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139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管换热器,其中,在热管换热器中,换热组件设置在导热结构的下方,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层叠分布的换热单元,各组换热单元分别具备依次交错排布的一号热管和二号热管,其中,一号热管和二号热管的冷凝端的朝向相反,且一号热管和二号热管的蒸发端均落在导热结构的正投影范围内;散热过程中,热源热量将依次传递到导热结构、一号热管/二号热管的蒸发端和冷凝端,最后释放到空气中,热源热量被释放后,一号热管/二号热管内的介质将从冷凝端回流至蒸发端,实现传热循环,换热效率更高。换热效率更高。换热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其光源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转移,会导致光源内部温度急剧升高,当温度过高,会影响灯具光源使用效果及寿命。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进行换热,成为舞台灯具散热设计重要突破点。
[0003]现有的灯具用的热管换热器,基本都为单层或多层呈弯折结构的热管单元布局,由于热管呈弯折结构,故每层的热管单元长度和弯折尺寸不一致,且单条热管单元传热的距离增加,再者,弯折的热管内外还会形成褶皱纹,对热管内的毛细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热管内部介质的传输和降低传热速度。再者,由于单根热管具有最大额定传热量的限制,随着光源(热源)的发热功耗设计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增加热管数量以增加总传热量,如此导热结构的面积将不断增大,导致整体的散热结构空间变大及重量增加,当导热结构面积大于光源(热源)面积时,距离光源越远的热管,其传热效率越小,明显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换热器,包括导热结构及换热组件,其中,换热组件设于所述导热结构的下方,所述换热组件具有至少一组层叠分布的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分别具备依次交错排布的一号热管和二号热管,所述一号热管和所述二号热管的冷凝端的朝向相反,所述一号热管和所述二号热管的蒸发端均落入所述导热结构的正投影范围内。/>[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管换热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工作过程中,导热结构接收到的热源热量会直接传递至一号热管和二号热管的蒸发端而热源热量将依次传递到导热结构、一号热管/二号热管的蒸发端和冷凝端,最后释放到空气中,热源热量被释放后,一号热管/二号热管内的介质将从冷凝端回流至蒸发端,实现传热循环,由于换热过程中是通过一号热管和二号热管同时实现换热,所以换热效率更高。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翅片组和第二翅片组,所述一号热管的冷凝端与所述第一翅片组连接,且所述二号热管的冷凝端与所述第二翅片组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翅片组包括多件一号翅片,各所述一号翅片层叠设置,各所述一号翅片上开设供所述一号热管穿过的一号通孔。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翅片组包括多件二号翅片,各所述二号翅片层叠分布,各所述二号翅片上开设供所述二号热管贯穿的二号通孔。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组件的下方设有第三翅片组。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翅片组包括多件层叠间隔分布的三号翅片,相邻所述三号翅片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所述换热单元之间均设有支撑件。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呈板状结构,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下表面均设有一号安装槽和二号安装槽,所述一号热管落入所述一号安装槽内,所述二号热管落入所述二号安装槽内。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结构的底部设有定位结构与所述换热组件相接。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一号热管与所述二号热管均为直管。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管换热器的结构分解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管换热器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2]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参照图1、图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热管换热器,包括导热结构1及换热组件,其中,换热组件设于导热结构1的下方,换热组件具有至少一组层叠分布的换热单元21,换热单元21分别具备依次交错排布的一号热管211和二号热管212一号热管211和二号热管212的冷凝端的朝向相反,一号热管211和二号热管212的蒸发端均落入导热结构1的正投影范围内。
[0024]在
[002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管换热器,其换热组件设置在导热结构1的下方,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层叠分布的换热单元21,各组换热单元21分别具备依次交错排布的一号
热管211和二号热管212,其中,一号热管211和二号热管212的冷凝端的朝向相反,且一号热管211和二号热管212的蒸发端均落在导热结构1的正投影范围内,导热结构1接收到的热源热量可直接传递至一号热管211和二号热管212的蒸发端,传热距离短;散热过程中,热源热量将依次传递到导热结构1、一号热管211/二号热管212的蒸发端和冷凝端,最后释放到空气中,热源热量被释放后,一号热管211/二号热管212内的介质从冷凝端回流至蒸发端,实现传热循环换热效率得到有效保障。
[0026]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组件包括两组层叠分布的换热单元21,且两组换热单元21之间设有支撑件3,利用支撑件3能够对相邻换热单元21之间的位置实现限定,避免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相邻换热单元21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碰撞并造成损坏,确保换热组件的结构保持完整,并保证换热能够正常进行。具体地,此实施例中,支撑件3呈板状结构,其中,在支撑件3的上表面、下表面均设有一号安装槽和二号安装槽,一号热管211落入一号安装槽内,且二号热管212落入二号安装槽内。通过一号安装槽及二号安装槽,不仅使各一号热管211和各二号热管212的装配位置得到确定,同时也增大了一号热管211、二号热管212与支撑件3之间的导热接触面积,有利于加快热量从上层换热单元21传递到下层换热单元21的速度,提高传热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结构;换热组件,设于所述导热结构的下方,所述换热组件具有至少一组层叠分布的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分别具备依次交错排布的一号热管和二号热管;所述一号热管和所述二号热管的冷凝端的朝向相反,所述一号热管和所述二号热管的蒸发端均落入所述导热结构的正投影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翅片组和第二翅片组,所述一号热管的冷凝端与所述第一翅片组连接,且所述二号热管的冷凝端与所述第二翅片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组包括多件一号翅片,各所述一号翅片层叠设置,各所述一号翅片上开设供所述一号热管穿过的一号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组包括多件二号翅片,各所述二号翅片层叠分布,各所述二号翅片上开设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陈煜阮利波李首卫周存良刘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彩熠灯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