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595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报警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包括:壳体,其底部设有安装腿,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烟通道;滤网组件,包括:滤网和迷宫柱;检测组件,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电路板、光源及光源接收器;清洁组件,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清洁组件位于所述光源及所述光源接收器的上方,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摇杆、关于所述摇杆对称布置的两个擦拭件和连杆。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其通过改变进烟通道的位置,将报警时间提前,同时改变滤网与迷宫盖的安装方式,实现滤网与迷宫盖的快速拆卸,增设清洁组件,在拆卸滤网与迷宫盖的同时自动清洁光源及光源接收器,后续维修保养更方便。后续维修保养更方便。后续维修保养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报警器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宾馆、餐厅、娱乐场所和家庭等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各种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为了能够及早的发现以及避免出现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现普遍都配装有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器利用其内部安装的高灵敏探测元件捕捉空气中温度和气体含量等异常变化发出警报信号。上述的火灾报警器一般都安装在天花板上,并且单个报警器的预警范围有限,一栋建筑里面往往安装大量的报警器。
[0003]但现有的火灾报警器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报警器一般倒置安装在天花板上,导致火灾发生时,烟雾需要在天花板上聚集一定厚度才可进入火灾报警器,延缓报警时间;并且长期使用后,火灾报警器周围的灰尘、粉尘、烟雾颗粒会从外壳上的开孔进入到感知区,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探测元件感知不灵敏,而影响探测效果。火灾报警器的清理有两种方法:拆卸后去清洗或者自清洁,实际使用中,自清洁的清洁效果不理想,结构复杂,并且故障率高。拆卸后去清洗的方式能有效的清理滤网及迷宫盖上的灰尘,清洁效果好,但拆卸时比较费劲,工人工作效率低,同时探测元件安装位置比较隐蔽,探测元件表面的灰尘无法得到有效的清理。
[000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其通过改变进烟通道的位置,将报警时间提前,同时改变滤网与迷宫盖的安装方式,实现滤网与迷宫盖的快速拆卸,增设清洁组件,在拆卸滤网与迷宫盖的同时自动清洁光源及光源接收器,后续维修保养更方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包括:壳体,其底部设有安装腿,若干所述安装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进烟通道;滤网组件,其滑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滤网,其套接所述壳体的外部;迷宫柱,其固定连接所述滤网,所述迷宫柱插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对应所述迷宫柱设有通孔,所述迷宫柱连通所述进烟通道,所述迷宫柱设有避让空间;检测组件,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电路板、光源及光源接收器,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迷宫柱的一侧,所述光源及光源接收器对应所述避让空间设置;清洁组件,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清洁组件位于所述光源及所述光源接收器的上方,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摇杆,其铰接所述壳体,所述摇杆对应所述通孔设置,所述摇杆弹性连接所述壳
体,所述摇杆常态下搭接所述通孔;关于所述摇杆对称布置的两个擦拭件,两个所述擦拭件分别位于所述光源及所述光源接收器的上方,所述擦拭件可上下移动;连杆,其固定连接连接两个所述擦拭件;所述连杆位于所述摇杆的下方,所述连杆弹性连接所述壳体。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电池安装盒,所述电池安装盒开口朝上。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所述壳体外侧设有若干顶珠,所述顶珠弹性连接所述壳体,所述顶珠用于卡接所述滤网。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所述通孔设有定位凹槽,所述迷宫柱对应所述定位凹槽设有定位凸起。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所述摇杆的末端设有滚柱,所述滚柱转动连接所述摇杆。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所述迷宫柱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光源及所述光源接收器中间,所述隔板用于阻挡所述光源信号。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所述迷宫柱包括对称的两个迷宫座,两个所述迷宫座相互卡接。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所述擦拭件为海绵。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包括:壳体,其底部设有安装腿,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安装腿之间形成进烟通道,将进烟通道紧贴天花板,实现了烟雾的快速进入迷宫柱,提前了检测时间;滤网组件,包括滤网和迷宫柱,迷宫柱固定连接在滤网上,迷宫柱与滤网形成一个整体,在拆卸滤网时,即可将迷宫柱一块拆掉,简单快捷;检测组件,包括光源和光源接收器,光源和光源接收器位于壳体的内部,与迷宫柱分离,迷宫柱上对应设有避让空间,用于光源信号进入和散射出迷宫柱,光源和光源接收器对迷宫柱的拆卸不会产生阻碍作用;清洁组件,包括:摇杆、擦拭件和连杆,通过摇杆的上下转动,带动擦拭件上下移动,实现光源和光源接收器的清洁,使得滤网组件拆卸及安装时,自动清洁光源和光源接收器,光源和光源接收器免拆卸清洁,清洁维护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壳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清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壳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迷宫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隔板的拼接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摇杆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

壳体,11

安装腿,12

电池安装盒,13

顶珠,14

通孔,15

定位凹槽,2

滤网组件,21

滤网,211

缺口,22

迷宫柱,221

迷宫座,222

凸柱,223

沉孔,23

避让空间,24

隔板,241

拼接板,25

定位凸起,3

检测组件,31

光源,32

光源接收器,33

电路板,4

清洁组件,41

摇杆,411

滚柱,42

擦拭件,43

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该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包括:壳体1、滤网组件2、检测组件3和清洁组件4,结合图3,壳体1的底部设有若干安装腿11,若干安装腿11与壳体1的底部形成进烟通道,保证烟雾在天花板下方不用聚集到一定厚度即可平流进过滤网组件2内,减少壳体1的阻挡作用。
[0018]滤网组件2滑动连接壳体1,使得滤网组件2可快速拆卸,滤网组件2可卡在壳体1上,当滤网组件2安装到壳体1上时,滤网组件2卡接到壳体1上,实现滤网组件2的固定。结合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维护的智能检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底部设有若干安装腿,若干所述安装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进烟通道;滤网组件,其插接所述壳体,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滤网,其套接所述壳体的外部;迷宫柱,其固定连接所述滤网,所述迷宫柱插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对应所述迷宫柱设有通孔,所述迷宫柱可连通所述进烟通道,所述迷宫柱设有避让空间;检测组件,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电路板、光源及光源接收器,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迷宫柱的一侧,所述光源及光源接收器对应所述避让空间设置;清洁组件,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清洁组件位于所述光源及所述光源接收器的上方,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摇杆,其铰接所述壳体,所述摇杆对应所述通孔设置,所述摇杆弹性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摇杆常态下搭接所述通孔;关于所述摇杆对称布置的两个擦拭件,两个所述擦拭件分别位于所述光源及所述光源接收器的上方,所述擦拭件可上下移动;连杆,其固定连接连接两个所述擦拭件;所述连杆位于所述摇杆的下方,所述连杆弹性连接所述壳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如平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艾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