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防水抗震能力的新能源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具备防水抗震能力的新能源电池,属于新能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锂电池因为能够作为这些能源储存和输出缓冲环节,属于新能源配套部分,常见的新能源电池的表面一般不具有防护机构,难以对新能源电池进行防水,且常见的新能源电池的抗震性能较差,难以保证新能源蓄电池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防水抗震能力的新能源电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见的新能源电池的防水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防水抗震能力的新能源电池,包括防护壳和新能源电池本体,所述防护壳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进气机构,所述防护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设有线管,两个所述线管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弯头,所述防护壳的顶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底端的四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防水抗震能力的新能源电池,包括防护壳(1)和新能源电池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进气机构(4),所述防护壳(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设有线管(6),两个所述线管(6)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弯头(7),所述防护壳(1)的顶端设有盖板(8),所述盖板(8)底端的四个边侧均固定设有挡条(9),四个所述挡条(9)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分别与防护壳(1)四个边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盖板(8)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压紧机构(10),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设有新能源电池本体(11),所述防护壳(1)底端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设有缓冲垫(12),两个所述缓冲垫(12)的顶端分别与新能源电池本体(11)底端的两侧搭接,所述新能源电池本体(11)顶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压紧机构(10)的底端搭接,所述新能源电池本体(11)的底部卡合连接有第一气囊(13),所述新能源电池本体(11)的顶部卡合连接有第二气囊(14),所述第一气囊(13)的四个边侧和第二气囊(14)的四个边侧均与防护壳(1)的内壁粘接,所述第一气囊(13)顶端的一侧通过连接管(5)与第二气囊(14)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气机构(4)的一端与连接管(5)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水抗震能力的新能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4)包括套管(41)、充气管(42)、充气嘴(43)和螺纹帽(44),所述套管(4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龙,吴则田,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三滴水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