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89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暗室支架和暗室顶壳,所述暗室支架包括:暗室底板;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暗室底板上,且所述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朝向暗室支架外部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暗室墙壁和斜面墙壁,沿所述暗室底板边沿周向排布,且所述斜面墙壁正对所述发射管套管呈弧形排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置,将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均固定于暗室底板上,而且暗室墙壁和斜面墙壁也均固定于暗室底板上,从而每次组装时只需要将发射管和接收管元件直接放置到位即可,结构模块化程度高,安装简单,而且各组件位置相对固定,形成的散射光路更加稳定,产品精度和质量同一性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烟雾探测
,尤其涉及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光电感烟探测器是利用烟雾对光产生吸收和散射作用来探测烟雾的一种装置。烟粒子和光相互作用时,有两种不同的过程:粒子可以以同样波长再辐射已接收的能量,再辐射可在所有方向上发生,但不同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不同,称为散射;另一方面,辐射能可以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如热能、化学能或不同波长的二次辐射,称为吸收。为了探测烟雾的存在,可以将发射器发出的一束光打到烟雾上:如果在其光路上,通过测量烟雾对光的衰减作用来确定烟雾的方法,称为减光型探测法;如果在光路以外的地方,通过测量烟雾对光的散射作用产生的光能量来确定烟雾的方法,称为散射型探测法。
[0003]根据上述原理,光电感烟探测器主要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两部分组成,为了消除环境光对受光元件的干扰,收、发光元件安装在一个小的暗室里,这个暗室烟雾能进去,光线却不能进去,当收、发光元件安装在大范围的开放空间里,对收发之间光路上的烟雾进行检测,便构成了光束对射感烟探测器。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范围内,对于黑烟,光衰减以吸收为主,而对于灰、白烟,则散射为主。
[0004]针对散射型的光电感烟探测器来说,现有的光电烟雾探测器一般包括面壳、底壳、固定螺丝、导光柱、防虫网、暗室、暗室支架、发射管套管、接收管套管、电路板、金属屏蔽罩、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其工作原理由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构成一定的角度的散射光路,在正常无烟情况下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被暗室墙壁反射到其他位置,红外接收管接收不到该光信号;当烟雾进入暗室,红外光通过烟雾颗粒反射到红外接收管,使其接收到与烟雾浓度成正比的反射光信号,现有的光电烟雾探测器正是利用该原理设计的。
[0005]但是现有的烟雾探测器由于单个组件较多,生产时组件之间组装时存在较大的装配公差,特别是对于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安装固定,往往微小角度的变化会导致散射光路发生改变,带来监测精度的较大波动,从而产品性能具有较大的浮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公差大、产品质量不统一的缺陷,本技术提出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暗室支架和暗室顶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支架包括:
[0008]暗室底板;
[0009]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暗室底板上,且所述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朝向暗室支架外部的一侧为开口设置;
[0010]暗室墙壁和斜面墙壁,沿所述暗室底板边沿周向排布,且所述斜面墙壁正对所述发射管套管呈弧形排布。
[0011]优选的,所述发射管套管和所述接收管套管之间夹角为50
°

[0012]优选的,所述暗室底板正对所述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开口端的位置开设有线孔。
[0013]优选的,所述暗室墙壁和斜面墙壁的截面均呈K字型,且暗室墙壁和斜面墙壁围设的圆周在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处分别留有缺口。
[0014]优选的,所述暗室顶壳扣接于所述暗室底板上,且所述暗室顶壳内固定设有遮挡所述缺口的避光柱。
[0015]优选的,所述发射管套管和/或接收管套管上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缺口的避光筋。
[0016]优选的,所述暗室底板上还滑动插接有套设于接收管套管外部的屏蔽罩。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底壳和外壳顶壳,所述暗室顶壳和暗室之间扣接为暗室后扣接固定于所述外壳底壳上。
[0018]优选的,所述外壳顶壳包括外壳顶板和外壳面板,所述外壳顶板与外壳面板之间通过多个面板连接柱连接,至少一个所述面板连接柱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一端连通外壳顶壳内部,另一端连通于探测器外部。
[0019]优选的,所述外壳顶板内侧上还设有至少一道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将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均固定于暗室底板上,而且暗室墙壁和斜面墙壁也均固定于暗室底板上,从而每次组装时只需要将发射管和接收管元件直接放置到位即可,结构模块化程度高,安装简单,而且各组件位置相对固定,形成的散射光路更加稳定,产品精度和质量同一性高;
[0022]2、在外壳顶板上设置有引水槽,并在面板连接柱内形成出水口,从而可以将探测器中的水分及时引导排出,避免外部水分进一步渗透,从而赋予产品良好的防水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24]图1是本实施例探测器的正视图;
[0025]图2是本实施例探测器的俯视图;
[0026]图3是本实施例探测器的仰视图;
[0027]图4是本实施例探测器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5是暗室顶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暗室支架的俯视图;
[0030]图7是暗室支架的仰视图;
[0031]图8是外壳顶壳的仰视图;
[0032]图9是外壳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3]1、暗室支架;2、暗室顶壳;21、避光柱;22、防虫网;23、避光墙;24、避光圈;25、母卡扣;3、暗室底板;31、线孔;32、过孔;33、卡柱;34、公卡扣;4、发射管套管;41、红外发射管;5、接收管套管;51、红外接收管;6、暗室墙壁;7、斜面墙壁;8、避光筋;9、屏蔽罩;10、外壳底壳;
101、插接限位柱;102、水平限位柱;103、竖直限位柱;105、限位槽;106、弹性扣;11、外壳顶壳;111、外壳顶板;112、外壳面板;113、面板连接柱;114、出水口;115、引水槽;12、电路板;13、导光柱;14、导管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一种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如图1

4所示,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暗室支架1和暗室顶壳2,暗室支架1包括:暗室底板3;发射管套管4和接收管套管5,固定连接于所述暗室底板3上,且所述发射管套管4和接收管套管5朝向暗室支架1外部的一侧为开口设置;
[0035]暗室墙壁6和斜面墙壁7,沿所述暗室底板3边沿周向排布,且所述斜面墙壁7正对所述发射管套管4呈弧形排布。
[0036]现有的烟雾探测器由于单个组件较多,生产时组件之间组装时存在较大的装配公差,特别是对于红外发射管41和红外接收管51的安装固定,往往微小角度的变化会导致散射光路发生改变,带来监测精度的较大波动,从而产品性能具有较大的浮动。而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的设置,将发射管套管4和接收管套管5均固定于暗室底板3上,而且暗室墙壁6和斜面墙壁7也均固定于暗室底板3上,从而每次组装时只需要将发射管和接收管元件直接放置到位即可,结构模块化程度高,安装简单,而且各组件位置相对固定,形成的散射光路更加稳定,产品精度和质量同一性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暗室支架和暗室顶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支架包括:暗室底板;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暗室底板上,且所述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朝向暗室支架外部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暗室墙壁和斜面墙壁,沿所述暗室底板边沿周向排布,且所述斜面墙壁正对所述发射管套管呈弧形排布;所述暗室墙壁和斜面墙壁的截面均呈K字型,且暗室墙壁和斜面墙壁围设的圆周在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处分别留有缺口;所述暗室顶壳扣接于所述暗室底板上,且所述暗室顶壳内固定设有遮挡所述缺口的避光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套管和所述接收管套管之间夹角为5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底板正对所述发射管套管和接收管套管开口端的位置开设有线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星徐建民吕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