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防塌陷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41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防塌陷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具有中空结构,其内壁上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沿管体轴向延伸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轴线的弧形结构;相邻两个第一开槽之间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向所述管体中心凸出,其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外部的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引流管,通过在内壁上设置多个开槽,使得内壁形成多楞结构,有效增加了管壁的支撑力,且能避免因负压过大而使内壁贴合;通过在外壁设置开槽,能进一步增强引流功能;将引流孔设置在内外壁的开槽内,能有效防止引流孔堵塞。能有效防止引流孔堵塞。能有效防止引流孔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堵防塌陷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堵防塌陷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用于将患者积液、渗出液或气体向体外引流。常见的有胸腔引流导管、脑室引流导管、脑脊液外引流导管、腰椎外引流导管、颅脑外引流导管、腹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胆管引流管、胆汁引流管等。使用时导管的一端插入到体内或创面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体外可与引流接管等其他体外器械连接,通过体内压力、重力或负压吸引等压力的作用向体外引流。是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
[0003]现有引流管一般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当负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引流管内壁容易贴合坍塌;此外,引流管插入患者体内后,引流孔容易被人体组织堵塞,从而影响引流效果且进一步加剧了引流管坍塌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防塌引流管,旨在解决现有引流管的引流孔易堵塞,管壁易坍塌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防塌陷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具有中空结构,其内壁上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沿管体轴向延伸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轴线的弧形结构;相邻两个第一开槽之间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向所述管体中心凸出,其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外部的弧形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筋条沿径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开槽沿径向的最大宽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槽的数量为4至12个。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沿管体轴向延伸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外部的弧形结构;相邻两个第二开槽之间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向所述管体外部凸出,其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中心的弧形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槽的数量为4至12个。
[0010]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两端的开口分别位于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管体末端具有弧面结构。
[0012]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管,通过在内壁上设置多个开槽,使得内壁形成多楞结构,有效增加了管壁的支撑力,且能避免因负压过大而使内壁贴合;通过在外壁设置开槽,能进一步增强引流功能;将引流孔设置在内外壁的开槽内,能有效防止引流孔堵塞。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引流管的正视剖视图。
[0014]图2是图1中A

A位置的截面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引流管的正视剖视图。
[0016]图4是图2中B

B位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19]参考图1、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提供了一种防堵防塌陷引流管100,包括管体110,所述管体110具有中空结构,其内壁上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沿管体轴向延伸的第一开槽111,所述第一开槽111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轴线的弧形结构;相邻两个第一开槽111之间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筋条 112,所述第一筋条112向所述管体内部凸出,其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外部的弧形结构。
[0020]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管,通过在管体内壁上设置多个第一开槽,形成多楞管结构,扩大了引流管尺寸,对引流管结构具有加固作用,使其在负压下不容易坍塌,内壁不会完全贴合折叠。
[002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筋条112沿径向截面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开槽111沿径向的最大宽度。本方案使得引流管管体具备较好的支撑性能。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槽的数量为4至12个。
[0023]参考图3、图4,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防堵防塌陷引流管200,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所述管体210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沿管体轴向延伸的第二开槽213,所述第二开槽213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外部的弧形结构;相邻两个第二开槽213之间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第二筋条214,所述第二筋条214向所述管体外部凸出,其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轴线的弧形结构。
[0024]本方案使得引流管内部引流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外侧引流,从而增强了引流效果。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槽的数量为4至12个。
[0026]进一步地,所述管体210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的引流孔215,所述引流孔215的两端的开口分别位于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213内。本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引流孔堵塞,从而有效保证引流管的正常使用。
[0027]进一步地,所述管体末端216具有弧面结构。本方案能够减少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损伤。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防塌陷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具有中空结构,其内壁上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沿管体轴向延伸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轴线的弧形结构;相邻两个第一开槽之间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向所述管体中心凸出,其沿径向的剖面结构为中心朝向管体外部的弧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防塌陷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沿径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开槽沿径向的最大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防塌陷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槽的数量为4至12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防塌陷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小川王锋唐国盛熊银萍叶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