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银文专利>正文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78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流阀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所述换流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竖导电柱,竖导电柱上固定连接有传入导柱,传入导柱与换流空腔固定连接,竖导电柱上转动连接有蜗轮盘,蜗轮盘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输出导柱,竖导电柱上固定连接有导电块I,导电块I与三个输出导柱其中一个接触,传入导柱上固定连接有能够对入流导线进行固定的压线构件,三个输出导柱上均固定连接有能够对出流导线进行固定的导电构件,所述压线构件包括缺口空腔和横移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可改变电流的方向,还可对入流导线和出流导线位置的固定,不会发生入流导线或出流导线的脱落,确保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确保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确保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流阀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

技术介绍

[0002]换流阀由晶闸管、阻尼电容、均压电容、阻尼电阻、均压电阻、饱和电抗器、晶闸管控制单元等零部件组成。其中,晶闸管是换流阀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换流阀的通流能力,目前国内已研制出6英寸晶闸管,额定通流能力4000安培,通过将多个晶闸管元件串联可得到希望的系统电压。晶闸管的触发方式分为电触发和光触发,ABB和西门子、阿海珐分别是其中的代表。
[0003]而现有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只能单纯的改变电流的方向,而不能确证入流导线和出流导线位置的固定,长时间使用入流导线或出流导线的可能脱落,对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可改变电流的方向,还可对入流导线和出流导线位置的固定,不会发生入流导线或出流导线的脱落,确保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所述换流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竖导电柱,竖导电柱上固定连接有传入导柱,传入导柱与换流空腔固定连接,竖导电柱上转动连接有蜗轮盘,蜗轮盘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输出导柱,竖导电柱上固定连接有导电块I,导电块I与三个输出导柱其中一个接触,传入导柱上固定连接有能够对入流导线进行固定的压线构件,三个输出导柱上均固定连接有能够对出流导线进行固定的导电构件。
[0007]进一步,所述压线构件包括缺口空腔和横移螺母,传入导柱上固定连接有缺口空腔,缺口空腔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横移螺母。
[0008]进一步,所述导电构件包括挤压板和双向螺杆,双向螺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挤压板,三个双向螺杆分别与三个输出导柱转动连接,三组挤压板分别与三个输出导柱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还包括传动蜗轮,换流空腔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蜗轮,传动蜗轮与蜗轮盘传动连接。
[0010]进一步,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还包括连接盘、导电块II和联动滑柱,连接盘固定连接在竖导电柱上,连接盘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联动滑柱,两个联动滑柱上均固定连接有导电块II,两个导电块II均与竖导电柱接触并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还包括延伸板、承载板、指针和刻度槽,多个延伸板均匀固定连接在蜗轮盘上,多个延伸板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指针和刻度槽均设置有三个,三个指针均匀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上,连接盘上九十度间隔设置有三个刻度槽。
[0012]进一步,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还包括全通构件,全通构件转动连接在连接盘上,两个联动滑柱均与全通构件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还包括四个支撑柱和遮挡板,四个支撑柱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盘上,四个支撑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遮挡板。
[0014]进一步,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还包括遮挡腔和升降螺杆,遮挡腔滑动连接在遮挡板内,升降螺杆转动连接在遮挡板上,遮挡腔与升降螺杆通过螺纹连接。
[0015]进一步,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还包括底托腔,底托腔内固定连接有换流空腔。
[0016]进一步,所述全通构件固定滑板、横移丝杠和联动滑板,连接盘上设置有两个曲滑道,两个联动滑柱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两个曲滑道内,两个联动滑柱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滑板,连接盘上转动连接有横移丝杠,横移丝杠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联动滑板,联动滑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滑板滑动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有益效果为:
[0018]先将入流导线和三个出流导线固定在本装置内,可随时改变电流输出的方向,也可实现三个出流导线内同时有电流的流出,并且设置有保护装置,装置内的零件不会被雨水浸泡。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是电流输入流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电流输入流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3是电流输入流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4是电流输入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改变电流流动方向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实现电流全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判断电流流向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对装置上方进行保护实施例的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对装置下方进行保护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入流导线固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出流导线固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换流空腔101;
[0033]竖导电柱102;
[0034]传入导柱103;
[0035]蜗轮盘104;
[0036]输出导柱105;
[0037]导电块I106;
[0038]传动蜗轮107;
[0039]连接盘201;
[0040]导电块II202;
[0041]联动滑柱203;
[0042]固定滑板204;
[0043]横移丝杠205;
[0044]联动滑板206;
[0045]延伸板301;
[0046]承载板302;
[0047]指针303;
[0048]刻度槽304;
[0049]支撑柱401;
[0050]遮挡板402;
[0051]遮挡腔403;
[0052]升降螺杆404;
[0053]底托腔405;
[0054]缺口空腔501;
[0055]横移螺母502;
[0056]挤压板601;
[0057]双向螺杆602。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9]下面结合附图1、2、3、4、5、9、10和11详细说明,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包括换流空腔101、竖导电柱102、传入导柱103、蜗轮盘104、输出导柱105、导电块I106、压线构件和导电构件,所述换流空腔101内通过多个螺钉固定连接有竖导电柱102,竖导电柱102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传入导柱103,传入导柱103与换流空腔101通过胶水固定连接,竖导电柱102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轮盘104,蜗轮盘104上均匀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有三个输出导柱105,竖导电柱102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导电块I106,导电块I106与三个输出导柱105其中一个接触,传入导柱103上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有能够对入流导线进行固定的压线构件,三个输出导柱105上均连接有能够对出流导线进行固定的导电构件。
[0060]换流空腔101起到承载连接的作用,为整个装置提供储存的空间,换流空腔101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包括换流空腔(101)、竖导电柱(102)、传入导柱(103)、蜗轮盘(104)、输出导柱(105)、导电块I(106)、压线构件和导电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空腔(101)内固定连接有竖导电柱(102),竖导电柱(102)上固定连接有传入导柱(103),传入导柱(103)与换流空腔(101)固定连接,竖导电柱(102)上转动连接有蜗轮盘(104),蜗轮盘(104)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输出导柱(105),竖导电柱(102)上固定连接有导电块I(106),导电块I(106)与三个输出导柱(105)其中一个接触,传入导柱(103)上固定连接有能够对入流导线进行固定的压线构件,三个输出导柱(105)上均活动连接有能够对出流导线进行固定的导电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构件包括缺口空腔(501)和横移螺母(502),传入导柱(103)上固定连接有缺口空腔(501),缺口空腔(50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横移螺母(5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构件包括挤压板(601)和双向螺杆(602),双向螺杆(602)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挤压板(601),三个双向螺杆(602)分别与三个输出导柱(105)转动连接,三组挤压板(601)分别与三个输出导柱(105)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蜗轮(107),换流空腔(10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蜗轮(107),传动蜗轮(107)与蜗轮盘(104)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文
申请(专利权)人:银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