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杂质以及有害气体吸附,使常温空气得到第二次净化,净化完全后的空气通过连接管排出至总排气管,在通过各个排气分管均匀送至塔身外侧的排气环管中,通过排气环管的各个排气孔,将完全净化后的空气均匀的从塔身上端向下发散,如此多次重复,直至外界的含雾霾以及烟尘的待净化空气完全消除即可;
[0011]本技术通过第一净化部能够将待净化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和烟尘通过水雾冲刷除去,同时再通过第二净化部能够将初步净化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杂质以及有害气体通过活性炭吸附除去,使空气中的含雾霾、烟尘和有害气体得到有效的去除,使空气得到净化。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隔板、电热箱和冷风机与塔身内部之间均设有若干支撑杆。这样的结构,使水箱、电热箱和冷风机与塔身之间的支撑固定更加稳固。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抽吸风机与抽吸部内壁之间均设有固定架。这样的结构,使第一抽吸风机与抽吸部内壁之间的支撑固定更加稳固。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喷液口设置于管网圆周面下侧且沿管网圆周面下侧均匀分布。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水均匀的通过喷液口喷出且喷水的覆盖面更广。
[0015]进一步限定,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排气环管外侧面和下侧且沿排气环管外侧面作圆周分布。这样的结构,使净化后的空气能够通过排气孔向周围和下侧均匀散出。
[0016]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通过第一净化部能够将待净化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和烟尘通过水雾冲刷除去,同时再通过第二净化部能够将初步净化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杂质以及有害气体通过活性炭吸附除去,使空气中的含雾霾、烟尘和有害气体得到有效的去除,使空气得到净化;
[0018]2、冲刷后的水雾下落至导流板后,沿着导流板的倾斜方向流过滤水网,滤水网将水中的杂质过滤,过滤后的水通过回流管道重复进入水箱,从而使水得到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3为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6为图5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图7为图5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实施例的建设排布结构示意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9]下支架1、塔身2、抽吸部3、第一抽吸风机31、第一进风口32、通气管道33、第一净化部4、第一隔板41、水箱42、水泵箱421、导流板43、滤水网431、回流管道432、管网44、进水管441、喷液口442、第二抽吸电机443、隔水透气板444、热烘部5、电热箱51、高温出风口511、第二进风口512、冷却部6、冷风机61、常温出风口611、第三进风口612、第二净化部7、活性炭吸附层71、第四进风口711、连接管712、塔顶排气部8、总排气管81、排气分管811、排气环管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区域空气净化塔,包括下支架(1),所述下支架(1)上侧设有塔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2)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抽吸部(3)、第一净化部(4)、热烘部(5)、冷却部(6)和第二净化部(7)和塔顶排气部(8),所述抽吸部(3)内壁周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抽吸风机(31),所述抽吸部(3)外壁设有若干与第一抽吸风机(31)相对应的第一进风口(32),所述第一净化部(4)包括有设置于抽吸部(3)与第一净化部(4)之间的第一隔板(41),所述第一隔板(41)上侧安装有水箱(42),所述水箱(42)右侧设有水泵箱(421),所述水箱(42)上侧设有导流板(43),所述导流板(43)从左至右由下到上倾斜,所述抽吸部(3)右侧上端与导流板(43)右端之间设有通气管道(33),所述导流板(43)左侧设有滤水网(431),所述导流板(43)左端设有回流管道(432),所述回流管道(432)与水泵箱(421)之间相连通,所述导流板(43)上侧设有呈网格状分布的管网(44),所述管网(44)与水泵箱(421)之间设有进水管(441),所述管网(44)圆周面上设有若干喷液口(442),所述管网(44)上侧设有若干第二抽吸电机(443),所述第二抽吸电机(443)上侧设有隔水透气板(444),所述热烘部(5)上侧设有电热箱(51),所述电热箱(5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高温出风口(511)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玥朗
申请(专利权)人:李玥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