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77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上罩,所述上罩的下侧插接在底座的凹槽内,所述上罩的上方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的侧壁与上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罩的内部设置有卡紧机构,在使用时第一卡勾的下端卡住第一限位块使之不会上下松动,并且由于第二限位块与第二卡勾是通过扭力弹簧连接,所以可以产生一定幅度的旋转,所以在第一卡勾旋转时会将第二卡勾挤开,在卡接后第二卡勾会复位,第二卡勾的左端便会限制住第一卡勾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便捷的安装。而实现便捷的安装。而实现便捷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封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其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释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故引入的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接成共漏形式来完成阻抗变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设计时应将高热电材料制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并在它的两面镀上金属电极,然后加电对其进行极化,这样便制成了热释电探测元。
[0003]目前,现有的双元单通道模拟输出热释电红外基本为焊接结构,在进行组装时要进行环形焊接,并且拆解时需要进行破坏拆除,往往拆除后内部元件已经损坏,不能满足拆装示范或重复利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封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0007]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1)的上侧设置有上罩(2),所述上罩(2)的下侧插接在底座(1)的凹槽内,所述上罩(2)的上方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光片(3),所述滤光片(3)的侧壁与上罩(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罩(2)的内部设置有卡紧机构(4);所述卡紧机构(4)包括第一卡勾(401)、第一限位块(402)、第二限位块(403)、扭力弹簧(404)、第二卡勾(405),所述第一卡勾(40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上罩(2)的内壁,所述第一限位块(40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所述第二限位块(403)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侧面,所述第二限位块(403)的前端左侧与第二卡勾(405)的右端通过扭力弹簧(404)铰接;所述底座(1)的下侧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有引脚(5),所述引脚(5)的上端与下端均贯穿底座(1),所述引脚(5)的上端延伸至底座(1)上侧固定连接有pcb板(7),所述pcb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导热片(6),所述绝缘导热片(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全声周长升安兵韩宝振
申请(专利权)人:技宝电子日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