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多手感旋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36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多手感旋钮,包括旋钮主体,旋钮外圈,盖帽,旋转外圈包括第一外圈与第二外圈,旋转主体嵌装在第一外圈内,盖帽嵌装在第二外圈内,帽盖与旋转外圈之间设有触摸模块,振动模块以及角度识别模块,旋转外圈以及旋转主体之间设有振动反馈模块,改善了单一按键单一功能的缺陷性,提高了操作效率,节省了车辆内部空间,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驾驶舒适度。驾驶舒适度。驾驶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多手感旋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多手感旋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速的同时,人们对于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来说,在去功能按键的同时功能又不能有所减少,目前市面上的车型大多采用一个功能一个按键的方式进行车机交互,因此,由于按键众多,各按键之间的紧凑排列在一定程度下降低了驾驶人员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多手感旋钮,在一个旋钮上可以实现多动能操作,同时给予驾驶员反馈手感,提高了驾驶人员驾驶车辆时盲操的安全性。
[0004]一种多动能多手感旋钮,包括旋钮主体,旋钮外圈,盖帽,所述旋转外圈包括第一外圈与第二外圈,所述旋转主体嵌装在第一外圈内,所述盖帽嵌装在第二外圈内,所述帽盖与旋转外圈之间设有触摸模块,振动模块以及角度识别模块,所述旋转外圈以及旋转主体之间设有振动反馈模块。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触摸模块包括触摸开关片与导光体,所述的触摸开关嵌装在帽盖内,所述导光体与触摸开关片粘连。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光体上设有固定支柱。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振动模块包括振子及PCB板,所述的振子安装在PCB板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角度识别模块包括角度识别体,所述的角度识别体安装在PCB板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振动动反馈模块包括档位弹簧以及轴承,所述的轴承套接在第一外圈内,所述档位弹簧套接于旋钮主体外。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档位弹簧包括弹簧座,弹簧圆柱,所述的弹簧座上设有卡扣,所述弹簧圆柱设有竖状凹槽,所述的卡扣卡接在凹槽内。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触摸模块包括触摸开关片与导光体,触摸开关嵌装在帽盖内,导光体与触摸开关片粘连的设计改善了单一按键单一功能的缺陷性,角度识别模块包括角度识别体,角度识别体安装在PCB板上,提高了操作效率,振动反馈模块包括档位弹簧以及轴承,轴承套接在第一外圈内,档位弹簧套接于旋钮主体外,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驾驶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立体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档位弹簧立体图。
[0016]图5为旋钮功能逻辑实现图。
[0017]图6为模式1功能实现原理图。
[0018]图7为模式2功能实现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多动能多手感旋钮,如图1

4所示,包括旋钮主体9,旋钮外圈6,盖帽1,旋钮外圈6包括第一外圈62与第二外圈61,旋钮主体9嵌装在第一外圈62内,盖帽1嵌装在第二外圈61内,盖帽1与旋钮外圈6之间设有触摸模块,振动模块以及角度识别模块,旋钮外圈6以及旋钮主体9之间设有振动反馈模块。
[0021]更为具体得,在本技术中,触摸模块包括触摸开关片22与导光体2,触摸开关嵌装在盖帽1内,导光体2与触摸开关片22粘连,导光体2连接PCB板4后在盖帽1上显示相应功能,例如空调温度加减功能与音量加减功能,具体功能可以由厂家或者用户自定义完成,振动模块包括振子3及PCB板4,振子3安装在PCB板4上,角度识别模块包括角度识别体5,角度识别体5安装在PCB板4上,振动反馈模块包括档位弹簧8以及轴承7,轴承7套接在第一外圈62内,档位弹簧8套接于旋钮主体9外,
[0022]档位弹簧8包括弹簧座81,旋钮主体9,弹簧座81表面上设有卡扣82,旋钮主体9外沿一圈设有多个竖状凹槽,卡扣82卡接在凹槽内,当驾驶人员旋转旋钮外圈6时,卡扣82会在多个竖状凹槽之间跳动,给予驾驶人员档位感反馈。
[0023]本实施例一中,本技术可以用触摸旋钮的方式给予用户反馈,即旋钮提供可点击的盖帽1供用户选择使用,盖帽1上装有电容屏,当需要确认或者取消某项功能时,该旋钮的结构为包括旋钮主体9,旋钮外圈6,盖帽1,旋钮外圈6包括第一外圈62与第二外圈61,旋钮主体9嵌装在第一外圈62内,盖帽1嵌装在第二外圈61内,盖帽1与旋钮外圈6之间设有触摸模块,振动模块以及角度识别模块,旋钮外圈6以及旋钮主体9之间设有振动反馈模块,触摸模块包括触摸开关片22与导光体2,其中导光体2下方连接设置有振子3与PCB板4,同时在PCB板4设置了角度识别模块,可以识别用户的旋转量,PCB板4上设置特定电路值,与角度识别模块一同作用,旋钮外圈6的第一外圈62内同时设置了轴承7,旋钮主体9可在轴承7的作用下旋转,当用户旋转一定角度到该值时,点击盖帽1确认选择,振子3会发生震动,给予用户主动手感反馈,同时旋钮提供相应被动手感反馈,被动手感反馈由位于安装在第一外圈62内的档位弹簧8提供,档位弹簧8包括弹簧座81,旋钮主体9,弹簧座81表面上设有卡扣82,旋钮主体9外沿一圈设有多个竖状凹槽,卡扣82卡接在凹槽内,当驾驶人员旋转旋钮外圈6时,卡扣82会在多个竖状凹槽之间跳动,给以驾驶人员档位感反馈。
[0024]本实施例二中,如图2所示,本技术可以用按压确认的方式给予用户反馈,即驾驶人员旋转旋钮确认好所需功能后,向下按压即可确认功能,该旋钮的结构为包括旋钮主体9,旋钮外圈6,盖帽1,旋钮外圈6包括第一外圈62与第二外圈61,旋钮主体9嵌装在第一外圈62内,盖帽1嵌装在第二外圈61内,盖帽1与旋钮外圈6之间设有触摸模块,振动模块以及角度识别模块,旋钮外圈6以及旋钮主体9之间设有振动反馈模块,触摸模块包括导光体2,与触摸模式下的导光体2不同,该导光体2下增设了固定支柱21,其中导光体2下方连接设
置有振子3与PCB板4,固定支柱21用于限制振子3的位移,振子3下方还设有橡胶垫,用于导光体2下压后的回弹,同时在PCB板4设置了角度识别模块,可以识别用户的旋转量,PCB板4上设置特定电路值,与角度识别模块一同作用,旋钮外圈6的第一外圈62内同时设置了轴承7,旋钮主体9可在轴承7的作用下旋转,当用户旋转一定角度到该值时,按下盖帽1确认选择,振子3会发生震动,给予用户主动手感反馈,同时旋钮外圈6提供相应被动手感反馈,被动手感反馈由位于安装在第一外圈62内的档位弹簧8提供,档位弹簧8包括弹簧座81,旋钮主体9,弹簧座81表面上设有卡扣82,旋钮主体9外沿一圈设有多个竖状凹槽,卡扣82卡接在凹槽内,当驾驶人员旋转旋钮外圈6时,卡扣82会在多个竖状凹槽之间跳动,给以驾驶人员档位感反馈。
[0025]如图5所示为整体功能的实现逻辑,旋钮转动,档位弹簧8会发生相应的跳动,从而实现被动手感,与此同时,角度识别模块工作,会根据不同选择的功能,在相应角度位置芯片,芯片会判断是否已经到达软件设定好的角度,然后发信号给振子3工作。
[0026]功能实现原理如图6所示,比如模式1为音量调节功能,则被动手感设计为24档,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多手感旋钮,包括旋钮主体(9),旋钮外圈(6),盖帽(1),所述旋钮外圈(6)包括第一外圈(62)与第二外圈(61),所述旋钮主体(9)嵌装在第一外圈(62)内,所述盖帽(1)嵌装在第二外圈(6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1)与旋钮外圈(6)之间设有触摸模块,振动模块以及角度识别模块,所述旋钮外圈(6)以及旋钮主体(9)之间设有振动反馈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多手感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摸模块包括触摸开关片(22)与导光体(2),所述的触摸开关片(22)嵌装在盖帽(1)内,所述的导光体(2)与所述的触摸开关片(22)粘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多手感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体(2)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潘泽陈学圣李伟全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