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613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包括智能行进路锥、回收仓、Zigbee通信网络、红外对管监测阵列、路锥行进线和控制终端;回收仓用于对所有的智能行进路锥进行回收存放和充电;Zigbee通信网络用于提供隧道内的无线网络,实现系统内部件的实时通讯;红外对管监测阵列设置在隧道道路的两侧,呈对称布置,用来监测隧道内是否出现事故以及定位事故位置,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Zigbee通信网络传递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通过Zigbee通信网络与智能行进路锥通讯连接,远程控制智能行进路锥的动作;路锥行进线用于为智能行进路锥的自动行驶提供路线,其一端位于回收仓内。本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行进路锥的自行进,实现了从路锥的安放到回收的高度自动化。到回收的高度自动化。到回收的高度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车辆、道路的使用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对道路的维修、交通事故的处理等也越来越频繁。无论是道路的养护维修还是事故的处理,路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0003]路锥,即临时道路交通阻碍物,起到围护和阻碍的作用,引导车辆避开危险路段实现引导交通的功能,用于交通事故或道路维护时。传统路锥的材料为橡胶,外形为锥形,按照其形态可分为方锥和圆锥,主要的颜色有红、黄、蓝三种,在橡胶桶外贴高反光材料,主要用于放置在道路的中间及危险地带,起到临时分隔车辆的作用。白天利用路锥自身的醒目颜色来警示路人,夜晚则利用高反光材料在灯光下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0004]然而在隧道中使用路锥时,传统路锥需要人工安放,由于隧道自身的环境因素,导致隧道内照明条件较差,白天也无法看清其醒目的颜色,且交通状况复杂,维修人员的入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不便性,造成路锥在隧道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同样,在高速公路上由人工在行车道上安放路锥,工作人员同样存在危险。因此,在高速公路隧道中,路锥智能管理系统十分重要,起到确保维护人员安全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智能行进路锥、回收仓、Zigbee通信网络、红外对管监测阵列、路锥行进线和控制终端;
[0007]所述回收仓用于对所有的智能行进路锥进行回收存放和充电;Zigbee通信网络用于提供隧道内的无线网络,实现系统内部件的实时通讯;红外对管监测阵列设置在隧道道路的两侧,呈对称布置,用来监测隧道内是否出现事故以及定位事故位置,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Zigbee通信网络传递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通过Zigbee通信网络与智能行进路锥通讯连接,远程控制智能行进路锥的动作;路锥行进线用于为智能行进路锥的自动行驶提供路线,其一端位于回收仓内。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0009](1)本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行进路锥的自行进,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适用性强,实现了从路锥的安放到回收的高度自动化。在出现事故时,工作人员通过本系统远程便可规划出一片相对安全的区域,无需人员进场,既起到了快速及时地临时阻碍引导交通的目的,又避免了人工运输、布置路锥的危险性,保证后续维修人员入场的人身安全,提高了路锥安放的便捷性,同时节约人力资源和成本。
[0010](2)报警装置通过声光结合,充分引起隧道内车辆的注意,解决传统路锥在隧道内因为光线不足而无法引起过往车辆注意的问题,防止出现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
[0011](3)回收仓实现了智能行进路锥的安置和充电。采用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比传统的感应耦合技术更高效,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无线充电,实现了智能行进路锥在回收仓中的24小时待命,可以及时出动引导交通,解决了人工出警速度慢的问题。
[0012](4)本智能行进路锥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后期维护,且无需改造专用的路锥车,整个系统的造价低。
[0013](5)本Zigbee通信网络不仅可以用于本系统,还可以用来连接其他隧道内的智能设备,例如隧道自动灭火装置、隧道压电照明装置等,可以极大地提高交通数字化水平,为未来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交通打下基础。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系统在隧道中工作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回收仓的结构和安装位置以及路锥行进线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伸缩装置收缩时的智能行进路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伸缩装置收缩时的沿图3的H

H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伸缩装置伸长时的沿图3的H

H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无线网络模块、单片机和定位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智能行进路锥1、回收仓2、Zigbee通信网络3、红外对管监测阵列4、路锥行进线5;
[0021]供电装置11、无线网络模块12、单片机13、伸缩装置14、运动装置15、报警装置16、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7、摄像头18、定位卡19、路锥壳体110、红外传感器111;
[0022]锂电池1101、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02;轮子151、轮轴152、差速器153、配重铅块154、电动机155;LED灯161、扬声器162;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市电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不限制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简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智能行进路锥1、回收仓2、Zigbee通信网络3、红外对管监测阵列4、路锥行进线5和控制终端;
[0025]所述回收仓2设置在隧道道路边缘的进口或出口处,一个车辆行驶方向设置一个,对所有的智能行进路锥1进行回收存放和充电;Zigbee通信网络3设置在隧道内的顶部,用于提供隧道内的无线网络,实现系统内部件的实时通讯;红外对管监测阵列4设置在隧道道路的两侧,呈对称布置,用来监测隧道内是否出现事故以及高精度定位事故位置,将监测到
的数据通过Zigbee通信网络3传递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通过Zigbee通信网络3与智能行进路锥1通讯连接,对智能行进路锥1实现远程控制,控制智能行进路锥1的动作;路锥行进线5用于为智能行进路锥1的自动行驶提供路线,即从回收仓2自动行驶至事故发生位置起点处以及从事故发生位置起点处自动行驶至回收仓2内,其一端位于回收仓2内。
[0026]所述智能行进路锥1包括供电装置11、无线网络模块12、单片机13、伸缩装置14、运动装置15、报警装置16、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7、摄像头18、定位卡19、路锥壳体110和红外传感器111;
[0027]所述无线网络模块12和Zigbee通信网络3通讯连接;单片机13分别与无线网络模块12、伸缩装置14、运动装置15、报警装置16、反射式光电传感器17、摄像头18、定位卡19和红外传感器111通讯连接;单片机13通过无线网络模块12和Zigbee通信网络3与控制终端通讯连接;供电装置11用于为智能行进路锥1供电,且通过回收仓2内设置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伸缩装置14的伸缩端和固定端中的一个与运动装置15固定连接,另一个与路锥壳体110固定连接;伸缩装置14收缩时运动装置15位于路锥壳体110内部,伸缩装置14伸展时运动装置15位于路锥壳体110外部;报警装置16用于对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智能行进路锥、回收仓、Zigbee通信网络、红外对管监测阵列、路锥行进线和控制终端;所述回收仓用于对所有的智能行进路锥进行回收存放和充电;Zigbee通信网络用于提供隧道内的无线网络,实现系统内部件的实时通讯;红外对管监测阵列设置在隧道道路的两侧,呈对称布置,用来监测隧道内是否出现事故以及定位事故位置,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Zigbee通信网络传递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通过Zigbee通信网络与智能行进路锥通讯连接,远程控制智能行进路锥的动作;路锥行进线用于为智能行进路锥的自动行驶提供路线,其一端位于回收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回收仓设置在隧道道路边缘的进口或出口处,一个车辆行驶方向设置一个;Zigbee通信网络设置在隧道内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进路锥包括供电装置、无线网络模块、单片机、伸缩装置、运动装置、报警装置、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摄像头、定位卡、路锥壳体和红外传感器;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和Zigbee通信网络通讯连接;单片机分别与无线网络模块、伸缩装置、运动装置、报警装置、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摄像头、定位卡和红外传感器通讯连接;单片机通过无线网络模块和Zigbee通信网络与控制终端通讯连接;供电装置用于为智能行进路锥供电,且通过回收仓内设置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伸缩装置的伸缩端和固定端中的一个与运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个与路锥壳体固定连接;伸缩装置收缩时运动装置位于路锥壳体内部,伸缩装置伸展时运动装置位于路锥壳体外部;报警装置用于发出警示信号;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设置于路锥壳体的底部,用于检测地面明暗和颜色的变化,与路锥行进线配合,保证智能行进路锥能够沿路锥行进线行驶;摄像头用于观察路况来规避障碍物和拍摄实时画面;定位卡用于确定该智能行进路锥的编号并对其进行定位;红外传感器用于智能行进路锥之间的自动跟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进路锥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鸣李赟鹏李婧王雪雅侯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