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477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包括矩形的建筑主体,建筑主体顶部固定有顶部防护板,顶部防护板的上表面呈弧形;所述建筑主体的四面侧壁上设置有侧防护板,侧防护板的正面均为弧形,侧防护板的背面均与对应的建筑主体侧壁贴合,侧防护板背面均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与建筑主体的侧壁铰接;所述侧防护板顶端与顶部防护板之间均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与侧防护板、顶部防护板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建筑主体周侧的地面上均开设有与侧防护板外形对应的容纳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意在达到平时为房屋,战时为堡垒,既满足房屋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战时则具备较高的防护能力,能够独立运作的目的。能够独立运作的目的。能够独立运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公开了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与构筑物一起被称之为建筑,它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但当前常规房屋大多只具备单一的住宿功能,在战时能够提供的防护能力有限,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平时为房屋,战时为堡垒,使得房屋不仅能满足房屋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战时还拥有较高的防护能力,具备独立运作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以达到平时为房屋,战时为堡垒,既满足房屋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战时则具备较高的防护能力,能够独立运作的目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
[0005]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包括矩形的建筑主体,建筑主体顶部固定有顶部防护板,顶部防护板的上表面呈弧形;所述建筑主体的四面侧壁上设置有侧防护板,侧防护板的正面均为弧形,侧防护板的背面均与对应的建筑主体侧壁贴合,侧防护板背面均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与建筑主体的侧壁铰接;所述侧防护板顶端与顶部防护板之间均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与侧防护板、顶部防护板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建筑主体周侧的地面上均开设有与侧防护板外形对应的容纳腔。
[0006]本方案中,房屋状态时,侧防护板位于容纳腔内,仅需对侧防护板进行掩盖,在具备房屋的功能性与舒适性要求的同时,也能够伪装为常规的房屋;战时需要转变为堡垒状态,通过摆动侧防护板,使侧防护板贴合在建筑主体的侧壁上,并通过紧固件与螺栓将顶部防护板连接起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此外,通过顶部的顶部防护板与侧壁的侧防护板,对建筑主体进行防护,能够有效降低爆炸的冲击波,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同时,顶部防护板与侧防护板的表面均为弧形,在遭遇爆炸时,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经过弧形的表面后出现分散现象,进一步降低冲击波对建筑主体内部造成冲击。并且在本方案中,房租状态与堡垒状态转变的操作过程简洁,转变迅速,能够尽快达到堡垒的防护需求。
[0007]可选地,所述建筑主体顶端边角均为圆弧端,圆弧端中心处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均朝向建筑主体中心处;圆弧端上均设置有装配块,装配块与建筑主体组成矩形;所述装配块上固定有伸入连接孔的连接柱,连接柱与连接孔螺纹连接,且连接柱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8]堡垒状态下,将螺母拧出,并将装配块由连接孔旋出,建筑主体顶端边角与顶部防护板、侧防护板之间组成弧形的表面,提高顶部防护板、侧防护板未能遮盖的建筑主体部位的抗冲击能力;同时,连接孔也能作为向外的观察窗与对外的输出位。房屋状态下,将装配块装配在建筑主体上,建筑主体与装配块组成矩形,便于房屋的隐藏。
[0009]可选地,所述侧防护板与顶部防护板均包括底板与弧形板,底板与弧形板之间设置有弧形的气凝胶层。
[0010]通过气凝胶能够提高侧防护板与顶部防护板的抗冲击能力,同时也能起到隔绝爆炸产生的高温。
[0011]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气凝胶层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包括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由聚酯纤维无纺布和聚氨酯复合而成。
[0012]通过设置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进一步提高侧防护板与顶部防护板的隔热能力;聚酯纤维无纺布和聚氨酯复合而成的缓冲层则能够进一步侧防护板与顶部防护板的抗冲击能力。
[0013]可选地,所述建筑主体其中一侧壁上开设有房门。
[0014]建筑主体侧壁上开设房门,便于房屋状态下的进出。
[0015]可选地,所述建筑主体底部设置有没于地面的地下腔室,地下腔室与建筑主体之间设置有入口。
[0016]通过设置地下腔室,加强堡垒内部的可活动空间,便于战时进行组织和指挥。
[0017]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底部设置有战壕,战壕与地下腔室连通。
[0018]容纳腔底部设置战壕,并且战壕与地下腔室连通,便于堡垒进出与防守。
[0019]可选地,所述建筑主体地下腔室内部角落处均固定有支撑柱。
[0020]通过设置支撑柱提高地下腔室的稳定性,防止因爆炸的冲击而塌陷。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房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堡垒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堡垒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侧防护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建筑主体1、顶部防护板2、侧防护板3、连接杆4、紧固件5、容纳腔6、连接孔7、连接柱8、螺母9、底板101、气凝胶层11、第一隔热层12、第二隔热层13、缓冲层14、房门15、地下腔室16、入口17、战壕18、支撑柱19、装配块20、弧形板21。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
[0031]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包括矩形的建筑主体1,建筑主体1顶部固定有顶部
防护板2,顶部防护板2的上表面呈弧形;所述建筑主体1的四面侧壁上设置有侧防护板3,侧防护板3的正面均为弧形,侧防护板3的背面均与对应的建筑主体1侧壁贴合,侧防护板3背面均固定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底端与建筑主体1的侧壁铰接;所述侧防护板3顶端与顶部防护板2之间均设置有紧固件5,紧固件5与侧防护板3、顶部防护板2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建筑主体1周侧的地面上均开设有与侧防护板3外形对应的容纳腔6。
[0032]本方案中,房屋状态时,侧防护板3位于容纳腔6内,仅需对侧防护板3进行掩盖,在具备房屋的功能性与舒适性要求的同时,也能够伪装为常规的房屋;战时需要转变为堡垒状态,通过摆动侧防护板3,使侧防护板3贴合在建筑主体1的侧壁上,并通过紧固件5与螺栓将顶部防护板2连接起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此外,通过顶部的顶部防护板2与侧壁的侧防护板3,对建筑主体1进行防护,能够有效降低爆炸的冲击波,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同时,顶部防护板2与侧防护板3的表面均为弧形,在遭遇爆炸时,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经过弧形的表面后出现分散现象,进一步降低冲击波对建筑主体1内部造成冲击。并且在本方案中,房租状态与堡垒状态转变的操作过程简洁,转变迅速,能够尽快达到堡垒的防护需求。
[0033]可选地,所述建筑主体1顶端边角均为圆弧端,圆弧端中心处均开设有连接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建筑主体,建筑主体顶部固定有顶部防护板,顶部防护板的上表面呈弧形;所述建筑主体的四面侧壁上设置有侧防护板,侧防护板的正面均为弧形,侧防护板的背面均与对应的建筑主体侧壁贴合,侧防护板背面均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与建筑主体的侧壁铰接;所述侧防护板顶端与顶部防护板之间均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与侧防护板、顶部防护板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建筑主体周侧的地面上均开设有与侧防护板外形对应的容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顶端边角均为圆弧端,圆弧端中心处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均朝向建筑主体中心处;圆弧端上均设置有装配块,装配块与建筑主体组成矩形;所述装配块上固定有伸入连接孔的连接柱,连接柱与连接孔螺纹连接,且连接柱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与堡垒两用式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建民黄乐鹏谢卓霖陈增顺薛暄译肖畅周枫滨王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