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炭/CMC稳定化FeS复合材料负载解磷菌的功能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骨炭/CMC稳定化FeS复合材料负载解磷菌的功能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铅是土壤中最常被检测到的重金属之一,可通过农药施用、固体废物处置、大气沉降和废水灌溉等方式在土壤中积累。铅进入土壤后难降解、难迁移且易累积,可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及群落结构产生有害影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干扰农作物正常生长,引起作物减产。此外,铅污染物还能通过食物链的传导在动物和人体内蓄积,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可见,土壤铅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
[0003]目前已有几种方法(如化学沉淀,生物修复和电化学等)被提出用于铅污染的修复,其中生物修复因其经济效益好、易于应用于污染土壤等优点被众多学者广泛关注。解磷菌(PSB)作为一种功能性菌株,可以通过产生有机酸和酸性磷酸酶将不溶性磷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磷酸盐形式。可溶性磷酸盐可以进一步与铅相互作用,将铅转化为稳定的含铅磷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骨炭/CMC稳定化FeS复合材料负载解磷菌的功能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牛骨粉加入到管式炉内,在氮气氛围下加热至490~510℃,并在490~51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110~120min,保温结束后冷却,浸泡后冲洗,过夜烘干,得到原始骨炭;将FeSO4·
7H2O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氮气氛围下,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磁力搅拌0.5~1h,得到Fe(II)
‑
CMC络合物,所述FeSO4·
7H2O的质量与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的体积的比为(2.5~2.7)g:(15.5~17.5)mL,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4~5%;向Fe(II)
‑
CMC络合物中加入原始骨炭,磁力搅拌0.5~1h后,逐滴加入Na2S
·
9H2O溶液,静置0.5~1h后,冷冻干燥24~36h,得到骨炭/CMC稳定化的FeS复合材料,所述原始骨炭的质量与Na2S
·
9H2O溶液的体积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的体积的比为(0.7~0.9)g:(15.5~17.5)mL:(12.5~14.5)mL;二、将解磷菌置于LB培养基中,在29~31℃的温度条件下、以150~160r/min的转速震荡培养7~9h,得到解磷菌悬浮液;将骨炭/CMC稳定化的FeS复合材料与解磷菌悬浮液混合,并在29~31℃的温度条件下、以150~160r/min的转速震荡培养5~8h,然后离心,洗涤,再冷冻干燥,得到骨炭/CMC稳定化FeS复合材料负载解磷菌的功能化菌剂,所述骨炭/CMC稳定化的FeS复合材料的质量与解磷菌悬浮液的体积的比为(0.9995~1.0005)g:(19.9~20.1)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炭/CMC稳定化FeS复合材料负载解磷菌的功能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牛骨粉按以下步骤制备:将牛骨清洗3~5次后,置于烘箱内在80~90℃下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曲建华,魏书奇,孟庆娟,刘洋,王思琪,毕馥漩,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