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93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幕墙清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幕墙清理困难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壳体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绳索,壳体内固定有一个竖板,竖板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转轴,左侧腔室内的转轴上均固定有一个第一链轮,两个第一链轮之间设有链条,右侧腔室内的转轴上各固定有一个导向轮,右侧腔室内固定有压紧轮,链条后方设有丝杠,丝杠上固定有第二链轮,壳体自上而下移动时,丝杠的转动能使丝杠螺母向右移动,丝杠螺母与壳体之间设有压簧,丝杠螺母上固定有一个套筒,套筒左端固定有方形的毛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装置上无需安装电池或电缆,且能自动绕过幕墙上的腰线,效率高,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领域,具体是一种幕墙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持建筑的美观,需对建筑幕墙进行定期清理,以往都是通过吊篮人工清理,不仅效率低,且危险系数高,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幕墙清理装置,由于建筑外侧大多都会设有腰线以提升美感,所以幕墙表面都不是一个整体平面,而大多以吸附方式固定的清理装置,在腰线处固定效果难以保证,并且大多清理装置内部都装有电机,而电机若通过内置电池供电,则会因电池续航影响工作效率,若通过电缆接通室内固定电源,所需电缆线过长且来回拉扯容易损坏,造成漏电危险,并且都需要额外的动力与控制单元,结构复杂,增加装置的自重,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幕墙清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幕墙清理困难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幕墙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绳索,壳体内固定有一个竖板,竖板将壳体内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竖板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水平的转轴,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壳体的左右侧壁,左侧腔室内的转轴上均固定有一个第一链轮,两个第一链轮之间设有链条,右侧腔室内的转轴上各固定有一个导向轮,每个导向轮前侧的右侧腔室内各固定有一个压紧轮,链条后方设有两个滑块,滑块能相对壳体上下移动,且滑块始终受到向下滑动的力,两滑块上均装有轴承,两轴承上共同插装有一个丝杠,丝杠的轴线沿左右方向,且丝杠左端穿出壳体左侧壁,两滑块之间的丝杠上固定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始终与链条啮合,壳体左侧的丝杠上装有丝杠螺母,壳体自上而下移动时,丝杠的转动能使丝杠螺母向右移动,丝杠螺母与壳体之间设有压簧,丝杠螺母能自由转动时,压簧能将丝杠螺母推至丝杠最左端,丝杠螺母上固定有一个套筒,套筒左端固定有方形的毛刷。
[0005]所述的壳体左侧壁与竖板上均开有左右通透的滑槽,两个滑块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且两个滑块分别与壳体和竖板之间设有拉簧,拉簧始终对滑块施加有向下的拉力,保证滑块既能相对壳体上下移动,又始终受到向下滑动的力。
[0006]所述的丝杠左端固定有限位块,当丝杠螺母在压簧作用下与限位块接触时,丝杠螺母尚未移动到丝杠最左端,防止出现压簧直接将丝杠螺母推至丝杠最左端,使丝杠与丝杠螺母之间的螺纹受力过大而损坏,进而导致丝杠螺母在丝杠最左端卡死的情况。
[0007]所述的压簧与套筒之间设有端面轴承,使压簧与套筒能相对转动,减小压簧与套筒之间的摩擦与磨损。
[0008]所述的壳体右侧腔室上下两端均开有圆孔,两圆孔同轴,且圆孔轴线穿过导向轮与压紧轮之间的缝隙。
[0009]本技术在使用时,装置上无需安装电池或电缆,且能自动绕过幕墙上的腰线,效率高,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面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图2去除链条后的主视剖视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14]图5为本技术图1中B

B向剖视图。
[0015]图6为本技术图2中C处放大图。
[0016]图7为本技术的毛刷遇到腰线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由图1至图7给出,本技术包括壳体1,壳体1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绳索2,壳体1内固定有一个竖板3,竖板3将壳体1内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竖板3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水平的转轴,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壳体1的左右侧壁,左侧腔室内的转轴上均固定有一个第一链轮4,两个第一链轮4之间设有链条5,右侧腔室内的转轴上各固定有一个导向轮6,每个导向轮6前侧的右侧腔室内各固定有一个压紧轮7;
[0019]链条5后方设有两个滑块8,滑块8能相对壳体1上下移动,且滑块8始终受到向下滑动的力,两滑块8上均装有轴承,两轴承上共同插装有一个丝杠9,丝杠9的轴线沿左右方向,且丝杠9左端穿出壳体1左侧壁,两滑块8之间的丝杠9上固定有第二链轮10,第二链轮10始终与链条5啮合;
[0020]壳体1左侧的丝杠9上装有丝杠螺母11,壳体1自上而下移动时,丝杠9的转动能使丝杠螺母11向右移动,丝杠螺母11与壳体1之间设有压簧12,丝杠螺母11能自由转动时,压簧12能将丝杠螺母11推至丝杠9最左端,丝杠螺母11上固定有一个套筒13,套筒13左端固定有方形的毛刷14。
[0021]所述的壳体1左侧壁与竖板3上均开有左右通透的滑槽,两个滑块8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且两个滑块8分别与壳体1和竖板3之间设有拉簧15,拉簧15始终对滑块8施加有向下的拉力,保证滑块8既能相对壳体1上下移动,又始终受到向下滑动的力。
[0022]所述的丝杠9左端固定有限位块16,当丝杠螺母11在压簧12作用下与限位块16接触时,丝杠螺母11尚未移动到丝杠9最左端,防止出现压簧12直接将丝杠螺母11推至丝杠9最左端,使丝杠9与丝杠螺母11之间的螺纹受力过大而损坏,进而导致丝杠螺母11在丝杠9最左端卡死的情况。
[0023]所述的压簧12与套筒13之间设有端面轴承,使压簧12与套筒13能相对转动,减小压簧12与套筒13之间的摩擦与磨损。
[0024]所述的壳体1右侧腔室上下两端均开有圆孔,两圆孔同轴,且圆孔轴线穿过导向轮6与压紧轮7之间的缝隙。
[0025]本技术在使用前,将钢丝绳从导向轮6与压紧轮7之间穿过,再将钢丝绳平行
于幕墙固定,并保持紧绷,将装置移至幕墙顶部,并使毛刷14在压簧12作用下与幕墙接触;
[0026]拉动绳索2,使装置向下移动,由于导向轮6与压紧轮7向内压紧钢丝绳,所以在装置向下移动时,两个导向轮6在钢丝绳上同步滚动,导向轮6再带动第一链轮4转动,第一链轮4带动链条5转动,链条5带动第二链轮10与丝杠9转动,虽然丝杠9能相对壳体1上下移动,但由于滑块8与壳体1和竖板3之间设有拉簧15,所以在拉簧15作用下丝杠9只会自转而不会上下移动,若丝杠螺母11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则此时丝杠螺母11是在转动或是沿丝杠9轴向移动无法确定,但此时丝杠螺母11在压簧12与限位块16的挤压下保持左右位置不变,即丝杠螺母11无法沿丝杠9左右移动,所以在丝杠9转动时丝杠螺母11只能与丝杠9同步转动,丝杠螺母11再带动套筒13与毛刷14转动,毛刷14转动时对幕墙进行清理;
[0027]如图6所示,当装置接触到幕墙上的腰线时,由于毛刷14为方形,且毛刷14的转动中心在随壳体1一起向下移动,所以当毛刷14的一边与腰线贴合时,毛刷14既无法继续转动,也无法与壳体1一起向下移动,而壳体1在绳索2牵引下继续向下移动,所以丝杠9会带动滑块8相对壳体1向上移动,拉簧15被拉伸,以保证在毛刷14在被腰线阻挡时,壳体1仍能向下移动,滑块8在相对壳体1向上移动时,链条5仍在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绳索(2),壳体(1)内固定有一个竖板(3),竖板(3)将壳体(1)内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竖板(3)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水平的转轴,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壳体(1)的左右侧壁,左侧腔室内的转轴上均固定有一个第一链轮(4),两个第一链轮(4)之间设有链条(5),右侧腔室内的转轴上各固定有一个导向轮(6),每个导向轮(6)前侧的右侧腔室内各固定有一个压紧轮(7);链条(5)后方设有两个滑块(8),滑块(8)能相对壳体(1)上下移动,且滑块(8)始终受到向下滑动的力,两滑块(8)上均装有轴承,两轴承上共同插装有一个丝杠(9),丝杠(9)的轴线沿左右方向,且丝杠(9)左端穿出壳体(1)左侧壁,两滑块(8)之间的丝杠(9)上固定有第二链轮(10),第二链轮(10)始终与链条(5)啮合;壳体(1)左侧的丝杠(9)上装有丝杠螺母(11),壳体(1)自上而下移动时,丝杠(9)的转动能使丝杠螺母(11)向右移动,丝杠螺母(11)与壳体(1)之间设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先平卢超丁义伟张元珂
申请(专利权)人:闻天地装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