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防护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25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防护面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机防护面罩,它包括外层面罩、塑性杆、外囊、气体输入调节机构、内层面罩、弹性内囊、单向阀、固定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氧气管处于被拉直状态,传统的面罩在佩戴者晃动脑袋的时候,就会导致绷直状态下的氧气管将面罩拉动偏离,需要医护人员辅助重新佩戴;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面罩在佩戴者晃动脑袋的时候,氧气管就会受到拉力,带动氧气管接入结构滑动与安装管脱开,这种状态下,在佩戴者发现两者脱开后,手动拉动拉环就可将氧气接入结构和安装管重新安装起来,一方面不需要他人重新纠正面罩,另一方面患者也可通过简单,省力的动作将氧气管重新插上,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机防护面罩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护面罩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机防护面罩。
技术介绍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会用到防护面罩,但是传统的防护面罩在使用的时候,常常会使得呼出的气体凝结在面罩的内壁面上,形成小水珠,且随着防护罩的内壁面滑落到下侧,温湿佩戴者下巴,给佩戴者带来不便,易生细菌引起二次感染;而且防护面罩的佩戴过程比较麻烦,需要医务人员辅助佩戴,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氧气管处于被拉直状态,佩戴者在晃动脑袋的时候,就会导致绷直状态下的氧气管将面罩拉动使得面罩偏离,不能自行纠正,需要他人重新佩戴;另外晃动脑袋时面罩容易脱落,患者不易自行插入引起氧气中断,危机生命。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呼吸机防护面罩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呼吸机防护面罩,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呼吸机防护面罩,它包括外层面罩、塑性杆、外囊、气体输入调节机构、内层面罩、弹性内囊、单向阀、固定环,其中固定环通过塑性杆固定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前侧;外囊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前侧,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环上,且外囊与外层面罩内侧相通;内层面罩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内侧,内层面罩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与其相通的弹性内囊,弹性内囊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环上,弹性内囊的另一端通过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杆与外侧面罩固定连接;弹性内囊与内层面罩的连接处、弹性内囊的出口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只供气体排出的单向阀;弹性内囊位于外囊内侧;外层面罩的侧壁上安装有气体输入调节机构。上述气体输入调节机构包括进气管、气体导入管、安装管、第一弹簧、氧气管接入结构、滑动调节结构、阀塞、拉绳,其中气体导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外壁面上,且气体导入管与外层面罩相通;气体导入管的外圆面上开有内外相通的圆形孔,气体导入管上具有下凹的方槽;安装管安装在气体导入管远离外层面罩的一端,气体导入管靠近安装管一端的内圆面上具有环形的第一斜面和环形的第一直面;气体导入管的外圆面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内靠近入口处安装有只供气体进入的单向阀。阀塞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挡板,阀塞的另一端具有环形的第二斜面和环形的第二直面,阀塞滑动安装在气体导入管内,且阀塞上的第二斜面和气体导入管内的第一斜面配合,阀塞上的第二直面与气体导入管内的第二直面配合;阀塞与气体导入管之间安装有预压的第一弹簧;滑动调节结构的一端为锥形结构,滑动调节结构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安装管内,滑动调节结构内对称的滑动安装有两个对滑动调节结构和安装管相对滑动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杆;滑动调节结构内侧的中间位置处滑动安装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上具有锥面,调节结构远离锥面的一端伸出滑动调节结构锥形结构的一端;滑动调节机构未具有锥面的一侧通过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板固定安装有弹簧安装板,弹簧安装板与调节结构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为压缩弹簧,且具有预压力;两个限位杆的一端与调节结构配合,在调节结构相对滑动调节结构且朝着气体导入管一侧滑动时,两个限位杆与调节结构配合的一端从与调节结构圆面端配合的状态变为与调节结构锥形结构配合的状态,两个限位杆解除对滑动调节结构和安装管的限位;在氧气被输入的时候,阀塞会相对气体导入管滑动,且在阀塞完全打开后,阀塞通过其外圆面和弧形挡板将进气管堵死;氧气管接入结构的一端为锥形结构,氧气管接入结构的锥形结构端固定安装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穿过调节结构、弹簧安装板和滑动调节结构从气体导入管上所开的圆形孔处穿出;与呼吸机连接的氧气管嵌套安装在氧气接入结构上;滑动调节机构和氧气管接入结构上均具有气孔;弹性内囊无任何外力时在其弹性作用下体积最大;外囊体积大于弹性内囊体积最大时的体积,外囊没有弹性。上述内层面罩在佩戴后能够正对佩戴者的口鼻且内层面罩大小大于口鼻区域,同时与佩戴者脸之间具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管的内圆面上对称的开有两个限位卡槽,两个限位卡槽与两个限位杆一一对应配合。上述安装管的内圆面上对称的开有两个导向槽,滑动调节结构的外圆面上对称的安装有两个导向块,滑动调节结构通过两个导向块与两个导向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安装管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拉绳伸出气体导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供使用者手动拉动的拉环;气体导入管内安装有对拉绳起到导向作用的导向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氧气管接入结构未具有锥形结构一端的外圆面上均匀的安装有多个对嵌套安装的氧气管起到上紧作用的上紧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单向阀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一固定盘、密封盘、限位密封环、限位盘、第一导向杆,其中第一固定盘通过三个第二连接杆固定安装在进气管和弹性气囊对应位置处的内侧,第一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盘上,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盘,限位密封环固定安装在进气管和弹性气囊对应位置处的内圆面上;密封盘滑动安装在第一导向杆上,且密封盘与限位密封环配合。对于进气管处安装的单向阀,密封盘位于限位密封环背向进气管入口的一端;对于弹性气囊处安装的两个单向阀,密封盘均位于限位密封环面向弹性气囊出口的一端。上述进气管的外侧安装有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盘通过三个第三连接杆固定安装在安装管的内侧,阀塞的内侧开有安装槽,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内端面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盘上;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内端面上,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安装盘;第二导向杆上固定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与安装盘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动调节结构的内侧开有供调节结构滑动安装槽的滑动槽,滑动槽的内圆面上开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穿透的滑槽,两个滑槽的一侧分别开有一个安装滑槽;两个限位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槽内,两个限位杆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弹簧安装板,每个弹簧安装板与对应的安装滑槽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三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调节机构内侧开有供拉绳穿过的拉绳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圆形孔的内圆面上具有弹性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三弹簧为压缩弹簧,且具有预压力。相对于传统的防护面罩技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氧气管处于被拉直状态,传统的面罩在佩戴者晃动脑袋的时候,就会导致绷直状态下的氧气管将面罩拉动偏离,需要医护人员辅助重新佩戴;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面罩在佩戴者晃动脑袋的时候,氧气管就会受到拉力,带动氧气管接入结构滑动与安装管脱开,这种状态下,在佩戴者发现两者脱开后,手动拉动拉环就可将氧气接入结构和安装管重新安装起来,一方面不需要他人重新纠正面罩,另一方面患者也可通过简单,省力的动作将氧气管重新插上,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机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层面罩、塑性杆、外囊、气体输入调节机构、内层面罩、弹性内囊、单向阀、固定环,其中固定环通过塑性杆固定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前侧;外囊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前侧,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环上,且外囊与外层面罩内侧相通;内层面罩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内侧,内层面罩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与其相通的弹性内囊,弹性内囊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环上,弹性内囊的另一端通过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杆与外侧面罩固定连接;弹性内囊与内层面罩的连接处、弹性内囊的出口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只供气体排出的单向阀;弹性内囊位于外囊内侧;外层面罩的侧壁上安装有气体输入调节机构;/n上述气体输入调节机构包括进气管、气体导入管、安装管、第一弹簧、氧气管接入结构、滑动调节结构、阀塞、拉绳,其中气体导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外壁面上,且气体导入管与外层面罩相通;气体导入管的外圆面上开有内外相通的圆形孔,气体导入管上具有下凹的方槽;安装管安装在气体导入管远离外层面罩的一端,气体导入管靠近安装管一端的内圆面上具有环形的第一斜面和环形的第一直面;气体导入管的外圆面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内靠近入口处安装有只供气体进入的单向阀;/n阀塞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挡板,阀塞的另一端具有环形的第二斜面和环形的第二直面,阀塞滑动安装在气体导入管内,且阀塞上的第二斜面和气体导入管内的第一斜面配合,阀塞上的第二直面与气体导入管内的第二直面配合;阀塞与气体导入管之间安装有预压的第一弹簧;滑动调节结构的一端为锥形结构,滑动调节结构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安装管内,滑动调节结构内对称的滑动安装有两个对滑动调节结构和安装管相对滑动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杆;滑动调节结构内侧的中间位置处滑动安装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上具有锥面,调节结构远离锥面的一端伸出滑动调节结构锥形结构的一端;滑动调节机构未具有锥面的一侧通过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板固定安装有弹簧安装板,弹簧安装板与调节结构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为压缩弹簧,且具有预压力;两个限位杆的一端与调节结构配合,在调节结构相对滑动调节结构且朝着气体导入管一侧滑动时,两个限位杆与调节结构配合的一端从与调节结构圆面端配合的状态变为与调节结构锥形结构配合的状态,两个限位杆解除对滑动调节结构和安装管的限位;在氧气被输入的时候,阀塞会相对气体导入管滑动,且在阀塞完全打开后,阀塞通过其外圆面和弧形挡板将进气管堵死;氧气管接入结构的一端为锥形结构,氧气管接入结构的锥形结构端固定安装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穿过调节结构、弹簧安装板和滑动调节结构从气体导入管上所开的圆形孔处穿出;与呼吸机连接的氧气管嵌套安装在氧气接入结构上;滑动调节机构和氧气管接入结构上均具有气孔;弹性内囊无任何外力时在其弹性作用下体积最大;外囊体积大于弹性内囊体积最大时的体积,外囊没有弹性;/n上述内层面罩在佩戴后能够正对佩戴者的口鼻且内层面罩大小大于口鼻区域,同时与佩戴者脸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层面罩、塑性杆、外囊、气体输入调节机构、内层面罩、弹性内囊、单向阀、固定环,其中固定环通过塑性杆固定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前侧;外囊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前侧,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环上,且外囊与外层面罩内侧相通;内层面罩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内侧,内层面罩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与其相通的弹性内囊,弹性内囊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环上,弹性内囊的另一端通过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杆与外侧面罩固定连接;弹性内囊与内层面罩的连接处、弹性内囊的出口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只供气体排出的单向阀;弹性内囊位于外囊内侧;外层面罩的侧壁上安装有气体输入调节机构;
上述气体输入调节机构包括进气管、气体导入管、安装管、第一弹簧、氧气管接入结构、滑动调节结构、阀塞、拉绳,其中气体导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层面罩的外壁面上,且气体导入管与外层面罩相通;气体导入管的外圆面上开有内外相通的圆形孔,气体导入管上具有下凹的方槽;安装管安装在气体导入管远离外层面罩的一端,气体导入管靠近安装管一端的内圆面上具有环形的第一斜面和环形的第一直面;气体导入管的外圆面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内靠近入口处安装有只供气体进入的单向阀;
阀塞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挡板,阀塞的另一端具有环形的第二斜面和环形的第二直面,阀塞滑动安装在气体导入管内,且阀塞上的第二斜面和气体导入管内的第一斜面配合,阀塞上的第二直面与气体导入管内的第二直面配合;阀塞与气体导入管之间安装有预压的第一弹簧;滑动调节结构的一端为锥形结构,滑动调节结构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安装管内,滑动调节结构内对称的滑动安装有两个对滑动调节结构和安装管相对滑动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杆;滑动调节结构内侧的中间位置处滑动安装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上具有锥面,调节结构远离锥面的一端伸出滑动调节结构锥形结构的一端;滑动调节机构未具有锥面的一侧通过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板固定安装有弹簧安装板,弹簧安装板与调节结构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为压缩弹簧,且具有预压力;两个限位杆的一端与调节结构配合,在调节结构相对滑动调节结构且朝着气体导入管一侧滑动时,两个限位杆与调节结构配合的一端从与调节结构圆面端配合的状态变为与调节结构锥形结构配合的状态,两个限位杆解除对滑动调节结构和安装管的限位;在氧气被输入的时候,阀塞会相对气体导入管滑动,且在阀塞完全打开后,阀塞通过其外圆面和弧形挡板将进气管堵死;氧气管接入结构的一端为锥形结构,氧气管接入结构的锥形结构端固定安装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穿过调节结构、弹簧安装板和滑动调节结构从气体导入管上所开的圆形孔处穿出;与呼吸机连接的氧气管嵌套安装在氧气接入结构上;滑动调节机构和氧气管接入结构上均具有气孔;弹性内囊无任何外力时在其弹性作用下体积最大;外囊体积大于弹性内囊体积最大时的体积,外囊没有弹性;
上述内层面罩在佩戴后能够正对佩戴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小川袁峰迟奇峰周道福谭景霞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