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83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包括高压侧和与高压侧电连接的低压侧,所述低压侧包括配电箱,所述高压侧包括变压器,所述配电箱内设有配电模块、控制器、用于监控配电箱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门状态传感器、除湿设备、用于监测变压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路由器,所述路由器上搭载有4G或5G通信模块,所述配电模块、用于监控配电箱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门状态传感器、除湿设备、用于监测变压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路由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该台架可监控低压侧的温湿度、控制配电模块的运行和停止、将各状态予以上报至外设的服务器或云平台,该台架可扩展性好。该台架可扩展性好。该台架可扩展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

技术介绍

[0002]CN201810281499.6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一体化设备,包括智能配电一体化设备主体、操作平台、低压电缆桥架、钢管杆、高压侧进线电缆和台架,操作平台位于台架上,所述智能配电一体化设备主体包括两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和一台低压联络柜,其中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包括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每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各带一段母线,两路母线相互独立,互为备用,当其中一台变电站出现系统故障时,可通过母联开关投入,实现一路进线带两母线同时运行。
[0003]本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变电器台架运行状态的监控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该台架可监控低压侧的温湿度、控制配电模块的运行和停止、将各状态予以上报至外设的服务器或云平台,该台架可扩展性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包括高压侧和与高压侧电连接的低压侧,所述低压侧包括配电箱,所述高压侧包括变压器,所述配电箱内设有配电模块、控制器、用于监控配电箱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门状态传感器、除湿设备、用于监测变压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路由器,所述路由器上搭载有4G或5G通信模块,所述配电模块、用于监控配电箱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门状态传感器、除湿设备、用于监测变压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路由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6]在上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中,还包括一对杆塔,所述配电箱、变压器固定在两根杆塔之间,所述配电箱位于变压器下方。
[0007]在上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中,所述配电箱上设有风机安装孔、进风通道,所述除湿设备包括风机、固定在进风通道内的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风机固定在风机安装孔内,所述风机、半导体制冷模块分别电连接至控制器。
[0008]在上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中,所述风机安装孔设置在配电箱的后侧壁的上部,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在配电箱的底面,所述配电箱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
[0009]在上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中,所述配电箱的底面的中部设有低压出线孔和高压进线孔,所述配电箱的底面的两侧设置所述进风通道。
[0010]在上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中,所述进风通道平行于配电箱的底面并固定在配电箱的底面的下表面,所述进风通道的一端为进风口且另外一端和配电箱的底面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固定在进风通道的内侧的上表面。
[0011]在上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固定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侧的导热翅,所述导热翅将进风通道隔成若干平行的沿进风方向
延伸的通道。
[0012]在上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中,所述配电箱的表面铺设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配电箱内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为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门状态传感器、除湿设备、温度传感器、路由器供电。
[0013]在上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中,还包括用于检测配电箱外侧环境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和控制器电连接。
[0014]在上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中,所述高压侧包括依次电连接的隔离开关、断路器、避雷器、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低压输出端和配电模块电连接,所述隔离开关和高压电缆电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采用控制器、温湿传感器、除湿设备来提高对于配电箱内的温湿度的检测便捷性,一旦湿度超标,则除湿设备开始运行,这对于南方地区是非常合适的,4G或5G通信模块可将各状态实时呈现在维护人员的终端,同时还配置了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变压器的实时温度,可预防变压器临界状态下超温导致的电气风险,在变压器临界状态下停止配电箱内的配电模块运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配电箱的后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配电箱的底面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图4的A

A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控制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5,一种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包括高压侧和与高压侧电连接的低压侧,所述低压侧包括配电箱1,所述高压侧包括变压器2,所述配电箱1内设有配电模块3、控制器4、用于监控配电箱1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5、门状态传感器6、除湿设备7、用于监测变压器2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路由器9,所述路由器9上搭载有4G或5G通信模块,所述配电模块3、用于监控配电箱1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5、门状态传感器6、除湿设备7、用于监测变压器2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路由器9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
[0025]本实施例采用控制器4、温湿传感器、除湿设备7来提高对于配电箱1内的温湿度的检测便捷性,一旦湿度超标,则除湿设备7开始运行,这对于南方地区是非常合适的,4G或5G通信模块可将各状态实时呈现在维护人员的终端,同时还配置了温度传感器8来检测变压器2的实时温度,可预防变压器2临界状态下超温导致的电气风险,在变压器2临界状态下停
止配电箱1内的配电模块3运行。同时,门状态传感器6可检测门的是否锁好,如果没锁好,会通知维护人员去进行维护。
[0026]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对杆塔10,所述配电箱1、变压器2固定在两根杆塔10之间,所述配电箱1位于变压器2下方。配电箱1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配电箱1上设有风机安装孔101、进风通道102,所述除湿设备7包括风机71、固定在进风通道102内的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风机71固定在风机安装孔101内,所述风机71、半导体制冷模块分别电连接至控制器4。
[0027]半导体制冷模块并不是时刻启动的,只有在梅雨季节或者潮湿天气在检测到配电箱1内湿度超标才启动,半导体制冷模块无需采用压缩机,其制冷功率有限、制冷温度不会像压缩机制冷那么低,但是制冷速度快、体积小、耗电小,可除去大部分的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降低配电箱1内湿度的目的。
[0028]优选地,所述风机安装孔101设置在配电箱1的后侧壁的上部,所述进风通道102设置在配电箱1的底面。风可从配电箱1的底部到达配电箱1的上部,在配电箱1内形成稳定的空气流动路径,可起到有效的降温的效果。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包括高压侧和与高压侧电连接的低压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侧包括配电箱,所述高压侧包括变压器,所述配电箱内设有配电模块、控制器、用于监控配电箱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门状态传感器、除湿设备、用于监测变压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路由器,所述路由器上搭载有4G或5G通信模块,所述配电模块、用于监控配电箱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门状态传感器、除湿设备、用于监测变压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路由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杆塔,所述配电箱、变压器固定在两根杆塔之间,所述配电箱位于变压器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上设有风机安装孔、进风通道,所述除湿设备包括风机、固定在进风通道内的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风机固定在风机安装孔内,所述风机、半导体制冷模块分别电连接至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安装孔设置在配电箱的后侧壁的上部,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在配电箱的底面,所述配电箱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绝缘智能变电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的底面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程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景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